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不願改革 中國趁機急速冒升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30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不願改革 中國趁機急速冒升(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帶頭成立亞投行被視為是新興經濟體對美國主導的世界金融秩序的挑戰。數據圖片

  1944年7月,幾十個反納粹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商議戰後的金融秩序,他們最後達成協議,建立以美元、黃金為核心的金融體制(1盎司黃金 35美元),並成立兩個國際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維持國際金融經濟秩序穩定,避免再出現爭相貶值或保護主義之類的情況。可到最後簽署協議時,蘇聯代表拒絕簽署,並指協議只是為華爾街利益服務。此後幾十年蘇聯及東歐集團一直沒有加入這個國際秩序,直到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它們才相繼加入為成員。

  由中國主催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自英國宣布加入后成員像滾雪球般迅速增加,德、法、意、荷、瑞士等歐洲主要經濟體已宣布加入,亞太區的南韓、澳洲也決定參加,金磚五國中的巴西、俄羅斯同樣不甘後人,唯一缺席的經濟大國是美國、日本,兩國不願加入的理由是質疑亞投行管治、透明度及貸款規則不符合國際共認的標準。它們的說法跟當年蘇聯不願加入布雷頓森林協議有點相似,簡單來說其實是不願在人家的「主場」作賽,不願按人家定的遊戲規則行事。

  當然,1944年的蘇聯跟2015年的美國還是有很大不同。美國現時仍是世界經濟龍頭,美元的地位加上它對IMF、世界銀行及國際金融秩序的影響力,其他國家包括新崛起的中國還不可能取代它的位置。但是,中國能從零開始建立亞投行並在一年內爭取到美、日以外所有主要經濟體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國,隱隱然成為另一家「世界銀行」。中國國際影響力冒升之快,在全球經濟份量之重實在教人刮目相看,所謂G2世紀現在看來已非常明顯,美國獨大的局面開始過去。

  其實,亞投行的成功及迅速冒起,美國本身的不思改革有相當責任,甚至有點「攞嚟衰」的意味。08年金融海嘯以後,金磚五國冒起,西方大國經濟則輾轉下沉,兩者的影響力此消彼長下,新興經濟體強烈要求在國際金融機構中有更多參與、話語權及決定權,包括影響IMF及世界銀行高層的任命權。2011年IMF 改選總裁,不少新興經濟體就質疑由歐洲人擔任的傳統,並紛紛提出自己的人選。雖然最終在大國協調下繼續由法國前財長拉加德出任總裁,但風波清楚顯示新興經濟體的不滿。

  高層任命權只是問題的一部份,更大的爭議還在投票權份額方面。以IMF為例,美國一國的投票份額高達17%,足以否決任何IMF的重大議案或改革(通過有關議案需要85%成員國票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則只有不足4%的投票權,比英、法、日本的投票份額還要低。其他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巴西的份額更是低得可憐。前年各國本來同意改革投票制度,提高新興經濟體的票數比例,但美國國會在共和黨控制下遲遲不願通過,令IMF改革始終停留在紙上,沒有落實。在改革原有體制遙遙無期下,新興經濟體順理成章另找出路,中國主催的亞投行就成為變相向美國不願改革的抗議。

  若果美國政治內鬥持續,改革沒有進展,加強國際聯繫的自由貿易協議如TPP又一事無成,那美國二戰以來累積的老本將進一步減少,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則不斷被削弱。 (資深傳媒人 盧峰)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VsHEQSUr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