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張五常:中國經濟學術誤入歧途

[複製鏈接]

20

主題

273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尋道者

Rank: 5Rank: 5

積分
17643
鬍子太長了 發表於 2014-11-15 0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財新網】(記者 王力為)中國經濟學者眾多,但搞經濟學研究、寫論文,經常濫用「數學模型」,用高等數學工具推演研究結論,而研究真實世界不夠。這是有問題的。如果經濟研究能走出誤區,更多聚焦真實世界,中國就會出好的經濟學家。
  近日,經濟學家張五常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四卷本《經濟解釋》之第四卷——《制度的選擇》新書發布會演講中如此提出。
  面對數百名大學生聽眾,他表示,中國最大的本錢是人。「中國人的智商都蠻平均的,這是最值錢的資源」。但是,現在的大學教育有問題,大學教授升職要寫論文,教學生時也是教怎麼寫論文,其實「不應該這麼教」,「這樣太可惜了」。
  他回溯美國經濟學發展史指出,越南戰爭后,美國大學教職升遷一定要靠倚重數學模型的論文,尤其是相對較差的學校,全部都靠這種論文。然後,大家再去評比所刊發的學術雜誌的高低。「這個壞習慣被傳到香港,香港再傳到大陸。」
  「如果這樣才算寫文章的話,我是寫不出的。」張五常表示,寫文章是創作的問題、興趣的問題,「我寫文章不是為了令評審員開心」。他稱自己平生只有一篇文章是正規地被評審的,「假如我要走『數文章』的路,我沒有可能寫出傳世的作品」。
  張五常說,他早年曾問林毅夫的老師、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約翰遜(Gale Johnson),要發表多少篇文章才能得到終身教授職位?「他說,我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事情;我說,那麼完全不發表可不可以?他說,當然可以,只要你表達出你自己的思想。」
  他還以舉例說,芝加哥大學教授戴維德在其供職芝大期間一篇文章都未發表,也只擁有一個哲學系的學士學位,但卻被認為是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還由此引申說,中國當前的學術環境下,難以產生重要的作品,今後應該有所改進。
  有人提問,學經濟學應該到哪個大學去最好?張五常以科斯的觀點作答,中國1978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變革,「學經濟要去中國。
  他認為,經濟學的目的是解釋現實世界,而觀察現實是不容易的,要有科學的方法,要到街頭巷尾去跑,不能盲目相信現成的數據。「觀察的難度就是你一定要很客觀,要注意細節,細節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光看政府發布的那些數據是沒有用的。」
  張五常此前曾在多次撰文指出,當代中國以地方政府競爭驅動為主要特點的經濟制度很獨特,是人類經濟史上很重要的創新。這種獨特的經濟制度對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和變革也有重要的價值。
  他感慨說:「我已經78歲了,從二十幾歲跑到今天,沒有停過。我整天在外面跑。很多人因此批評我,說我放棄學術了。其實,我是在觀察世界。」他還同時表示,「中國人也是很善算的,我們比外國人要知道得多,中國有出好的經濟學家的土壤。」■
來的都是客,拿紅包喝茶,不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幼,童叟無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