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夠意思:釣魚島過後又在一個關鍵時刻力挺中國!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93

帖子

87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惜利用德國的經濟影響力,也要阻止歐盟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地時間26日在柏林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時,做出了上述承諾。

  這是在歐盟與中國間的貿易糾紛激化的情況下,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公開宣布支持中國。

  歐盟本月初以反傾銷為由,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平均徵收47%的懲罰性關稅。

  而且,歐盟已著手調查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的移動通信設備是否存在傾銷。這樣做是因為歐盟認為,中國企業得到政府補貼等,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歐洲出口產品,擾亂了市常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其實,中國的低價攻勢去年已迫使歐洲20多家光伏企業倒閉,其中就包括德國的Qcell公司。

  當天會談時,李克強說,堅決反對歐盟徵收懲罰性關稅,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

  默克爾對此表示,德國將在能力範圍內阻止歐盟向中國徵收永久關稅,並將在今後半年內集中精力尋求解決貿易糾紛的辦法。

  有分析認為,在歐洲經濟危機的過程中一向說一不二的默克爾在中國面前如此低姿態,是想獲得經濟上的實利。

  目前消費疲軟的歐洲對德國經濟幫助不大,而中國對以出口為重心的德國經濟而言可謂舉足輕重。

  德國是歐盟國家中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德國對華出口額為666億歐元。德國寶馬汽車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場也不在歐洲,而是中國。

  默克爾曾於去年2月和8月兩次訪問中國,施展「經濟外交」,鼓動中國對德投資,包括銷售35億美元的空中客車飛機等。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如果歐盟和中國間的貿易糾紛導致中國對歐盟產品實施貿易制裁,則德國必然會受到重創。

  《金融時報》分析說,德國因此必須要讓中國看到,德國對本次貿易糾紛非常重視。

  德國企業說客正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勸說歐盟執行委員會等撤銷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決定。

  另外,中國和歐盟執行委員會的高層相關人士27日已開始在布魯塞爾進行非正式對話,以解決貿易糾紛。

  德國驚呼:中國和德國之間有一種「特別關係」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5月25日報道,中國問題專家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稱,中國已很明確地把德國視為歐洲的重心所在。德國是中國全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其先進的技術很吸引人,在過去幾個月乃至幾年裡,德國政府在許多國際議題上的影響力有所增大。這一切都使德國成為一個令中國新一屆政府非常感興趣的夥伴

  報道指出,中德之間有一種「特別關係」。其他國家擔心,這種「特別」的中德關係可能影響到歐盟與中國的關係。中國官員說過:「要想在布魯塞爾辦成事,首先得去一趟柏林。」

  桑德施奈德對此表示,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感受。其他國家也是如此。這是在人們心目中德國重要性日益提升的體現。假如布魯塞爾因為中德關係相對緊密感到不悅,那這既不是中國的錯,也不是德國的錯。問題在於,布魯塞爾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方面沒做好自己的功課。歐洲奉行著27種不同的對華政策。每個歐盟成員國都有自己的路線。這當然也給了中國機會,不斷利用歐洲各國間的不同觀點逐一博弈,以達到符合自己利益的結果。

  


  

  


  


  
5月25日,李克強總理乘專機抵達柏林,開始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


  


  

  


  


  
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


  


  桑德施奈德說,在全球權力政治格局下,中國顯然不願只同美國「乘同一條船」。從這個角度看,一個有效的全球多極化格局符合中國的利益。而在中國眼中,當中美髮生衝突的時候,在必要情況下歐洲這個夥伴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桑德施奈德認為,中國一直在外交上相當克制低調,而且這也符合其利益。但近年來能在中國外交發展過程中看到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如果一個國家能連續幾十年實現經濟如此迅猛的發展,並取得像中國這樣的成功,那麼這種經濟上的成就遲早會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甚至是軍事實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全球性的利益所在。

  桑德施奈德最後指出,中國會變得越來越主動,它會關心很多國際議題,以服務於自己的利益。人們必須慢慢地適應一個在國際事務中逐步發揮主動作用的中國。邀請中國承擔更多國際義務的同時,也要明白,即使中國履行國際義務,也並非一定要以遵循歐洲或者美國利益的方式,而是會遵循自己國家的利益。

  英國驚呼:世界已經根本惹不起中國

  英國《衛報》:中國是一個把政權和軍權融為一體的國家,故中國人民從來都不用擔心中國內部爆發軍事政變,中國在中共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下,終 於在經濟實力十分弱的情況下把中國的國防事業搞了上去,中國人民曾有「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和大炮」的神奇傳說,中國也曾有用「算盤子製造出兩彈一星」的神話。

  在西方世界里,中華民族是一個非理性的民族,同時也是世界最優秀的民族,但那已成為過去,那已編進史書,面對新的世界軍事格局,中國又將如何,面對一些以 美國為首的無賴國家對中國的敵對,中國又將何去何從呢,唯一的出路就是搞經濟,抓國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