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中國拒絕國際法庭裁決有先例可循──美國30年前就這麼干過

[複製鏈接]
匿名
匿名  發表於 2016-7-11 00:14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

中國決心不接受國際仲裁庭下周就南中國海(中國稱:南海)爭議作出的裁決,這種做法雖然不常見,但並非沒有先例。美國就是一個大國無視國際法庭裁決的尤其突出例子。

1986年,位於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裁定,尼加拉瓜在訴美國案中勝訴。該中美洲國家指控美國支持其國內的反政府武裝分子,並且在該國多個港口佈雷,企圖破壞該國的社會主義政府。

當時美國抵制了大部分訴訟程序,稱法院沒有管轄權,並且拒絕執行法院作出的向尼加拉瓜首先支付3.7億美元的判決。美國隨後利用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否決了要求其執行有關尼加拉瓜判決的決議,並且無視聯合國大會後來就此事通過的另一項決議,美國直到1988年才因美國國會的阻止而停止支持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裝分子。

與之類似,此次在海牙常設仲裁法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涉及中國的案件也是小國控告其強大鄰國。菲律賓認為,中國對「九段線」(nine-dash line)內南中國海大片水域擁有主權的主張違反了國際法。

中國同樣認為該法庭沒有管轄權,並且拒絕參與訴訟程序。可以想見,如果該法庭在多個事項上作出不利中國的裁決,中國將採取類似美國30年前的做法,即無視裁決,堅持強硬立場。

不過,菲律賓方面的牽頭律師賴克勒(Paul Reichler)稱,事情並不會到此為止。賴克勒曾在針對美國的訴訟案中代表過尼加拉瓜。

賴克勒稱尼加拉瓜起訴美國的案件有損美國的道德姿態,以及美國將自己標榜為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促進者的能力。他表示,如果中國不尊重裁決,將面臨類似的聲譽受損以及進一步法律挑戰。

與很多涉及國際法的案件一樣,該裁決雖然具有法律約束力,卻只能通過國際社會施壓來執行,美國及其盟友肯定會繼續向中國政府施壓要求其服從裁決。

近幾周來,為對抗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中國政府試圖號召數十個國家(大部分為發展中小國)做出支持其立場的表態。此外,與美國一樣,中國可利用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否決任何試圖執行裁決的努力。

在2008年-2013年期間擔任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的戴秉國周二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表示,如仲裁庭強行推出非法仲裁結果,任何人、任何國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執行非法仲裁結果,更不得強壓中國執行裁決。

在中國政府看來,美國政府的立場因尼加拉瓜案和美國並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簽署國而受到削弱,因為該公約正是此次仲裁決定的依據。

美國官員稱,美國政府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條款,將此案與尼加拉瓜起訴美國的案件相提並論是不適當的,因為美國在尼加拉瓜案的初始階段是參與了的,目的是確定相關法院是否具有司法管轄權,且美國最終在1991年解決了與尼加拉瓜的爭議。那一年尼加拉瓜的新政府撤訴,以換取美國的援助。

據參與此事的人士介紹,儘管如此,中國官員一直在研究尼加拉瓜案,以作為質疑國際法庭仲裁管轄權、以及應對國際性後果時可依據的先例。

他們表示,中國政府的律師還考察了其他國家拒絕海牙國際法庭裁決的案例,例如俄羅斯。2013年,荷蘭曾起訴俄政府扣押一艘綠色和平組織船隻。

根據外交政策分析人士和外交官的介紹,中國可能會進一步借鑒美國的經驗,以試圖通過談判與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就擱置爭議達成協議,可能的交換條件是中國的援助或投資。

即便如此,中國可能會發現無視國際法庭裁決會造成其他方面的困境,為那些尋求遏制中國海上雄心的國家提供一個施力點。

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會加緊努力,通過宣揚航行自由來挑戰中國的主張。美國和中國本周都向南中國海派出軍艦,以開展所謂的例行演習,但許多人將此理解為兩國關係緊張程度提高的一個跡象。

中國還可能面臨來自其他聲索國的進一步法律挑戰,尤其是越南,該國也激烈地挑戰中國的立場並支持仲裁。

進一步的風險是,過去數十年裡中國將自身定位為小國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捍衛者,而現在則可能被這些國家視為可以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的超級大國。

香港律師馮華健(Daniel Fung)聯合起草了一份提交至仲裁法庭的文件,稱該法庭沒有管轄權。他表示,中國不理睬仲裁決結果可能有利有弊。

馮華健稱,一方面,這將表明中國這麼做符合一個傳統的超級大國的形象,有能力抵制國際壓力和批評,就像美國在1986年一樣。但中國可能也因此招致負面評價。

菲律賓方面的律師賴克勒預計,中國最終會與鄰國達成反映裁決結果的和解,否則可能會給國際社會留下無賴國家的形象。

賴克勒表示,這可能需要六個月、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但他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41

主題

43

帖子

31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6
美好未來 發表於 2016-7-11 10:45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克強放話 重大工程終身問責 針對江 澤 民?
【D J Y2016年07月11日訊】(D J Y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近日,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上放話稱,重大堤防工程必須明確終身問責,三峽工程追責因此再被外界關注。當年江 澤 民強硬拍板上馬的三峽工程備遭詬病,最近當局釋放追責信號。

李克強:重大堤防工程明確終身責任制

據中共政府網7月10日消息,7月6日,李克強從安徽、湖南汛區急赴湖北武漢青山區長江干堤倒口湖堤段管涌搶險現場察看。

7月7日,在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說,「管涌的地方距離長江大堤只有400米,背後就是武漢的核心區,如果決了堤,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克強說,今年中國雨情汛情超常,個別地方已經出現了自1998年以來最大的洪水壓力。根據預測,多地強降雨還會持續,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會上,李克強再次要求相關各部門負責人,要強化責任。李克強加重語氣說,「對於堤防加固等重大工程,必須明確終身責任制,對暴露出問題必須嚴肅追查!」

此前,官方釋放三峽工程追責信號。

財新網刊發回憶黃萬里舊文 箭指江 澤 民?

最近,長江流域持續強降雨,官方多次稱,今年可能發生特大洪水,而被稱為「最大的功效就是防洪」的三峽工程也再為外界關注。

在防洪形勢嚴峻的背景下,7月8日,有習近平陣營背景的大陸財新網刊發回憶黃萬里的舊文《速寫:黃萬里先生》。

公開資料顯示,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已故教授黃萬里一直反對上馬三峽工程。

財新網文章提到,黃萬里於1992年11月14日、1993年2月14日、1993年6月14日三次上書中央領導,陳述三峽大壩不可上馬的原因;在三峽工程上馬後,他又曾三次上書中央領導。但是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無消息。

而公開資料顯示,黃萬里上書的這個中央領導正是時任中共黨魁江 澤 民。

時政評論員周曉輝解讀財新網此文表示,在長江流域洪災連連、習近平清剿江 澤 民 集 團之際,財新網將江的另一禍國殃民之舉隱晦曝光,焉知不是在做輿論鋪墊、不是拿下江的前奏?

當局推出《問責條例》 評論:清算江 澤 民關鍵一步

6月2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 產 黨問責條例》。會議稱,出台《問責條例》是要對於因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問題專家李天笑先生分析認為,習近平推出《問責條例》是為清算江 澤 民走的關鍵一步。

江 澤 民等強行拍板三峽工程 造成災難性後果

三峽工程是目前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工程項目,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2003年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2006年三峽大壩建成,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在三峽大壩擬議修建之初,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黃萬里先後三次致書時任中共黨魁江 澤 民,指出根本不可修建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

黃萬里預言,三峽大壩將會出現十二種災難性後果:長江下游干堤崩岸;阻礙航運;移民問題;積淤問題;水質惡化;發電量不足;氣候異常;地震頻發;血吸蟲病蔓延;生態惡化;上游水患嚴重;終將被迫炸掉。

1989年,踏著「六四」學生鮮血上台的江 澤 民,急於與時任中共總理李鵬結盟,力推三峽工程議案在人大通過。在一片爭論聲中,江 澤 民等強行拍板三峽工程上馬。李鵬在回憶錄中稱,1989年以後,所有關於三峽工程的重大決策,都由江 澤 民主持制定。

三峽工程建成后,中國大陸自然災害不斷,大旱、高溫、洪水、地震等災禍頻發。另外,三峽工程淹沒的古迹也難以曆數,堪稱文革以來中共主導的最大規模文化劫難之一。

溫家寶2011年5月18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承認,三峽工程在移民安置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都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對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也產生不良影響。

現在,許多專家預言的三峽工程危害正在一一兌現。

網民評論說:頻繁的地震、洪水和氣候惡化與三峽大壩有直接關係;黃萬里的預言11項全部應驗了,最後一條也是早晚的事;三峽工程是人禍,堪稱民族性災難,決策者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必須追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4: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