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辯證兵論》韜晦演繹之要素篇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9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13-11-12 2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辯證兵論》韜晦演繹之
要素篇
   
              著者:老寒腿7979

                心向說
   一心二向。
   一心者,取敵破綻之要害,重兵施之。其排兵莫過於九成,此極數。
二向者,萬物之二。
或矛盾,或輔成,或陰陽,或兩性;兼者零,均者無。可主次,可輕重,可正副,可虛實。
如人之面背,因其發展方向之不同必一而為二,即二分之一而據半。
為主者九而十分之九,次者九而十分之一,有主無次者為極數,以神鬼論。
一為心,二為向,於外則向,於內則心。       
一心即二向,一向必一心。
由此,一(母)向即二(子)向;一(母)心即二(子)心。一即二,即二分之一。
心向,形合力圍割。
心向,戰之性也。
心向必一二,心向可或缺。
多心多向乃無限劃分之結果。
其一必可分二,二必可合一。
以一心論之,對上級是一向,對下級則是二向。
有心無向,乃對方反向之隱術,詐之即生二向。
於向,以少勝多;於心,以眾暴寡。
於外,可劣;於內,必優。
大殲性心向,合力,圍割。圍割,於內形游圍,於外形介割。
兵,妙於取捨,詭於離合;分合於外,亦分合於內。於謀分合,於術分合,於力分合。
分合,帥知之,將知之,士亦須知之。
然,分合乃雙方皆諳熟之道。其勝負繫於力之對比,術之高低,意之深淺。此為條件。
素之不完,則力意不達,其挫之亦幸甚。
大軍突進,其鋒銳必精。
分合宜確而勿細,否則必泄殆於敵。

                 機動說

被動乃機,得機乃動;因動而機亦因機而動,亦機亦動。
蓋動者,其爭於先也,覺動,行動,衝動,狂動;然,得機之動,其必為機動之動機而後生。
動之先後,乃戰機也。
一個關於戰機的概念的問題。
敵即動,先之,恐泄之以機;后之,恐漏之以動,何如?
術者,必以雙方態勢而審度之,宜活,宜確,依之雙方動態,因情況變化而存在,因情況變化而消失,其所謂不失時機。
彼此態勢以相互而論,以先後而論。
先,指相對於對方行動開始之前的行動而先;后,指相對於對方行動開始之後的行動而後。
實際上,對方在某一既定時間點的情況與針對於這一情況的己方的行動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段是不貼切的,即對方不可能等著挨打。
己方正確的行動應是針對於對方某一時間段內的行動的開始和趨勢,而且在此時間段內,在此行為完成之前無能改變此趨勢的情況。
為防對方「虛晃一槍」,其行為愈是接近完成則愈是無可改變而愈是對己方有利,至於在對方行動徹底完成之後的己方行動則不是后的概念而是遲了。此概念極易被混淆。
另,對方之動、靜相對於己方之行動之時間段而言,乃互為轉變而又不一定。其現於動靜分合之過程。
戰機應是針對其過程中的趨勢的一定。

一個關於戰機的可行性的問題。
準備與把握,針對於對方定態而存在,且定態不應是某一時間點的定態而是某一時間段的定態,驗證這一定態的可靠性的最可靠的辦法既是證明對方行動的完全的開始與確定的趨勢。
準備與把握乃相對於對方的有著充分的準備與一定的把握,並以對方自身的行動證明其準備與把握的真實存在而存在。

一個關於戰機的實行的問題。
對於進攻對象,總攻時刻應於其行動完全展開而又往往是接近尾聲的最後的動作的點。在此之前,己方任何局部的行動甚至動作都有可能使對方改變運作態勢而影響對其全局性的證明和判斷。
服從命令是對的。
另,己方行動又有其客觀被動性,是相對於對方行動的行動,要靠對方自身來證明,而依其證明的過程同時又是受其針對(往往是進攻)的過程。在沒有確實的證明結果之前,既不可失之於草率又不能等著挨打。而且,在得到證明的時刻點至付之於行動的開始的時刻點之間的時間段是否小於對方在那一點至行動完成的時刻點之間的時間段的問題當中,還存有一個兵力運作的「準備」的條件。
不執行命令是對的。

一個關於對戰機的承受力的問題。
「怕」字一個。
怕對方知道,怕對方人多,怕對方跑掉。
其中得以承受的根本原因在於己方的作戰部署與兵力運作是直指向對方行動完成的那一點,主動條件在己方,對方行動愈是接近完成的那一點則愈對己方有力。
此乃主觀心理上和客觀代價上之承受力。

一個關於能否走在時間外面的問題。
戰爭中抓住時機與利用機會所指時間,關鍵是給敵人以時間,其目的在於對運動的審度權的掌握。
作戰是雙向性的,因此時間也是雙向性的。所謂自己擁有時間,首先也是指的給敵人以時間,前因而後果,自己沒有時間就不可能以時間給敵人。既使是遭遇戰的最初時刻,能夠掌握主動權的也是指首先能認清對方性質及活動規律的一方,而認清本身又是從對方的活

29

主題

39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沙發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13-11-12 21:45 | 只看該作者
動中得來的。
見面先下手的作法,看似主動,而實則喪失亦可以說是放棄審度權,其後必將為對方反被動而主動,遭到失敗。此對於戰爭中時間的錯誤、粗淺的認識的結果。
今天打的是昨天的仗,這一仗打不成作為下一仗打。

                開合說

應敵則合,敵應則開;應而未應,半開半合。
戰場上兩軍作戰,其形勢表現為雙方被動與主動的矛盾的兩個方面。
                應敵勢
即對方已掌握對於己方運作的審度權而趨於主動的情況。
此情況下不宜輕舉妄動,以免給對方漏以戰機。
(注意:主動權的概念並非攻與防的表象之下的行動的先後,而是關於審度權的問題。)
                敵應勢
即己方已完全掌握審度權而主動,並作用於對方使其正處於被動挨打局面的情況。
此情況下所要進行的是己方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打。
打的質量要求打的方法應是具體再具體、靈活再靈活、快速再快速的暢其自然。
                或應勢
即介於前兩種情況之間的,對其主觀認識上的判斷和選擇的過程中的尚未一定的狀態。
此情況下,只有採取虛實相兼、進退有餘的方法,才能與判斷和選擇的結果相連貫而不失之於被動。
戰爭、戰役、戰鬥,從整體上講,都是有生命有其自身性格的,正確的作法應於客觀上見之,於主觀上矢之,從而於反面的害處避之,於正面的利處從之。
              
               生死說

求生死。
求生死,蓋巨之於微,膨之於抑,緩之於急也。間其內外反正,恍然一膜矣,在乎設定,在乎自我,痛則興而郁則幸,虛留生路,生死訣也。
     求生死,向死而生,向生而死也。其不可或多,不可兼二,必斷棄為半可也。
     求生死,意於強烈、集中、快速之爆發。
     求生死,力於政治精神之貫徹。
     士之力為將之意所必要,將之意為士之力所必要。
     生生者所無能之勞苦,死死者所不備之列節。
     忠其所信,超其所能;超其所能,忠其所信。
     殉者不修,修者不殉。
     向生而死莫不忠,向死而生莫不信。
     敗者仁而不義,勝者義而不仁。
     求生死,現於作戰理論之實行。
     戰之術也,心之度也。
     兵之用,術也;將之用,度也。
     戰事,在乎生死;生者殺生乃為生,死者赴死不為死。
     生死訣,出於動作質於術,較之他術之行為而更為基本,其驗之兵士自身內在之勇力。
生死訣乃諸術之要術。
     生死性險。
     險生而死易而訣生,險死而生易而決死。
     生死性迫。
     因迫求生,因迫求死。
     生死性虛。
     生路虛死,死路虛生。
     生死性被。
被中生死平。

                    兵說

三邦而兵,一主二輔。
一半為主,一半為輔;輔中亦分主輔,繼而階之連坐。主輔一體,以規則制之。
兵者。
可方圓,可縱橫,可點線,可聚散;然,其必以主輔衡之。

                 陣說

排兵而陣。
陣以二成,以二破;其二者,形律也。形以體力,律之首尾。體生力,力克體,體力可圓。首首尾尾,首尾尾首,首尾可接。
克體必先制其力,制力必先克其體。
制力以鉗繼而暴之,克體以銳繼而巨之。
鉗暴銳巨,二二一體;首尾相繼,可自分互合。
陣術之貌,隨天地而演變;陣術之道,依天地而共存。
天地演變下,悠悠萬事中。
絕對之於相對,相對亦於絕對,絕對與相對之間並無一定分界。
所謂絕對之概念,實有其參照條件;而所謂相對之概念,於既定條件之下,亦屬絕對。

                  老寒腿7979
                  出版於2002年5月
                  節選於2013年11月10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9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3
 樓主| 老寒腿7979 發表於 2013-11-16 21:51 | 只看該作者
腿寒心也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7: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