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了解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女人們(組圖)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3-8-3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發糕 於 2013-8-3 11:16 編輯

(zt)當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后,約有6,500萬人參戰,大量的男性捲入戰爭,原來男女的固有社會角色被打破了。在這場戰爭期間,女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一名法國女孩寫道:「我的生活第一次變得有意義。」

  

  英國皇家空軍婦女部隊興高采烈地站在倫敦街頭慶祝一戰勝利

當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后,歐洲大陸陷入了混亂。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大量的男性捲入戰爭,原來社會中男女的地位秩序被打破了。在這場戰爭期間,女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參戰:待遇比一般戰士低 英國不給軍階

  戰爭最直接的需要是軍隊,一戰給不少女性帶來的影響,便是她們發現了一項生活中的新內容:參戰。

  大戰引發了愛國主義熱情的爆發,各交戰國都有大量婦女自願參戰。一開始,各國政府都不知道如何應付她們的熱情。

  那時,婦女沒有多少權利,良家婦女從來不工作,幾乎沒有人參與公眾生活。讓婦女做護士工作比較容易辦到,在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仍然沿襲老的習慣。英、法、德出現婦女協會,但是起主導作用的婦女均來自社會上層階級。如果工人階級的婦女加入,她們之中的許多人負擔不起制服的費用。

  法國和德國不許婦女參軍。英國是領先者,於1917年創立陸軍、海軍、空軍中的女兵部隊。女性軍官被稱為「管理員」,而不給於軍階。未獲得委任的軍官被稱為「女領班」,士兵稱為「工作者」,以英國的標準來說,最具創新的舉措是允許出身工人階級的女人參加軍隊,這使傳統人士感到震驚。

  美國以英國為榜樣,並且很快有所超越。早在1917年3月,美國海軍徵募女性辦事員為「女助理」,她們不許參加海戰,但擁有正式的男性軍階。1918年夏天,美國海軍陸戰隊徵募女性志願者,僅在紐約就獲得2000份回執,最終接受了300人。

  一次大戰中,美國在海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護士、信號部隊、醫生、紅十字會志願人員等9個服務領域都有女性自願入伍。隨著那些新兵對服役經歷的回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女性服役是一項大膽的嘗試。她們在所有服務單位中的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使用技能發展——許多女性已經工作,填補男性遺留下來的職位——有些人認為,女性在服役期間擔任一項工作就可以空出一個男性來參加戰鬥。其他人清楚地認為,她們的技能和能力,在軍事上將比普通市民更好地被承認和獎勵,但一些年輕女性的獎勵似乎並沒有預期的多。

  Ingrid Jonassen認為她只想得到食宿,因為她的兵役和發工資日能作為一個令人愉快的驚喜。回到普通市民生活之後,有些女人感到的失望,雖然很少表達在戰爭的結束時被解除服役的辛酸,事實上,許多人都試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重新入伍,她們提出建議,她們認為她們的服役應在和平時期仍然繼續。

  而俄國曾組建一支「婦女敢死營」。這或許是整個一戰中最傳奇的女兵部隊。

  

  一戰俄國婦女敢死營入伍新兵

  建「婦女敢死營」的構想始於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名普通村婦雅什卡。因生活所迫,從5歲起,雅什卡就為地主家做活,因此生得肩膀寬大有力,據說能輕易舉起90公斤的重物。16歲時,雅什卡嫁給了當地一名男子,開了一家小店,過著平淡的生活。正當雅什卡的生活開始好轉時,一戰爆發了,她的丈夫應徵參軍。不出一年,1915年6月,雅什卡接到消息,丈夫在戰鬥中死了。雅什卡決定赴前線為丈夫報仇。為此,她直接給沙皇發電報,請求參軍,后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雅什卡在前線的兩年裡,將生死置之度外,像男人一樣衝鋒陷陣。在白俄羅斯境內的那拉奇湖戰鬥中,所有的軍官都陣亡了,剩下的士兵畏縮不前。這時,雅什卡站了出來,端起槍向前猛衝。在她的號召下,男兵們開始發起衝鋒,最後俄軍取得了勝利。雅什卡也因此獲得了沙皇頒發的聖喬治十字勳章。

  1917年,一戰進入第三個年頭,俄軍中的反戰情緒愈來愈強烈。雅什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認為只有勇敢作戰,才能拯救祖國。5月中旬,雅什卡向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寫信,請求建立一支「婦女敢死營」,到前線參戰,以便「為全俄羅斯人樹立榜樣」。

  克氏需要樹立這樣的榜樣,以消除人民心中的反戰情緒。於是,1917年5月21日傍晚,雅什卡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徵兵工作。在首都聖彼得堡的馬里恩斯基劇場里,雅什卡漲紅著臉號召婦女加入敢死營。雅什卡說:「重要的是要讓男人們感到羞愧……一兩個女兵足以為整個前線樹立榜樣。」

  在雅什卡的號召下,當天就有1500名婦女報名參軍,後來又有500人報名。大多數人的年齡在18到30歲之間,有女大學生、貴族女性、職業婦女和農民。她們參軍的理由多種多樣,根據當時的報道,有的人是因為「愛國」,有的人為了榮耀,有的人則為了擺脫家庭對自己的束縛……其中,更多的人像雅什卡一樣,是為了給在戰場上死去的親人報仇。

    每天訓練13小時

  人員確定下來后,雅什卡帶領女兵投入了訓練,來自臨時政府警衛團的19名男兵擔任了婦女營的教官。訓練的內容很簡單,無非是些隊列行進、打靶及夜間行動之類。針對女兵們力氣小的特點,臨時政府給她們配備了騎兵用的卡賓槍,這種槍比普通的卡賓槍輕5磅左右。於是,在此後的4個星期里,不管颳風下雨,這些剃成光頭、穿著男軍裝的女兵從每天凌晨5點到下午6點都會出現為了讓女兵儘快從柔弱的女性成為堅強的戰士,雅什卡還作了一系列的規定。她鼓勵大家抽煙、喝酒,甚至連笑也只能咧開嘴大笑,因為這樣「看上去更豪邁一些」。

  6月21日,在聖彼得堡的聖艾薩克大教堂作過祈禱之後,「婦女敢死營」的300名女兵拔營起寨,趕赴前線支援西北戰線的第10軍525團。行前,每個女兵都宣誓「決不投降」,並領取了一顆氰化鉀劇毒藥丸,以備在被包圍時服藥自殺。

  女兵們在前線安營紮寨后,一群嬉皮笑臉的男兵就跑了過來,嚷著要「見見姑娘們」。哨兵一臉嚴肅地告訴他們,這裡沒有姑娘,只有戰士。男兵撇撇嘴,說著不乾不淨的話離開了。從那以後,「婦女敢死營」的女兵們一直處在周圍男兵的「關注」之下。

    雖有戰績但不得人心

  有一次「婦女敢死營」和德軍遭遇,打光子彈后,雅什卡大吼一聲,端起槍衝出戰壕。在她身後,是一群嗷嗷叫的女兵。這種氣勢讓對面的德軍目瞪口呆,頓時亂作一團。「婦女敢死營」大獲全勝,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也堵上了那些總是嘲笑她們的男兵的嘴。

  然而一時之勇並不能使她們在戰場上屹立不敗。1917年7月25日,「婦女敢死營」在白俄羅斯的斯莫爾貢遭遇德軍,雖然最後在兄弟部隊的幫助下打退了德軍的進攻,並俘虜了200人,但她們自身也付出了傷亡50多人的代價。此後又經歷了幾次戰鬥,「婦女敢死營」減員達200多人,不得不撤回到俄羅斯境內休整。

  單純的女兵們並不清楚,她們只是政客們繼續維持戰爭機器運轉的一部分燃料而已。臨時政府為「婦女敢死營」塗脂抹粉,在報紙上吹噓她們的「戰績」,並於當年8月開始組建第二支「婦女敢死營」,共有1200人報名,營長依然是雅什卡。

    女頭領被蘇維埃槍決

  9月底,約有400名第二「婦女敢死營」的女兵被送上前線,然而她們還沒放一槍,「十月革命」的消息就傳來了。「十月革命」時,雅什卡帶領第二「婦女敢死營」的3個排女兵,作為衛戌部隊,和哥薩克兵以及士官生一起駐紮在聖彼得堡的冬宮。

  11月21日,由於女兵們自己的請求,布爾什維克軍事革命委員會下令正式解散「婦女敢死營」,於是女兵們又重新穿上平常的服裝。「婦女敢死營」從開始組建到被正式解散,整整存在了半年時間。

  「十月革命」后,被捕的雅什卡拒絕與新政權合作,她逃到了美國,在那裡尋求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的支持,甚至還拜會了當時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1919年,俄國爆發內戰,雅什卡返回俄國,並組織了一支婦女醫療隊,為白軍將領高爾察克效力。高爾察克垮台後,她回到家鄉托姆斯克,侍奉父母。

  1919年12月25日,雅什卡被契卡(即肅反委員會,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間諜組織克格勃)關押。1920年5月16日,根據契卡的指令,雅什卡在鄂木斯克被槍決。

  在所有這些變化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的背景,歐洲的女性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截至1918年底,德國有150萬士兵陣亡,其中三分之一士兵已經結婚,寡婦已經成為各國社會中的一個重大的問題,而且許多寡婦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她們必須掙扎著撫養孩子。戰俘的家庭稍微要好一些。數十萬未婚女性根本找不到丈夫。

  女人在戰爭中不僅僅可以充當女兵,似乎有一個更能發揮她們作用的角色:間諜。

    戰爭寡婦當上了敵國情報人員的情婦

    法國女間諜——「雲雀」

  為丈夫報仇

  馬爾塔·里舍從小就學會了舞刀弄劍、騎馬射擊,顯示出特殊的體育才華。長大以後她又迷戀上了飛行,1912年她成為法國第二個飛行員。兩年之後,她嫁給了苦苦追求她的亨利·里舍。新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亨利·里舍應徵入伍開往前線。

  1916年,從前方傳來丈夫在戰鬥中陣亡。丈夫的死訊使馬爾塔悲痛欲絕,使她下定決心要為丈夫報仇。她主動找到拉杜上尉,要求立即為她分配任務。拉杜上尉權衡再三,決定把馬爾塔·里舍派往中立國西班牙,並給她起了一個動聽的代號——「雲雀」。「雲雀」將直接與拉杜上尉保持單一的聯繫。

  1916年8月,馬爾塔按照拉杜上尉的指令來到了西班牙的療養勝地——聖塞瓦斯蒂安。拉杜上尉已得到情報,德國海軍情報局的馮·科爾貝格男爵名義上是駐西班牙使館的海軍武官,而實際上卻是德國在西班牙情報活動的總負責人,此人經常來聖塞瓦斯蒂安消遣,跑馬場的老闆為此特意為這位揮金如土的常客準備了一匹稱作「雷帝」的烈馬。

  這天科爾貝格男爵來到跑馬場中央,眼前的情景把他看呆了。

  「雷帝」在夕陽中翻蹄亮掌,捲起陣陣塵土。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手握韁繩,穩坐在馬背上。她周身棕色打扮,火紅的頭髮隨風飄揚。整個人同坐騎渾然一體,如同跳動的火焰,更似希臘神話中的勇敢女神。

  兩天後她便成為德國駐西班牙使館的一名女「秘書」,並很快介入到德國在西班牙的諜報活動當中,也成了科爾貝格男爵的情婦。

    雲雀展翅

  馬爾塔在此獲取了許多重要情報,她發現德國潛艇經常在西班牙海岸進行秘密補給並領受任務,她預報了德國潛艇進行補給的時間和地點;發出了德國新式潛艇投入使用的警報;她獲得了關於德國將於1917年發動大規模潛艇攻勢的詳細計劃。

  馬爾塔還成功地竊取到德國情報機構發明的密寫劑樣品。德國人當時製造密寫劑的技術獨一無二,對協約國來說是不解之謎。法國二局反間諜人員經常截獲德國間諜的密寫情報,由於不掌握密寫劑的成分而無法解讀出來。馬爾塔轉送回來的密寫劑樣品,使協約國情報機構長期面對的難題迎刃而解。

  馬爾塔查出了一名在法國活動的危險間諜——西班牙人霍爾第斯。這是一名受雇於德國情報機構的魚販子,他常常以職業為掩護進入法國港口偵察艦隊的調動情況,給法國海軍造成極大危害。霍爾第斯被法國秘密處決后,長期得不到這位西班牙人音信的科爾貝格男爵氣急敗壞,他還以為霍爾第斯已經反水為法國人工作了。

  一次,馬爾塔奉科爾貝格男爵之命,攜帶秘密指令和兩瓶「象鼻蟲」前往阿根廷,把它們交給在那裡活動的德國間諜。「象鼻蟲」是一種專食小麥(資訊,行情)的農作物害蟲,德國間諜機關想通過這種害蟲把病害傳染給阿根廷的農作物。

  在前往阿根廷的船上,馬爾塔把「象鼻蟲」浸死,經過幾周的航程,馬爾塔終於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此時的「象鼻蟲」已變成了「標本」。馬爾塔把兩瓶「象鼻蟲標本」連同新封口的文件交給了德國大使館海軍武官繆列爾。她解釋說,海上風大浪高,海水曾經從舷窗拍進她住的船艙,把文件打濕過。浸過海水的幾頁「文件」已無法解讀,繆列爾武官不知道這兩瓶「象鼻蟲」標本有什麼用途,只好等候上級的明確指示后再做處理。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沙發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3-8-3 11:10 | 只看該作者
   斷線的風箏

  1917年仲秋時節,法國反間諜部門領導人拉杜上尉遭人陷害,被指控為德國間諜,關入監獄。一直同拉杜上尉保持單一聯繫的馬爾塔再也得不到任何指令。馬爾塔成了一隻高懸在空中、斷了線的風箏,偏偏在這時她又出了車禍,斷了一條腿。

  心灰意冷的馬爾塔知道,她應該結束自己的使命了,但是她想在結束自己的使命之前為祖國再做最後一件事情:摧毀德國在西班牙的間諜網。

  一天,馬爾塔拄著雙拐,要求約見德國駐西班牙大使拉第波爾親王。馬爾塔告訴大使,作為科爾貝格男爵的情婦,她已掌握了德國在西班牙進行間諜活動的全部材料,並把德國在西班牙的間諜名單通知了法國方面。親王的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小的汗珠,臉色蒼白如紙。如果德國在西班牙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被馬德里政府所掌握,後果不堪設想。當務之急是在西班牙政府掌握證據之前,儘快讓德國間諜撤回本土。

  馬爾塔當然知道拉第波爾親王在想什麼。看見親王臉上露出的緊張之色,她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她知道,駐西班牙的德國間諜很快就將被招回, 而新的諜報網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建立,德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在西班牙的「眼睛」。這就是馬爾塔奉獻給法國的最後一件禮物。正如馬爾塔所預料的,德國間諜陸續被撤回國內,科爾貝格男爵在回國途中自殺。

  機警的馬爾塔結束了自己的使命,平安地回到了法國,迎接她的沒有鮮花,沒有同事,沒有讚揚和勳章,因為根本沒有人了解她的傳奇經歷。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拉杜上尉被無罪釋放,並提升為上校,至此,馬爾塔·里舍的傳奇經歷才被人們所了解,她本人也於1933年榮膺政府榮譽勳章。

  

  一戰期間的英國護士

    護士,最適合女性的角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少有1.5萬名婦女跟隨美國遠征軍和紅十字機構(1914年底前,有1萬名美國婦女自願做協約國的護士)。英軍遠征軍有2.3萬護士,1.5萬護士助理。法軍有6.3萬護士,而德軍有9.1萬護士。

  護士們的工作是高尚的,有12萬美國護士死在歐洲。有200名護士因為勇敢而被授勛,但這些人只是四年大戰影響到的女人中的很小一部分。

  

  為凡爾登前線法軍趕製彈藥的女工

    獲得社會崗位

    「我的生活第一次變得有意義」

  一戰開始不久,數百萬的男人上了前線,社會崗位對婦女的需要大量增加。

  婦女志願者開始從事職員、廚師、司機、食堂工人、接線員……隨著時間推移,凡是能釋放出男人上戰場的工作,女人都開始從事。後來,英國有10萬工作婦女,這些婦女都經過仔細篩選,保證她們有合適的背景。對一些只是期待結婚養孩子的年輕婦女來說,參加工作使她們有一種奇妙的毛骨悚然感。一名法國女孩寫道:「我的生活第一次變得有意義,在這個世界里變得重要。」

  大戰開始前,有數百萬來自社會底層的女人有工作,大戰給她們帶來的不止是冒險的經歷。士兵的薪水是極少的,給士兵家屬的補助無法讓她們維持生活。大戰使許多女人喪失了工作,這極具諷刺意義。大戰開始前,85%法國女工在紡織業從事勞動。大戰使大批工廠倒閉,60%的女工失去工作。67%時裝業的工作機會沒有了。許多法國女工去兵工廠工作,其中毫無疑問有愛國的動機。但是,為了生存也是許多女工要參加工作的動機之一。其他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

  大戰帶來非常戲劇化的變化。在德國,有500萬女人成為勞動力,女工在總勞動力中的比率由35%提高到55%。在英國,女工總數達到150 萬,75萬女人做原先由男人完成的工作,35萬女人從事與戰爭相關的工作,25萬女人成為哦那個也勞動力。在法國,農業人口比英國和德國多,食物生產越來越多地由女人來完成。為軍需品生產服務的女工,由1915年的1.5萬人,增加到1917年代額8.4萬人。法國的鐵路系統在大戰前雇傭了6000名女工,大戰結束時工資表上有5.7萬女工。法國地鐵的女性員工從124人,增加到3000人。

  在大戰前的土耳其,女性被限制在家庭院落中不能外出,不僅沒有工作機會,也沒有受教育機會和社交機會,私下處死道德口碑不好的女性是普遍的習俗。大戰使土耳其女性成為辦公室的工人、慈善活動的組織者、教師、護士,甚至運送彈藥的搬運工。面紗別拋棄了,女子學校的數目多得令人吃驚。

  當大戰結束后,農村又恢復到傳統方式,但是君士坦丁堡保留了所有發生在女性身上的變化。

  

  一戰中使用的坦克

    戰後:多餘的女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女人們是不被看作為「人」的。直到一戰爆發,男人們都被征去做了戰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婦殘,那個時候,養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於是女人們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家。雖然她們和男人做一樣的工作,她們得到的工資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女人比男人多出近200萬,整整一代年輕女性失去了通常結婚和作母親的機會。社會歷史學家大都認為她們很可憐,但尼科爾森的新書《孤獨終老:一戰後兩百萬單身女性的生存故事》發現,她們都很樂觀。這是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她們使維多利亞時代的老處女成為現代的職業女性。

  英國在1918年給予女性投票決定權,但不是所有女性,而是有財產的女性。同年晚些時候,英國採取一項古怪的政策,允許女性在選舉辦公室工作,但拒絕承認女性有權選舉。那些為大戰服務並付出犧牲的女性希望獲得選舉權或其他權利,但她們最終發現自己錯了。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千上萬士兵的犧牲使得整整一代年輕女性失去了通常結婚和作母親的機會。在戰爭結束之前,她們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1917年,伯恩茅斯女子中學的校長對六年級的學生們說:「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可怕的事實。你們當中,每10個人只有1個有機會結婚。」據一位學生後來說,她的這個推測完全正確。

  當1921年的人口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多出了近200萬時,社會上竟掀起了一股謾罵之風。《每日郵報》說:「這些多餘的女人是人類的一場災難。」她們被叫做與退伍軍人搶工作的「無賴」和「奪食者」。有人罵她們有著「不健康的女性友誼」,還嘲笑她們對貓狗等寵物的溺愛。性心理學家說她們不正常,英國法西斯分子奧斯瓦爾德·莫斯利說她們「令人討厭」。一種普遍的看法是她們應該被送到殖民地去。有人說,加拿大有大量的男性捕獵者和伐木工人,澳大利亞也有不少可以「尋歡作樂」的機會。

  一位女主人公就是著名的考古學家格特魯德·卡頓-湯普森。她的愛人是一位輕騎部隊軍官,在戰爭中不幸陣亡。剛開始,她覺得自己連活下去都是對他的一種背叛。但戰爭結束后,她上了倫敦大學學院,學習阿拉伯語和非洲史前史學。後來她到馬爾他、南非、阿拉伯半島和埃及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她曾經遭遇過豹子、鱷魚、眼鏡蛇、跳蚤、沼澤地等一系列艱難挑戰,但她都克服了。

  一些「多餘的女人」成為探險家、昆蟲學家、船舶工程師、醫生、登山家以及服裝模特等等。還有一些人投身於改善貧民窟狀況和飢荒救濟的工作中,或者開始從事以前是男性專利的職業———像第一位女律師、第一位女樞密顧問官和內閣成員、第一批女獸醫、女公務員和女建築師等等。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7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792
3
nierdaye 發表於 2013-8-4 13:48 | 只看該作者
admire. woman surely deserves equal right. think about what woman has sacrificed for a family and what woman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ociety.

沒有權利的制衡、約束的制度,就是培魔鬼和災難的培養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0: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