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共兩黨小小賀電大有玄機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朱立倫1月17日當選國民黨主席,晚上6時才開完票,到晚上七八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發的賀電和朱的回電就已出現在媒體上。

  近幾年來,國共互發賀電已成常態,兩黨選出主席或召開重大會議時,就會有賀電往來。但一般人可能不清楚,中國共產黨1988年就曾給國民黨拍發賀電,而直到2005年,馬英九才成為第一個回復賀電的黨主席。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1988年7月,國民黨召開十三全會,全會通過決議,首度出現「兩岸交流」的字眼,等於確定國民黨新的大陸政策方向。當時中共中央首度致電恭賀李登輝當選黨主席。當時李登輝還是「新面孔」,沒有過去的歷史包袱,中共有所期待。

  1993年8月,國民黨召開十四全會,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再度致電恭賀李登輝連任黨主席,原因是1993年4月「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交流情勢大好。但李登輝十三全、十四全兩次都沒回復。國民黨內資深人士指出,原因在於國民黨內部保守氣氛高漲。

  2001年7月國民黨十六全會,連戰接任黨主席,大陸仍由中共中央委員會之名發賀電,但收電者除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外,也再度加入黨主席連戰,國民黨黨內對此解讀為中共的善意表示,原有意「禮尚往來」,但也有人反對,因此回應的提案從未在內部會議作討論。

  馬英九2005年第一次當選黨主席,收到胡錦濤賀電,而他也立刻回復,成了第一個回電的國民黨主席。主要原因在於,連戰2005年4月率全黨訪問大陸「和平之旅」,建立起國共平台,兩黨交流已形成新格局。

  短短一兩百字的賀電,既是禮儀和善意,也包含了許多深層意味。比如馬英九2009年給胡錦濤的回電中,將「正視現實」擺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之前,而後面12個字,源自胡錦濤2008年所提的16字箴言。

  習近平1月17日發給朱立倫的賀電說:「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謹致祝賀。近年來,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共同努力,攜手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良好局面,兩岸同胞獲益良多,更對兩岸關係發展充滿期待。冀望兩黨秉持民族大義,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之共同政治基礎,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造福兩岸民眾,共成民族復興之偉業。」可以看出,賀電首先對近年來國共兩黨的合作成果做了肯定,然後在「民族大義」的高度提出希望,希望國民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在此基礎上,兩黨合作造福兩岸,共成民族復興偉業。

  而朱立倫1月17日晚的回電中,同樣提到「九二共識」基礎,略去了馬英九過去在回電中強調的「一中各表」。但朱的回電中有「兩岸人民雖同屬中華民族,仍應求同尊異」的表達,強調兩岸要尊重彼此的不同。這與習近平早前所說的「兩岸要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雖然表面意思相近,但從台灣之口說出來,其含義就帶上了某種「自我保護」的微妙變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