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站在未來看劉翔才算公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4月15日,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在上海舉行,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獲獎的李娜、姚明,而是剛剛退役的劉翔。怎樣評價一個公眾人物才比較公正?也許,是站在未來的立場上去看。對待劉翔,就該如此。
2004年,雅典奧運會,他以12.91秒的成績追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創造的世界紀錄,並且喊出「中國有我」「亞洲有我」。他面對電視鏡頭揮淚豎起大拇指的情景,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然後是2006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他以12.88秒超越自我。此後,紐約銳步大獎賽、大阪田徑大獎賽……劉翔把冠軍統統收入囊中,所向披靡。此後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退賽;4年後倫敦奧運會上因傷未能完成比賽;2015年4月,宣布退役。這期間大部分時間,劉翔都在頂著各種非議乃至辱罵,被冠以「演員」「劉跑跑」等罵名。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曾提出「近因效應」,它的核心是「最近或最後的印象對人的認知有強烈的影響」,一個總是守時的人,會因為最近的一次遲到,導致人們的印象改寫;一個總是勤勉的人,會因為一次疏懶,而導致人們的評價改變,劉翔正是這種效應的例證,體育評論員楊華曾說:「對於跨欄運動來說,劉翔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是史上對於突破黃種人極限貢獻最大的運動員,劉翔之後再無劉翔。」但對急功近利的國人來說,他曾經的貢獻都會被奧運的兩次失利覆蓋了。
站在未來的立場上,或許能消減人們心中的急躁。因為距離過近而格外觸目的各種瑕疵,也都可以忽略不見。一站在未來,我們才可以「見好」,不只看到才華、能量這些具象的東西,更可看到他們在整個時代中的位置,對我們精神生活的貢獻。
而對於當下來說,這並不容易。一個現實是,我們很難看見同時代人的好,很難領會同時代人的貢獻,我們的神話,往往都投向從前的人和事。像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巨翅老人》中的墜落天使,落到人間之後,待遇非常糟糕,一直要到他振翅飛走,人們才悵然若失。同時代人的重要性,往往在他們告別舞台後才顯現出來,比如《速度與激情》里的保羅·沃克,比如劉翔。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不能善待同時代的人類精英,是一種世界通病。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總是懶惰,更願意盯著那些已經完結的神話,去附和已經有了共同結論的事;另一方面,是因為鑒賞力欠缺,不懂得鑒賞那些尚沒定論的人和事,而熱愛、膜拜,卻一定要有個去處,那就投向以前的時代、以前的人站在未來看劉翔,不只意味著,看到他過去的貢獻,肯定這種貢獻;更意味著,要期待他的可能性,期待他轉身之後依然會有無限的可能性。劉翔的未來,甚至對他過去、現在的評價,都會被這種可能性刷新。我們也在等待另一個劉翔的到來。
人生如江河奔流,在江河匯入大海之前,一切都沒有定論,沒有哪段江河,就是最後的江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