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zjd7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由王陽明的「山中花」,談毛澤東"實事求是"理論的缺陷

[複製鏈接]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21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2-10-25 09:27 | 只看該作者
arznith 發表於 2012-10-25 08:45
咦,問題搞大啦

量子力學,這個玩意忽悠人的,簡單說下量子力學的基礎之一「測不準原理」——之 ...

所以要跟佛學結合起來才有玩頭。老七現在不懂這個道理,慢慢會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22
司馬遷 發表於 2012-10-25 10:10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01:41
不好意思,的確沒新意,因為我還在學習,自己國家的文化都一輩子研究不完還折騰什麼「新意」?同時希望你 ...

和諧說得有道理。建議你去學點量子力學,可以作為你篤信的那個教義的補充。本人無意貶低佛教,也不會一味推崇辯證唯物主義。端看站在什麼角度來看問題。
你信奉的教義,無法幫毛澤東取得天下,也無法幫鄧小平發達致富,這是毫無疑問的;同樣,毛信奉的唯物主義,在改造人類的靈魂,提高人類的道德方面似乎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他晚年比較重精神、輕物質的原因。鄧小平就不說他了,只講黑毛白貓,根本沒有精神方面的建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主題

634

帖子

28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11
23
arznith 發表於 2012-10-25 10:44 | 只看該作者
希夷微 發表於 2012-10-25 08:58
也有人說老子的「道」與現代物理的「測不準定律」有相似之處。忠叔對俺本土道家、教有何高見?在下洗耳恭 ...

「道」,唉,這個混合複合糾纏的難題,不想去動,掰開這東西,有些費力不討好(這比量子力學還麻煩得多——數和數的演演算法的關係,動用拓撲學,弦論,離散演演算法等等)。

而且我有私心,這必須承認,老子莊子的道德雄文,太美了,不忍心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

主題

634

帖子

281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11
24
arznith 發表於 2012-10-25 11:04 | 只看該作者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2-10-25 09:27
所以要跟佛學結合起來才有玩頭。老七現在不懂這個道理,慢慢會懂。

有屁個玩頭。



這時代了,玩的已經不一樣了哦,宗教哲學科學,估計都快有人可以統一了,玩信息陷阱這東西,小心困不住別人,倒自己先陷進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5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2: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1:02 編輯
arznith 發表於 2012-10-24 17:21
霍金是個大忽悠——連動用時空碎片,都達不到統一,要達到統一,必須推到「空」表達層級(這個不是「有表 ...


作為小乘佛教經典的巴利文大藏和雜阿舍講的嚴肅,但是老兄的解釋就太不嚴肅拉。十二緣起,四聖諦雖說是佛教基本理論,但是搞明白的人不多。如隨便問幾個問題,什麼叫無明,什麼叫行,什麼叫識,什麼叫色,什麼叫名色,為何要分六根、六塵、六識、五蘊、十八界?無明如何緣出行的,行怎麼緣出識的,。。。觸如何緣出"受"來的?無明哪裡來的?等等,以下一個公案供啟發:

有一天,百丈禪師上堂講經說法,
下座後,大家都已散去,獨留一位老人不肯離去。

百丈禪師便問他是誰,想要做什麼。
他說:「實不相瞞,我不是人。在以前迦葉佛時代,本在此山修行,因為有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因為這句話,便做了五百年的野狐精,沒法脫身,請和尚慈悲為我開示,讓我解脫狐狸身之苦。」
百丈禪師說:「你把學人問你的問題,現在重新再問我一次。」
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禪師禮拜叩謝說道:
「今承蒙和尚開示,令我超脫狐身。我就住在後山巖下,祈請和尚慈悲,以出家眾的禮儀,幫我埋葬。」

第二天,
百丈禪師帶領大眾,在後山石巖下,找到一頭死狐,
便用亡僧的禮儀將牠火葬。


具體的道理請參見阿比達摩俱舍論、廣五蘊論、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等著作。緣起法甚深,其中藏傳佛教分成還有業因緣起、相依緣起、相對緣起、相礙緣起在內的四重緣起。漢傳大乘佛教分成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在內的四重緣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26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2:57 | 只看該作者
大致拜讀了一下,先2點淺見:

1、毛對「認識論」的哲學闡述在他的「實踐論」里,建議再讀一下,記得文中也提及「認識」中的精神作用

2、「但實際上,我們認為客觀的只是被「知性」感知到的屬性,不是「花」的本體存在,是一種主(人)客(花)作用后的結果。」說的是「認識」,並不是唯物論的「客觀存在」。按顏色作為例子,該花反射光線的特性是一個客觀存在,並不以感知的人是否色盲而改變,也不以是否有人去看它而改變,「一時明白」的是看的人,而不是花的顏色的本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7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3: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2:29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0:57
大致拜讀了一下,先2點淺見:

1、毛對「認識論」的哲學闡述在他的「實踐論」里,建議再讀一下,記得文中也 ...


文中已有提到,唯物唯心並不是否認物質或者精神,而是存在一個誰創造誰的問題。如果以辨證法分析唯物論自身的話就會產生矛盾。請問毛在實踐論中如何表述理論和實踐的關係?

如將花反射光作為"花的客觀存在",請問夜晚沒有光線時花還在嗎?這個例子中並沒有排除"花"的本體存在,只是說明了一點,物質世界只有在人的覺識加入的情況下才存在意義。而人只是通過六感去感知物質世界的信號,再加上自我意識的處理產生認識,所以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感覺出來的世界也是不同的。本體(真實的客觀)不是人的六感所能覺知的。如果忽略了人內心(內)與外部世界(外)之間的矛盾統一,相依,相礙等關係,而純粹在外--外、內--內里尋求辨證統一都是片面的。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以修心為主,從這個層面上提出,心就是理,心就是道,心就是天,這中間不是誰創造誰的關係,而是兩者的統一和聯繫,兩者的互動。

這也就是從本質上解釋了幾個基本的問題,為什麼要做好人,為什麼不能損人利己,為什麼要講道德,為什麼要講良心等,不是為了說教,形式主義,而是本該如此,完善自我才能和世界(物質世界)相融合,才有個體存在的價值,個體的存在這時候才有完整性,這種狀態才是物質和精神的圓融形式,才能被稱為"人"。

而單純的唯物論是無法從根本上回答上述問題的,最後基本淪為說教,一些人自然會想到,"為他人服務"我會有何好處?做好人壞人有什麼關係?不犯法不就行了。人死如燈滅,還不如趁活著盡量吃喝玩樂。成功者的衡量標準也從德行的多少退化成物質上財富的獲取多少,等等功利的消極思維油然而生,相互惡性攀比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久之,社會的淪喪是必然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28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4: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長白山 於 2012-10-25 14:32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3:05
文中已有提到,唯物唯心並不是否認物質或者精神,而是存在一個誰創造誰的問題。如果以辨證法分析唯物論自 ...


毛在實踐論中如何表述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是需要你自己去認知的,我的認知無法代替你。但有一點,既然他用」實踐論「來論述」認知「,應該是在」唯物「的基礎上強調了」精神「的主觀能動作用。如果說毛在後期的錯誤比較明顯嚴重的話,在哲學上可能就是過於誇大了精神。

反射光的特性只是花的客觀存在的一個側面,因此「夜晚沒有光線時花還在嗎」是個偽命題,應該探討「夜晚沒有光線時花的顏色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沒有光線時花反射光線的特性不變,但既然沒有光線,就不存在「反射」,因此人眼無法看見其顏色,但還是可能通過其他途徑去感知花的存在,比如味覺,比如觸覺,但即使這些途徑都不存在,花還是在那裡,這應該是唯物論的說法。

你提及的「意義」,應該不屬於「唯物唯心」的範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9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4: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3:17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2:31
毛在實踐論中如何表述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是需要你自己去認知的,我的認知無法代替你。但有一點,既然他用」 ...


如果我把這"花"一把火燒了,請問這個"反射光的特性"也就是被你所定義的"客觀存在"去哪裡了?這個"固有的特性本身"到哪裡去了?如果不被六感所感知,固有永有,請問事物存在的第一因何在?

毛強調的精神和我表述的"覺性"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他相對看中的是作為物質存在的"人"的所謂能動性,一定程度上只能說明要做什麼,無法從根本上說明為什麼這麼做。如: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的辦法是變革梨子,去吃一口。但請問,為什麼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好奇心?口渴?嘴饞?同理,要知道一顆原子彈能炸死多少人是不是也需要實踐一下?對父母不孝會怎麼樣,是不是也需要實踐一下?不愛國,做漢奸會怎麼樣是不是也需要實踐一下?實踐、認識的原動力何在?什麼需要實踐,什麼不必實踐的尺度何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致良知",每一念即是"知"也是"行",以"良知"心加以規範。"致良知"就如時時,每念,每行都在給本心(如明鏡)除塵去垢,以達自明,明他的目的,將本心(精神世界)同外部物質世界建立聯繫,心有多大則世界亦有多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0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5: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長白山 於 2012-10-25 15:28 編輯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4:35
如果我把這"花"一把火燒了,請問這個"反射光的特性"也就是被你所定義的"客觀存在"去哪裡了?這個" ...


"客觀存在"是相對於「主觀認識」而言的,如果「花」從此絕種,那麼「人」就不再能有對其顏色的認知,唯物論的經典。

說毛對精神的認識只是作為物質存在的"人"的所謂能動性只是一種誤解。有關梨子的問題,他說的很明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去吃一口」,這是對「唯物論」的通俗解釋,是相對「不去吃一口就能知道梨子滋味」的唯心論而言的,至於為什麼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那也不屬於「唯物唯心」的範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1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3:34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3:13
"客觀存在"是相對於「主觀認識」而言的,如果「花」從此絕種,那麼「人」就不再能有對其顏色的認知,唯 ...


我要說明的正是"客觀存在"無法脫離"主觀認識","主觀認識"也不能脫離"客觀存在",世界的構成即是物質也是精神,兩者非一非異。另外,我所討論的本就不僅僅局限在西方經典唯心、唯物論範疇,而是認為這兩種西方的理論都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中國自身幾千年傳承的文化卻是在這兩者上的圓融統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2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5:34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28
我要說明的正是"客觀存在"無法脫離"主觀認識"。另外,我所討論的本就不僅僅局限在西方經典唯心、唯物 ...


應該說"主觀認識"無法擺脫"客觀存在",畢竟宇宙先於生物而存在,再離奇的「幻想」也有其現實的基礎。雖然「客觀存在」的被「認知」的確必須要有「主觀認識」,但「客觀」並不因為需要「被認知」而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3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3:54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3:34
應該說"主觀認識"無法擺脫"客觀存在",畢竟宇宙先於人類而存在,再離奇的「幻想」也有其現實的基礎。 ...


精神不等於人類,當然也非外星人這種荒誕之說,我的意思在於宇宙、世界的構成本身(本體)即是物質也是精神,即非物質也非精神,兩者非一非異。時間、空間、大小等都是比較而得的相對概念,所以佛家才有云:一顆水滴里亦有千萬億個大千世界。楞嚴經才說道: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量虛空,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4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5:52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41
精神不等於人類,當然也非外星人這種荒誕之說,我的意思在於宇宙、世界的構成本身(本體)即是物質也是精 ...

那就更懸了

對人類而言,那類」精神「也只是不依賴我們的」主觀」而「客觀「地存在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5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4 23:59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3:52
那就更懸了

對人類而言,那類」精神「也只是不依賴我們的」主觀」而「客觀「地存在著。 ...


沒有事物是你說言絕對"客觀存在",只是各種條件、因素組合的暫時現象,一種假合。各種條件和合即是假名"存在",各種條件變異即是假名"變化",各種條件解體即是假名"消亡",本無實體存在。

如真有實體"客觀存在"自然能:自有、固有、永有。但這是不可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6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5:58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54
沒有事物是你說言絕對"客觀存在",只是各種條件、因素組合的暫時現象,一種假合。各種條件和合即是假名 ...

還是再看機會把「唯物唯心」的討論轉化為對佛教教義哲學層面的討論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7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6: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5 00:43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4 23:58
還是再看機會把「唯物唯心」的討論轉化為對佛教教義哲學層面的討論吧。 ...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義理也是非常深奧,可惜現在淪為說教有違本意了,儒釋道三教本就是殊途同歸的學問阿。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阿。我此文所講的不就是中國自有的"儒釋道"文化和西方"唯物唯心"的比較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8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6:03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5:54
沒有事物是你說言絕對"客觀存在",只是各種條件、因素組合的暫時現象,一種假合。各種條件和合即是假名 ...

從「唯物唯心」的角度應該糾正的是,說「客觀存在」並不意味著其一成不變,「客觀存在」本體的組成、演變和消亡也包括在「客觀存在」之內,是不以「主觀」的意志為轉移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9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6: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2-10-25 00:13 編輯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00:03
從「唯物唯心」的角度應該糾正的是,說「客觀存在」並不意味著其一成不變,「客觀存在」本體的組成、演變 ...


變得是各類條件、因素所產生的假合現象,而非事物本體,本體"空性",所以任何事物都有變化,人或物才有"成、住、壞、滅"、"生老病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不需執著於"客觀存在",那不過是霧中花,水中月。老子道德經中也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挺地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只有"空性"才能起用,你所言"客觀存在"只是作用、現象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40
長白山 發表於 2012-10-25 16:13 | 只看該作者
zjd713 發表於 2012-10-25 16:07
變得是各類條件、因素所產生的假合現象,而非事物本體,本體"空性",所以任何事物都有變化,人或物才有 ...

也不需執著於"主觀能動"了,這基本上是佛教的教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