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緣起性空 證悟放下(上)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年4月21日新加坡佛友見面會開示摘要
我們在人間有時候就像做夢一樣,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我們總有一天憑著大家的修為,能夠在人間證得正等正覺,一起回到我們天上真正的家。(掌聲)
很高興能夠跟大家在一起,這就是緣分,這就是人間的福報。一個人能夠修心很不容易,一個人能夠學佛更不容易,所以佛陀在很早的時候就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希望大家一定好好努力學佛修心,使自己超脫五欲六塵,使自己在人道就能進入菩薩道,用自己的心真正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讓自己的心真正的能夠進入另外一個境界。(掌聲)
台長經常跟大家講,學佛就是靠自己,每一個人都是靠自己在活著,很多人一輩子吃苦就是因為靠著別人,因為他不相信自己。一個人人生最難跨越的就是自我,一個人能夠把自我跨越就能夠找到佛的境界,學佛要能夠剋制自己身上的習慣和各種不好的惡習,堅持。師父把這麼好的方法告訴大家,靠的還是你們自己的努力。一個人能夠成功靠的是堅持。
人存有一種感恩心是好事,經常感恩心經常就會得到菩薩的加持,因為感恩心就是慈悲的基礎,一個人沒有感恩心不會有慈悲心。世界上一切讓人憂傷、讓人煩惱、讓人歡喜的人間之情,都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存在,就像一陣風一樣,有時候又像一張網,只是自己的感受,用這種感受強加於自己心靈的枷鎖,別人沒有罵你沒有說你,你感覺別人在罵你說你,「刷」的一下子臉紅了、不開心了、睡不著了,實際上是自我意識的膨脹,並不是別人真正施與你的一種感受。為什麼台長說一個人要克服自我,就是要讓自己慢慢解脫這張網,不要讓自己進入這張網。很多人出去總覺得別人看不起他,就有自卑感;很多人走在馬路上感覺自己很自豪,覺得別人都在看他,這一切都是自我內心意識的膨脹。人真正要改變自己,要記住,讓我們歡喜讓我們悲哀的就是我們自己這顆心。我們有什麼呢?我們來到人間什麼都沒有帶來,帶了這顆心,還要讓自己難受。
人間的一切情,兄弟、姐妹、父母,只有因緣,沒有佛緣,但是這種佛緣是靠你去挖掘的。不斷修心就創造了內心九識田中的根本之性,就是本性、本原。進入八識田中的還是帶有濃厚意識的心,真正進入九識田中的是佛心。對人間的一切情愛、所有的感情,要看得淡一點,這些都是定業,一定會有感召。什麼是感召?因為前世你欠他的,這輩子你看的太重了,就會感覺我欠他太多,而召來更多的業障,這就是感召,就是佛法經常講的「業緣」。因為我們身上有上輩子的業,又在造新業,所以我們有這個緣,不管是善緣惡緣,無緣不來。
學佛人修養就是修身養性,坐在下面安安靜靜的心定下來,坐在這裡平平安安的無病無災,讓自己的這顆心能夠平靜下來,養成心中一股浩然正氣,這就是修養。學佛人必須要有修養,因為直接關係到你的本性,一個人外修養不好會讓本性作惡。要記住,學佛人惡言不出口,惡語不留耳,惡念不留心。耳朵聽到的全部都是善言善語,嘴巴里說出來的都是口吐蓮花的善言,心中永遠不要留存惡念,就容易修出自己的果位。所以一個心中沒有雜念沒有惡念的人,菩薩就非常容易進入他的心靈。(掌聲)
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孔老夫子曾經講過「不知而說,是為妄言」,我不知道,人家來問我,我一定去解釋,講出來的就是妄言;「知而不說是不誠實」,明明知道卻不告訴他,就是不誠實;「君子言簡而實」,學佛人講話要簡單,但是要實在;「小人言雜而虛」,當一個人想在你面前推銷,他想賺錢的時候,他的話特別多,而且非常雜,沒有邏輯思維的系統性,這些話都成為一種虛言。做人要守住口,中國傳統文化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做人最大的遺憾就是出言不遜,駟馬難追。我們從小到大,說錯多少話,講出去之後才覺得後悔。不應該講的話不要去講,不應該說的話不要去說,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希望你們花更多時間去念經、去想菩薩,而不要在人間的五欲六塵中沉淪於六道之中,學佛必須超越的境界。(掌聲)
人生能夠過快樂的日子,要感受到我很開心,平安就是福,如果能夠學佛那就是有福之人;人生如果每天能夠擁有快樂,會使你法喜充滿;如果你每天能夠做自己非常愉快非常希望做的自己愛做的事情,這就是隨緣。活在人間心中要有佛,你的人生實際上就是一種佛的境界。不學佛的人不知道人生應該怎麼過,不學佛的人不知人生,就是好山好水也覺得好無聊。所以要充滿觀世音菩薩的愛與甘露,用般若波羅蜜多和佛合二為一。般若是智慧,波羅密多是到達彼岸,用人的精神靈魂去到達佛的智慧彼岸,有智慧的人學佛很快,能夠得到般若。一個人在世界上不爭、不搶、不煩惱,就是有智慧;天天在叫、罵、恨,是沒有智慧在身上的。要懂得成為摩訶合二為一的開悟者,摩訶就是智慧的另一種,就是要開悟。
人有大智慧,所以大智慧的人不會執著於空相。大智慧是什麼?舉個例子,我今天從小的家庭開始,一個母親用大智慧,「我不在乎孩子做錯事情,這個孩子好好用心教導,他一定會成才,我看得到孩子的光明, 看得到孩子的前途」,這個母親就是大智慧;如果一般沒有智慧的,就對孩子天天打罵,說他沒出息,說他不好,最後這個孩子真的會不好。要有智慧地活在人間,所有的事情要看到有明天都會改變,因為人間是無常的。很多人想不通就是因為覺得絕望;很多人很痛苦因為看不到明天還會變化;很多人因為生癌症就自殺了,這些人就是因為看不到前途。
昨天台長看了一個圖騰,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人艾滋病HIV顯示是陽性,一個小夥子就這樣完了,現在身上已經開始一片片發出不好的東西,他本來要自殺,絕望,但是學了心靈法門,他至少感到有希望。凡是學佛的人,一定要記住,對付無常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看到希望。所以我們不要去執著「我今天得不到,我很痛苦,我很難過」,沒有的過幾天可能你會有。不要去執著,因為執著空相都會有業,「我什麼都放下了,我空了,我什麼都不要了」,這樣也是一種執著。
這幾天台長會天天跟大家一起過人間天上的日子。觀世音菩薩特別慈悲,在飛機上觀世音菩薩讓我告訴你們兩件事情:1、很多人求菩薩的時候不懂禮儀,插完香跪在那裡哭叫,菩薩告訴我們,在燒香的時候如果你要求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你把香點燃之後不要馬上插上去,拿在手上,用自己最誠實的心禱告「求菩薩保佑孩子身體好……」講完之後再插上去。因為當你拿著香的時候是用心在和菩薩接,一個人最早的時候的心就是初始心。今天剛剛燒香,第一炷香剛剛燒的時候,拿在手上,用自己的心佛合一,菩薩能夠接受到你的心理語言,求完大事情之後,插上去,再開始跪拜,這樣會有更多的顯靈。2、很多人念禮佛大懺悔文,念到最後一句話,「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三稱后要站起來。上次在印尼,很多佛友坐在候船室里等著,一會兒一個人站起來了,一會兒那邊有人站起來了,有的人不好意思還要看看邊上……我看了之後覺得怪怪的,就跟菩薩講,有時候我們念經在公眾場合的確不方便,很多人不知道你們在念經,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站起來。菩薩告訴我們,右手拿著經文,念到最後的時候,可以左手(左為上)在額頭頂禮、低頭三稱之後就不用站起來了。這些如果不是菩薩跟我們講,怎麼會知道。十指連心,用心點著額頭,最後一鞠躬要深一點,也不用東張西望站起來了,因為這樣反而不是太恭敬。
很多人經常說空性,空就是虛,空就是無,是說「空無」,實際上就是虛的,為什麼說學佛人要在人間把自己的心變得空無?因為人間本來就是虛幻的,你用真實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就把世界當成真的了。這個人道,你把任何一件事情當成真,你最後的結果就是瞋,為什麼「瞋」字是目字偏旁一個「真」?用眼睛把所有的世界看成真的就會嗔怒,因為這是冤結、緣分的世界。希望你們要懂得佛性是實,空性是虛,宇宙中有虛虛實實。所以佛菩薩才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一想人是不是這樣,過幾天如果有時間,台長會幫你們把經文中精彩的人生哲理細細解剖給你們聽。
一個人不要太執著自己的一生,思維境界都老得很快,想一想你們現在幾歲了,想一想你們今後的去處,想一想我們人生幾何,想一想我們今天修行的道路走到了哪個道、哪個境界,如果今天離開這個世界,你能進入哪個道?沒有別人可以講,自己修得好不好自己心裡最清楚。空性屬於偏,因為空性偏是不正的,因為這個「空」,完全說沒有就是執偏。今天這裡坐了這麼多人,你們都在,但是學佛人的境界高,可以說這裡一個人都沒有,你們今天坐在這裡所有的人,一百年後哪個人還能留在這裡,是不是空的?但是說空,是有人在的。偏,就是虛有、假裝的有、臨時的有,就像我們今天的牙齒一樣,今天有牙齒,等到我們年紀大的時候,牙齒全部掉光了,等到我們走的時候,身體也全部沒有,叫虛有。人在學佛的時候要學會不取不舍,才不會污染。不要把現在的虛有看成實的,這叫不取;也不要說「我想通了、想明白了,我什麼都不要了」,這叫不取。所以一個人要修得好,要不取不舍,你的心才會修正。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