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Servant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面對死亡》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61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9-5-1 23:26 | 只看該作者
  更難的決定

  我們無須為露芙的母親作出困難的決定,是否要維持或拖延她的性命。她並不依賴維持生命的系統,只是需要完全和滿有愛心的照料。我們毫無疑問,深信這是她所喜歡的。

  我們有一密友,她需要為她的丈夫作出抉擇,是否要用機器來拖延他的壽命。幸運地,他們在極其需要的時刻之前,已討論過那可能性。

  伊迪薛弗(Edith Schaeffer)是我故友弗朗西斯(Francis Schaeffer)的遺孀。她在丈夫患癌症時,被叫到她丈夫的病房。六位醫生告訴她,弗朗西斯已沒有希望了。他們問她是否想把他放在深切治療病房,靠機器來維持生命。一位代表他們發言的醫生說:「一個病人在靠機器維生后,我永不會把開關拉掉的。我需要知道你的看法是什麼?」

  伊迪知道她跟弗朗西斯多年講到生命的寶貴。如果有些話要說,有些事情要做,增加幾分鐘的壽命會產生大大不同的結果。她說:「拖延死期並沒有多大意義,生死二者有界限,但不是絕對的一二三過程。決定是因人而異的,需要有很大的智慧。」

  伊迪選擇把丈夫帶回家。她說:「我相信當我的丈夫離開他的軀殼后,他會與主同在。我不想他在與主同在前離開我!因此我敢肯定,他渴望到那所他叫我購買的房屋居住,直至他離世為止。」

  醫生同意她的做法,並說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們那樣。弗朗西斯回家后,伊迪在床邊擺滿他喜歡的東西。在他的房間,音樂輕揚。她說:「我一張接一張地播放他所喜歡的唱片,如:貝多芬、巴哈、舒伯特,韓德爾。十天之後,在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韓德爾的《彌賽亞曲》仍飄蕩在空中時,弗朗西斯吸了他的最後一口氣。」


  一個毫不掩飾的死亡

  我記得一個人,他對死得有尊嚴加上了新的詮釋。韓福瑞(Hubert Humphrey)是詹森當總統時的副總統,他自當選為參議員后,備受尊崇,開始他的政治生涯。其後,他是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卻沒有被選上。成為美國人的典範后,他在死前數月內,說出了不少令人肅然起敬的話。

  你還記得多年前癌症常是可免則免的話題嗎?或者韓福瑞勝人一籌之處,是他把這個可怕的題目暴露在日光之下。在一九七七年,他的醫生公開宣布這個診斷,我們知道這是經過他批准的。他有一個不能動手術割除的腫瘤,而且病情是無法救治的了。史埃德曼(Edwin Shneidman),這位在論死亡和垂死方面首屈一指的作家和教師寫下:「自此以後,世人如果不是像對待麻風病人、和被社會遺棄者一樣孤立韓福瑞(因為社會人士對無可救藥之癌症病者避之則吉),就是因為他的為人和他的端莊自持,毫不掩飾地接納他的本相。」[注二]

  民眾接納韓福瑞,看見他以開誠公布和幽默的態度面對死亡。「公開宣布因癌症而死亡之消息的韓福瑞,能夠成為「合宜死亡」的例子。他的公開宣布患上癌症,他的健康狀況,和他的死亡,可能會刺激我們之中大部分人,思想自己的死亡過程。」[注三]

  韓福瑞在參議員議會中的一席話,生動地把一個有尊嚴,有風度的死亡表露無遺。他說:「最大的治療是友誼和慈愛,這在全國各地我都能感受到。醫生、化學藥品、輻射、藥丸、護士、治療師,全都非常有幫助。但如果你對自己、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沒有信心;對神的供應沒有信心;也缺乏朋友和他們的愛心與慷慨,那就再也沒有醫治了。」 [注四]

  他知道他不能得到痊癒,但他表達了什麼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友情、仁愛和對神的信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