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人沒有冰箱,卻能吃到冰鎮食品,怎麼做到的?其實古人會造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超能古博士

  空調冰箱已是現代人生活的必備品,那麼古人如何在夏日消暑呢?當然是離不開冰了,正如問題中所問,那麼古人夏天的冰來自哪裡呢?

  在我們想象中,夏天好像是沒有冰的,除非我們能在冰箱里見到冰,其實古人夏天所用的冰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於冬天的河流或者湖泊中,一是來自於人工製造。

  先說第一種,在天寒地凍的三九天里,古人在河面上用冰鑹把冰切成一塊一塊的,每一塊都能承受人的重量,但是這時候並不把冰拿出來,而是讓它繼續凍,因為切成塊的冰會上浮,受冷後下面會再凍,於是加厚的就比較多,有的甚至能厚達一米,厚度差水多后,人們會把冰塊運到事先挖好的地窖里,地窖通常都建在河邊或者湖邊,也有的不是地窖,而是在地面上建的房子,但密封性會特別好。

  

  從河裡起出的特別大的冰塊兒會放到圓木頭上滾動著推到冰窖裡面,小塊兒的冰則會用馬車拉到裡面,如果地窖較遠的話,就會用馬車去拉冰放裡面了。

  這地窖事先會做好隔熱措施,通常是先在地窖里鋪上一層鋸末之類的東西,把冰塊兒一塊一塊的放到地窖中,有時會放一層冰塊兒,在上面撒上薄薄一層鋸末,這樣等再搬的時候比較好分開,不然有可能會凍到一塊。

  冰窖放冰之後,會一直放滿,不能有太多空間,然後把冰窖蓋嚴,這樣這些冰塊就可以放到來年的五六月份,然後拿出去用或者售賣就行了。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的冰無法放到來年的五六月份,難道半年時間這些冰都不會化掉嗎?實際情況是這些冰的確會化掉一點點,其實我們只要看一看山上下的雪就知道了,如果一座山上下了一場大雪,那麼在山的背面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白雪常常幾個月都不會化掉,一般的在山的背面,直到3月份還會有雪,在冰窖中密封儲存的冰就更不容易融化了,所以半年時間中化掉的數量極其有限,在打開冰窖拿出來用的時候,這些冰還都是完整的,這時還可以切成小塊兒的拿出來去用或者賣掉。

  

  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哦,其實古人不但會儲冰,還會製冰,據說在唐宋時期,人們甚至發現了把硝石放到水裡會使水結冰的現象,這樣古人甚至都可以造冰了。

  硝石的化學名稱叫硝酸鉀,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所以小盆里的水就會結成冰。具體是怎麼製作的呢?據說是在一個大盆里倒一些水,再放入一個小盆,小盆里也倒一盆水,然後在大盆里倒入硝石,小盆里的水就會結成冰。

  

  在古代,賣冰其實是一項產業,北方的城市幾乎都有這樣的產業,從事儲冰賣冰的人是很多的,而且一般的富貴人家還都有自己專門的冰窖,而有些經驗豐富的儲冰從業者,甚至可以把冰保存到常年不化。

  

  但是在我國南方,由於冬天也溫度較高,水很難結成厚冰,而且運輸的話也很不容易,所以南方夏天很難有冰,但是自從人們發現硝石製冰法之後,南方夏天也能吃到冰鎮食品了,而且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溫結晶法或蒸髮結晶發將硝石再提煉出來重複使用,所以甚至有人用它開起了冷凍或製冰廠。

  

  有冰鎮食品作用的青銅器

  古人在夏天是怎麼用冰的呢?其實和我們現在也差不多,古人會用它冰鎮食品和飲料,這就相當於冰箱的作用了,也會把冰架起來讓人扇扇子在屋裡吹風,這種「人工空調」和現代的空調也換是一個道理吧。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沙發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7-6 22:44 | 只看該作者
古人夏天所用的冰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於冬天的河流或者湖泊中,一是來自於人工製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