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朋友圈十大黨,煩死你不償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4-13 0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虛擬網路社交正在改變人類互動的本質,要知道,只是在「朋友圈」點個贊,你的體內是不會釋放出神秘物質「腦內啡」的。

  微信朋友圈就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橫斷面,這裡聚集著社會各階層。

  老幹部熱衷養生,憤青傳播謠言,小職員猛喝心靈雞湯,大學生一心想借微商創業一夜暴富,文青假裝在國外曬幸福坐收點贊,程序猿只能靠跑步曬路線、曬肌肉向女神展示雄性美麗,而你的老闆卻躲在某處窺探著你的私生活,以防你假裝生病溜崗旅遊。

  

  連接一切的朋友圈令人又愛又恨。

  點贊黨:我們只是點贊之交

  無論是拍風景還是曬美食,心情不好還是加班訴苦,家庭糾紛還是疾病纏身,「點贊狂魔」不分時段,無論地點,無視對錯,只要朋友圈的「紅點」出現,便迫不及待地摁下點贊鍵,尋找在忙碌都市生活中的存在感。

  主動者通過不斷地為他人點贊,希望能和所有好友都成為貼心朋友。他們的朋友圈和小說、電影、青草、校園緊密聯繫,也偶爾與長輩篤信的養生、佛經發生交集。他們並不排斥生理與心靈雞湯,他們期望用一顆顆象徵認同和讚美的紅心,編織起與不同年齡段親屬、朋友間的關係網。

  而被動者將點贊看作每天的責任。因開展業務而被迫為好友點贊,這在證券、地產、各行業銷售圈內已是秘而不宣的「殺手鐧」。(文/趙綠汀)

  

  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斯的作品,諷刺了當代人在社交網路上對於「關注」和「點贊」的過度敏感。

  曬幸福黨:秀恩愛,分得快

  曬幸福黨的主力是秀恩愛和曬娃兩大派,愛得如膠似漆的情侶以及把孩子當喵星人來曬的父母,給曬幸福黨拉來了最多的仇恨。只要人類還在繁衍和相愛,就會有人在單身狗面前秀恩愛。

  密歇根大學的一項調查指出,為了顯得自己的生活沒有那麼差勁,人們會在曬幸福的時候誇大或說謊。這時曬幸福就不是分享快樂了,而是苦心孤詣地進行自我形象塑造,於是曬幸福的人變得越來越不快樂。有實驗證明,減少使用社交網路就能有效地使人們快樂起來。

  但問題就在於,人們已經離不開社交網路了。每當我們失落的時候,互聯網就成為了一個誘人的解決方案,它可以迅速地填補我們的空虛。「朋友圈」並不是問題的所在,我們只是通過它們放大了一種癥狀,屬於孤獨的,也是屬於時代的。(文/朱人奉)

  

  范瑋琪摔傷縫25針仍不忘自拍秀恩愛。

  雞湯黨:有一種毒藥叫「心靈雞湯「

  失戀的少女哀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好女孩,深有同感地點贊轉發《姑娘啊!可長點心眼》;資深師奶內外兼修卻長期忍受著丈夫早出晚歸的寂寞,於是每晚怒轉《好老公十大準則》、《遇到這種女人,請格外珍惜》,期盼著老公點擊全文深切感悟;職場新人認真學習《如何當一名好員工》等曠世佳作后,開啟了打雞血的前奏;辭職員工則暗自神傷地默念《心在遠方,路在腳下》,希望自己重新出發。

  龐大的雞湯黨已經將一部分人的美好朋友圈攪黃。事實上,大補的雞湯喝多了總是免不了上火傷身。(文/曹園)

  

  朋友圈不少人對雞湯文沉醉其中。

  營銷黨:人人都有一個賣面膜的朋友

  再多的屏蔽、取關與拉黑,也阻止不了微商在你朋友圈裡的野蠻生長:營銷的營銷,招代理的招代理,一片欣欣向榮的跡象。各類培訓、化妝品、減肥藥、檸檬杯、佛牌、面膜商更是見縫插針,各路「月入過萬」的軟文更是數不勝數。他們鼓吹著「你來做我的代理,可以發財」,明天就能成為高富帥,然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聽起來是不是一股濃濃的「安利」味?

  然而野蠻生長的微商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瓶頸,大概是「朋友」日益增長的智商。(文/阿餅)

  

  朋友圈裡到處都是面膜商。

  紅包黨:我好像錯過了幾個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看著你,而你卻只顧著低頭搶紅包。

  春節成了全民「搶紅包」運動會,原本只是圖個高興,可是情況慢慢就不太對了。大過年的難得一家人好好吃飯,你卻一直在低頭搶紅包;有人在微信群里發一句新年祝福,你卻直接嗆一句「拿紅包說話」。

  紅包也是考驗人情的微妙手段,你發紅包只是想傳遞「我關心你、我惦記著你」的心情,可對方立馬一個紅包發回來,意味著:我們沒熟到我毫無芥蒂的收下你的紅包。那些打著「眾籌」的名義在群發消息索要個紅包、在群里攛掇別人發個紅包的「微信乞丐」,也讓紅包的好意與慷慨變了味。(文/阿餅)

  

  野蠻微商與微信乞丐。 圖/李雄飛

  謠言黨:不轉不是中國人

  

  如何快速分辨出一篇謠言?首先,標題夠驚悚——參考《太可怕了!未來80%的家庭將面臨洗牌,有圖有真相!》、《不要再買這個菜了!因為它100%致癌!》。其次,情緒夠脅迫——參考《不轉不是中國人》、《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轉》、《不知道真假總之小心是沒錯的》。最後,閱讀量夠高,篇篇爆款10萬+,不轉是你out。

  謠言黨對醫學知識一無所知,卻天天在轉發退燒偏方和止咳妙方;他們看不懂26個英文字母寫成的外國論文,卻總能發現國外某機構、某專家的驚悚言論;他們不關心風花雪月,卻關心流傳多年的假新聞。他們是你朋友圈裡最熟悉的陌生人。(文/陳婷婷)

  

  這些微信謠言並不靠譜。

  

  養生黨:因為怕死,所以養生

  養生黨多為退休人士。退休之後,他們有的是時間,於是把全部精力投放到養生上,對各種養生知識採取了兼收並蓄、不信白不信的態度。

  這樣一個神一樣的群體在用上智能手機、平板之後,立即化身養生網路達人,對諸如《生薑堪比還魂葯,可惜99%的人只當佐料》、《兩頭大蒜讓你活一百歲》、《白醋讓你年輕10歲》、《一杯白開水治好這些病》這些標題完全無法拒絕,而且秒贊之並秒轉之,轉給誰?自然是同為養生黨的親朋,還有自家「不愛惜身體」的「熊孩子」——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關愛方式。

  但請善待淪為「養生黨」的家人,他們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養生知識,還有兒女的陪伴。(文/譚山山)

  

  養生網路達人最無法拒絕的標題。

  國外度假黨:假裝在「別處」

  

  突然有一天,你發現那種傳說中「說走就走」的生活,不知怎麼就出現在朋友圈中:現實生活中相識的甲乙丙丁隔三差五齣國旅行,上一條朋友圈定位還在日本,冰天雪地里拍著「情書」式的文藝范兒照片,下一條已經飛到炎熱的澳大利亞,熱褲長腿不經意甩你一臉陽光。

  你以為這就完了?十天後,一個華麗轉身到達約旦,陌生的異域風情,距離感將磁場吸引張力最大化,因為那裡甚至是你從未想象過的旅行目的地。

  假裝在國外,看上去很美。但世界太小,圈裡圈外總有交集,幻象一旦被戳破,虛幻的「別處」就變成了殘酷的「此處」。(文/馮璐贇)

  

  2013 年,阿根廷藝術家Tomas Saraceno 在位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K21 Standehaus博物館廣場上空展出了蜘蛛網狀的大型藝術體驗裝置"In Orbit"。如同在虛擬網路中,人們在網上行走時小心翼翼,不能完全釋放真我。

  健身黨:小心你的膝蓋!

  「健身婊」的朋友圈是這樣的:女生每日必附晨跑夜跑照,亮瞎眼的跑鞋,擺放精緻的健身餐,以及最能凸顯自己豐乳翹臀九頭身的自拍照,配上如下文字:「晨練,是一天快樂的開始」、「健身房外,吃得營養也很重要,要對自己好一點」。

  男生則曬出從手臂到腹肌到後背的各色肌肉,配文「渾身酸痛地去健身越練反而狀態越好,希望進步能快點」、「做最好的自己」……為了激勵自己,他們會將頭像換成各路肌肉猛男或各色維秘天使,再加上種種雞血到不行的個性簽名,如「要增肌」、「努力減脂」、「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等等。

  你對健康有渴望,徑直運動便是,何以要弄得街知巷聞、家喻戶曉?(文/馬慧瑩)

  

  袁姍姍秀馬甲線。

  隱身黨:那個角落的窺視者

  在QQ上,「隱身」是一個按鈕,能夠一鍵對所有人隱身。這個意味深長而又令人煎熬的行為,令無數墮入情網的人在電腦前猜測對方的灰色頭像是離線還是隱身。

  而要在微信朋友圈實現隱身,必須是蓄謀已久的。只有在足夠長的一段時間裡,讓你們看不到他在微信上的活動跡象,才能夠說隱身成功。他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失蹤者」,如果不是偶爾出現「贊」里,你幾乎意識不到他們一直躺在你的好友列表裡。

  在你刷朋友圈時,他們也許潛伏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端著手機默默地「窺視」著你的生活大小事。不願意被觀察的人,最好對某些「利益相關」的人隱身不可見。只是,千萬別成為一個躲在角落裡窺視隱私、傳播八卦的猥瑣者。(文/朱人奉)

  

  美國攝影師皮克斯·吉爾的作品《去除》將照片中的手機及平板電腦PS 掉,使人們顯得可笑又孤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