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眼乾眼花眼疲勞,少林眼功做一做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8-28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張是上過我課的一位居士,50多歲,去年開始迷上了在網上下象棋,毎日下班后
回家飯碗一擺,就趴網上了,一下就是一整晚,而且還不能輸,每次輸 了,再晚
也要拖著棋友再來一盤。
前段時間,他突然覺得眼睛乾澀,有時還伴有少少疼痛,休息一下能自行緩解,也
沒當回事。直到有一次,在路上碰見有人老遠叫著他的名字,他嘴裡答應 著,可
使勁兒瞅,就看到前面一個明晃晃的影子在動,看不清是誰叫的。
這下他有點著急了,趕緊去醫院看了看,又是頭部CT,又是眼底檢査,都沒問題,
拿著醫生開的眼藥水就回家了,可眼睛還是好一天壞一天的。一次上課 的時候,
他跑過來問我:"我這眼睛是怎麼回事?」
我結合他的表現和檢查情況告訴他,這是用眼過度導致的眼疲勞。
什麼是眼疲勞呢?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平時忙一天,你會發現明明沒
幹什麼體力活,但從早到晚坐下來也會覺得渾身沒勁兒,甚至還會頭痛、 失眠,
這很可能就是用眼過度造成的。現代醫學認為,眼疲勞主要是由於人們平時全神貫
注地看電腦屏幕或其他事物時,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 不足,同時閃
爍焚屏強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古人認為"累從眼入",也就是說,目S睛是全身疲
勞的發源地,只要它們出現酸痛、發脹、干混、視力模糊 等問題,就很容易導致
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反g純、疲乏無力、失眠、噁心等一系列疲勞症
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眼睛疲勞會產生』『疲 勞毒素",進而侵—身,使全身都覺
得"累"。
我跟老張說:"我這有個小方法,不吃藥,不打針,就是得堅持,你做不做。"
老張一聽,連連道:"只要能解決問題,哈苦咱都能吃。別忘了,咱可是當過十幾
年兵的。」
其實我教給他的方法就是少林功夫中特有的練眼功,毎日睡覺前或者疲勞的時候都
可以練習。
步驟一:閉目守神。將眼睛閉上靜靜地坐在那裡,意守丹田,自然呼吸,調整片刻
以後,逐漸地把意念轉注於雙眼眼球中心,約3分鐘。
步驟二:放視收視。先將眼神遂漸看正前方極遠處,保持10個數,然後遂漸收回,
再順次向左、右、上、下注視,然後收回,將注意力集中在眼神中心, 再保持約3
分鐘。
步驟三:燙目。上述動作做完以後,兩手輕搓,將雙手拇指中段互相援熱,沿眼眶
周圍順時針輕輕燙轉,同時吸氣,接著換為逆時針燙轉,同時呼氣,做 18次。
步驟四:眼周穴位按摩。
1.以雙手拇指,搓眉棱骨,做18次。
2.以兩手拇指掌同時按播竹穴,手法宜由輕到重,按時吸氣,鬆手時呼氣,共18次。
3.以兩手指掌同時按揉魚腰穴,先按后揉,按時吸氣,揉時呼氣,共18次。
4.以兩手拇指和食指握成弓形,食指拿取陽白穴,拇指掌取魚尾穴。先按后揉,按
時吸氣,揉時呼氣,做18次。
5.以拇指、食指尖同時靠近鼻樑"山根"下內眥處(即睛明穴),先由下向上推動,
同時吸氣,再反抬,同時呼氣,做18次。
6.擺揉承泣穴。以兩手食指尖貼穴位,掠指靠顴骨,先搜后揉,捏時吸氣,揉時呼
氣,做18次。
7.按揉四白穴。以兩手食指掌同時點按穴位,按時吸氣,接著以輕揉手法揉穴位,
同時呼氣,做18次。
8.點按巨髎穴。以點按為主,用兩手食指同時點按穴位,按時吸氣,鬆手時呼氣,
做18次。
9.輕揉太陽穴。四指貼前額,用兩拇指同時輕揉太陽穴,做18次。
步驟五:兩掌心提熱"浴面"。搓時,兩手由唇下承漿穴沿鼻樑直上至百會穴,經后
腦部,過後頸,沿兩胞返承裝穴為1周。如是,做36次收功。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老張的眼睛再也沒有疼過,不過聽了我的告誠,再也不敢在
網上熬夜下象棋了。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沙發
公瑾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作為我國原創的醫藥科學,是我國具有自主創新潛力的領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3
胖兔子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作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其對疾病的認知方法和治療理念順應了當今健康觀念的深刻變化和醫學模式的深刻變革,順應了二十一世紀醫學發展的新趨勢,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4
阿藍藍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5
仰泳魚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6
江葉 發表於 2014-8-28 20:08 | 只看該作者
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推進中醫藥事業繼承和創新,很重要的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5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7
附子理中丸 發表於 2014-9-1 08:31 | 只看該作者
養生不是養老,養生貫穿生命全過程,需要越早越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8
cat3 發表於 2014-9-2 08:43 | 只看該作者
人們平時全神貫 注地看電腦屏幕或其他事物時,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 不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9
MH370 發表於 2014-9-3 08:23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認為,人體五官與五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觀察五官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五髒的健康狀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0
xmkp 發表於 2014-9-4 08:15 | 只看該作者
醫者療其身,佛者修其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0

帖子

2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4
11
fox2014 發表於 2014-9-5 08:24 | 只看該作者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9

帖子

19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6
12
擎天柱2014 發表於 2014-9-9 08:54 | 只看該作者
由「 醫」入「道」是掌握傳統文化的一條必不可少的捷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3
hello2014006 發表於 2014-9-12 08:25 | 只看該作者
來和樓主學禪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2

帖子

18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
14
page998 發表於 2014-9-15 08:24 | 只看該作者
傳揚中醫文化,保護好老祖宗的珍貴遺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8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15
禿頭鷹 發表於 2014-9-17 08:22 | 只看該作者
幾千年中醫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醫藥寶庫蘊藏豐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的。說實話,我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也搞不清楚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跟五臟六腑有什麼關係。入門之後,才感到像發現了一座金光燦燦的寶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4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6
16
autocad2050 發表於 2014-9-18 08:21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種文化,它自成一體的思想理論體系無懈可擊,作為一種實用的課目,它在人類幾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7
xmkp 發表於 2014-9-19 08:33 | 只看該作者
作為一種文化,它自成一體的思想理論體系無懈可擊,作為一種實用的課目,它在人類幾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18
mmddkk456 發表於 2014-9-22 08:34 | 只看該作者
「文革」時期,廣州空軍醫院有一個10個月的嬰兒,吞了一個螺絲釘,一頭六個角,一頭是螺紋。因為是10個月的嬰兒,不敢給他開刀,希望他從大便拉出來。等了兩天,嬰兒發高燒,嗷嗷叫,只好看看中醫有沒有辦法,就請了張景述教授會診。張教授拿來一碗稀飯、一杯骨炭粉和一些蓖麻油,然後用骨炭粉調了稀飯喂嬰兒,半個小時后,又給他喝了一湯匙蓖麻油。12個小時后,那個螺絲釘被拉了出來,上面好像電鍍一樣鍍了一層骨炭粉。如果用西醫療法給小孩開刀,能保證嬰兒過得了麻醉關、手術關、感染關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19
MH370 發表於 2014-9-26 09:26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要發展,要現代化是沒錯,但用西醫的微觀的方法來發展甚至改造中醫是行不通的,(因為中醫有它自身的理法方葯)也可以說是中醫的滅亡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20
MH370 發表於 2014-9-26 09:26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要發展,要現代化是沒錯,但用西醫的微觀的方法來發展甚至改造中醫是行不通的,(因為中醫有它自身的理法方葯)也可以說是中醫的滅亡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