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墨之辯:不拔一毛以利天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硨磲大爺 於 2017-4-20 00:34 編輯

  內容提要:楊朱沒有著述傳世,集中轉述楊朱主張的,無過於《列子·楊朱》 ,它記載了墨子的學生禽滑釐跟楊朱的一番對話。


  原標題:楊朱與墨翟 對了一台 沒有輸贏的擂

  楊朱與墨翟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墨子》一語示涉楊朱,墨翟在世的時候,楊朱恐怕還沒出生。楊朱沒有著述傳世,集中轉述楊朱主張的,無過於《列子·楊朱》,它記載了墨子的學生禽滑釐跟楊朱的一番對話。後人將楊朱與墨翟視為對擂的雙方,恐怕跟這一番對話有關。

  楊朱曾拿伯益與大禹作對比,說伯益不願拿自身的一根毫毛來施惠於萬物,於是他就捨棄王位,隱居耕田;大禹卻不為自己的身體考慮,結果累得半身癱瘓。楊朱因此提出他的觀點:「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意思是說,古人拔一根毫毛而有利於天下他也不給,而讓普天下來奉養他一人他也不要。人人都不為有利於天下而拔一根毫毛,都不刻意去做有利於天下的事,那麼這天下也就治理好了。

  隨後,禽滑釐就來問楊朱:「拔去你身上的一根毫毛來拯救整個世界,你願不願拔這根毫毛?」楊朱答道:「世界不是我一根毫毛所能拯救的。」禽滑釐追問:「假如能夠拯救,你願意拔這根毫毛嗎?」楊朱就沒有再理睬他。後人根據這就把楊朱與墨翟對立起來,最典型的是孟子,他的論斷是:「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於是,楊朱就成了「利己」與「自私」的代表。

  其實,怎麼能置楊朱的後半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不顧呢?他表達的是一種可貴的治世理念:「人人不損一毫」。既不損己,也就不損人;既已利己,也就利人。從這個角度說,它不僅不與「兼愛」對立,而應該是更高境界的「兼愛」。更有意義的是,他強調了「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的現實理由是「世固非一毛之所濟」,這就摒棄了一切只講動機不講效果的「社會空想」,實在算得上是非常珍貴的思想資源。

  禽滑釐見楊朱不理他,就帶著疑惑去找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孟孫陽開導他:「你不理解先生內心想表達的意思,如果損害一下你的肌膚就能獲得萬金,你願意嗎?」禽滑釐回答:「願意。」孟孫陽再問:「如果截斷你的一條胳膊腿,就能讓你得到一個國家,你願意嗎?」禽滑釐沉默了好久,若有所悟。孟孫陽因此總結道:「毫毛積累成肌膚,肌膚積累成肢體,一根毫毛就是肢體的萬分之一,怎麼就能輕視呢?」這才是楊朱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它無疑帶有「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色彩,憑這也要承認,楊朱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據的是一個思想高峰。

  禽滑釐最後說:「我沒有話可以回答你。但若拿你的觀點去問老聃、關尹(道教祖師),那麼,你的觀點是對的;拿我的觀點去問大禹、墨翟,那麼,我的觀點是對的。」

  墨翟的學生和楊朱的學生握手言和了。

立身國學教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