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haozichao200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對民主的一點看法 (嘟嘟、居士請進)

[複製鏈接]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61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3-21 08:41 | 只看該作者
確實是好文章。瑞典的發展模式與典型的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模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是文化、歷史造就了社民黨這種「全民平等」這種政治理念嗎?一個政黨能持續執政30年之久,為什麼沒有形成一黨專政,為什麼沒有形成特權階層?值得思考。如果當年的「布拉格之春」能繼續下去可能又有一個新的參考了,可惜。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62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1 10: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ozichao2002 於 2008-3-20 17:41 發表
確實是好文章。瑞典的發展模式與典型的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模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是文化、歷史造就了社民黨這種「全民平等」這種政治理念嗎?一個政黨能持續執政30年之久,為什麼沒有形成一黨專政,為什麼沒有形成 ...


基本認同先生的觀點。其實所有的民主國家都具有資、社的成分。瑞典和西歐各國以及加拿大都相對比美國的社的成分多一些。被美國共產黨鼎力支持的民主黨的政治主張就比較接近瑞典社民黨,也已經做出了很多添加社會主義成分的業績。比如社會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社會均富調節作用的稅收制度和反壟斷法案等都是明證。

居士認為,「為什麼沒有形成一黨專政」的原因是政治制度。社民黨可持續執政42年之久,是由於它不斷提出和兌現符合多數民意的政策方針的結果。如果以一黨理想政見強加於民眾之上,甚至進而實行專政,必然會失去民意支持。其結果要麼是走向集權專制,要麼是被民意拋棄。政治民主才是一個社會得以長治久安的社會制度。

願聽先生高見。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20 19:2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63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3-21 20:12 | 只看該作者

高鋒:從黨綱修改看瑞典社民黨的理論創新與政策調整

自1889年成立到1932年的40多年間,社民黨由抄襲德國社民黨人的綱領到開始自主地進行理論創新,經歷了從幼年到青年時代的發展。期間瑞典工人運動迅速發展,社民黨也曾經單獨執政,但總體上尚未找到符合瑞典實際的發展道路。

與許多西歐國家相比,資本主義經濟在瑞典發展較晚。但自1860年其工業化起步到1914年大體完成的半個多世紀里,它帶來的沉重苦難使1/4的(120多萬)瑞典人逃亡海外。馬克思主義由此在瑞典迅速傳播。1889年社民黨成立,但由於種種原因,當時沒有討論黨的綱領問題。

其第一份黨綱是在1897年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這份黨綱莊嚴宣告:「社會民主黨不同於任何其它政黨,其目標是全面地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組織並實現工人階級的社會解放」。綱領指出,「當今文明的種種弊端的主要原因在於私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要求「實現工人階級的政治組織,控制社會公共權力,然後把所有生產工具――運輸工具、森林、礦山、車間、機器、工廠和土地等全部改造為社會財產」。這份黨綱,不僅觀點上而且語言上基本上照抄了著名的德國社民黨愛爾福特綱領。而愛爾福特綱領是一份公認的馬克思主義綱領。

在社民黨領導下,瑞典工人運動迅速發展。1898年,瑞典總工會成立。1902年,12萬工人走上首都街頭要求選舉權。1905年2月,該黨召開第六次黨代會時對1897年黨綱進行了首次調整。大會對黨的基本綱領沒有做改動,但在政治綱領中突出了公民與工會權利,還針對工業化帶來的大批農民破產問題首次提出了保護小農利益的問題。1911年,該黨再次修改黨綱,對農民問題給與了更多關注。大會指出:「在瑞典的農業人口中,小農戶、佃戶和農業工人佔有不可比擬的絕大多數。對小農戶來說,土地不是佔用他人勞動果實的工具,而僅僅是他們與其家人賴以生存的必需品。他們像工薪工人一樣也屬於被剝削的人民大眾。」代表大會據此進行調整,把黨的宗旨從「實現工人階級的社會解放」改為「實現被壓迫階級的社會解放」。把黨的任務是「實現工人階級的政治組織,控制社會公共權力」這句話中的「工人階級」改為「受資本主義剝削的工人階級和各社會其它群體」。

在成立22年之後,社民黨開始把馬克思主義與瑞典情況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民問題。較早地認識農民問題並正確地將農民劃歸為工人階級同盟軍是瑞典社民黨青年時期的一大理論創舉。這為其1932年通過與農民協會聯合開始長期執政奠定了理論基礎。

社民黨在領導勞動人民爭取政治民主和經濟權利的鬥爭中不斷發展。1914年該黨躍居議會第一大黨。1917年大選獲勝,與自由黨聯合組成政府。1918年兩黨在議會提出並通過了普選權法案和8小時工作製法案。隨著前一法案的實施,數以百萬計的勞動人民開始行使其政治權利,從而改變了瑞典政黨間的力量對比。

就在這時,社民黨內圍繞著是否與自由黨合作,是走議會道路還是進行武裝革命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爭論。1917年5月,一批黨員分裂出去,成立了社會主義左翼黨。同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在這種動蕩不安的形勢下,1920年社民黨召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討論並修改了黨綱。這個綱領堅持了前三份黨綱的基本立場,但在用詞上更加激進。在黨的宗旨部分,新黨綱宣稱,「社會民主黨不同於其他政黨,其目的是要完全地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組織並實現被剝削階級的社會解放」。這裡黨綱把1911年「實現被壓迫階級的解放」換成了「被剝削階級」。黨綱對此闡述說,統治著現代社會的資本主義剝削,使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已經擴大為囊括整個社會的被剝削者與資本主義剝削者之間的矛盾。黨綱在堅持社會主義目標的同時還首次提出了奪取政治權力的任務。

黨代會後不久,社民黨與自由黨聯合政府破裂,社民黨第一次得到機會單獨上台執政。但社民黨在20年代組織的三屆政府在議會中地位都沒有佔多數。面對遍布全國的失業、疾病、飢餓和社會不公,社民黨連對失業保險做些小調整都做不到,更不可能「取消私人資本主義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1926年,資產階級政黨控制下的議會強行通過決議,要求由失業工人頂替罷工者的工作,使社民黨政府被迫辭職。隨後,1929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瑞典,僅工會會員失業率就達30%。執政的自由黨政府不但不設法減輕群眾痛苦,反而借口供求關係,採取緊縮政府開支,壓低職工工資的政策,使勞動人民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嚴酷的形勢呼喚著社民黨的政策創新。在1932年春召開的黨代會上,社民黨經濟學家恩·維格佛斯(ErnstWiggforss)指出,當前危機的關鍵是社會購買力貧乏,而不是工資過高。他認為只有動用國家資金,抵消購買力下降,才能緩和危機。但黨內左派代表們卻認為,任何改良措施都只會延長現行制度的生命,因而毫無意義。他們主張立即遵照1931年社會黨國際的指示,將生產資料國有化作為黨的「中心任務」。經過激烈辯論,黨代會以157票對149票的多數否定了左派要求,而把政策重點轉到維格佛斯(ErnstWigforss)等人提出的依靠國家借貸、開辦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並刺激經濟回升的「反危機綱領」上。

這一綱領創新使正在苦難中掙扎的廣大民眾看到了一線光明。1932年秋,社民黨大選獲勝后,立即與農民協會談判,並以對農產品進行補貼的許諾換取了它的支持,從而在議會穩定多數的支持下開始了瑞典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變革。

這樣瑞典社民黨就進入了其歷史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社民黨連續執政44年並領導人民建設福利社會的時期。期間該黨三次修改黨綱,提出了社會主義改革指導方針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思路。

社民黨於1944年召開代表大會討論工人運動的戰後綱領。這時社民黨已經連續執政12年,對什麼是資本主義有了新的認識。這些認識在其新黨綱中也有所體現:「資本主義社會的決定性特點不是個人佔有財產,而是所有權和對社會絕大多數物質生產工具的決定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絕大多數人被排斥在對這種所有權的參與之外」。這個「不是」和「而是」非常重要。這就決定了社民黨「在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組織,以便使生產的決策權掌握在全體人民手中,使大多數人從對少數資本家的依賴下解放出來,」的同時,進行了重大理論調整:「社會民主黨人主張把工人與財產重新結合在一起。它將通過不同的道路,時時刻刻目標明確地使勞動者參與其生活所依賴的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在有條件搞小企業活動的地方,可以以私人所有的形式實現這一結合。但在大規模企業技術條件下,必須創造集體形式來實現工人對財產的參與。」

總結上述調整后新黨綱提出:「社會對生產力的影響,勞動人民對財產的參與,計劃性生產,公民間的平等是社民黨奮鬥的指導性原則。它們也是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的指導方針。」這個方針既沒有講國有化,也沒講資本主義剝削或者壓迫,但卻為其逐步減少剝削壓迫指出了方向。這是社民黨根據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做出的重大決策,也是該黨從「國有化」方針走向功能社會主義道路的正式宣示。        

社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改善勞動人民生活作為黨的宗旨。在其第一份黨綱中就主張「社會有義務對其成員在患病、事故和年老時給予人道主義的照顧。」1920年其黨綱又提出實行免費教育、養老金、事故保險、醫療保險、婦嬰保險和失業保險,對殘疾人、孤兒、寡婦給予撫恤等主張。但這些要求直到1932年社民黨獲得了進行國家干預的權力之後才開始逐步實現。1934年社民黨在經濟剛剛好轉情況下就通過立法資助工會建立失業基金,之後又通過了人民養老金法案,實行產婦補貼、兒童補貼和建房貸款制度等,使大多數社會弱者的經濟條件開始有所改善。1938年瑞典開始實行帶薪休假兩周制度。

20世紀中期瑞典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社民黨在支持工會通過談判提高職工工資和改善勞動條件的同時,通過國家立法和稅收建立了一整社會福利制度,使瑞典人生老病死都得到了保障。這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1960年社民黨召開第21次代表大會。大會重申了1944年黨綱宗旨,但在其前邊加上了「社會民主主義旨在使民主貫穿於整個社會秩序和人際關係,以便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過上富裕而有意義的生活」,從而把民主作為其實現理想社會的基礎原則,而其最終目的則是使民眾過上「富裕而有意義的生活」,這可謂是其修改黨綱中的畫龍點睛之舉。

社民黨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價值觀來自法國革命。出於男女平等的考慮,人們後來把博愛改成了團結。因此,從一開始它們就不是資產階級的東西

社會民主黨的自由觀主要取決於這一認知:不同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人們在社會上的自由程度的不同。在資本家利益完全支配著工作條件的地方,勞動人民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利益,結果造成對勞動力的殘酷壓榨,疾病和工傷變成明顯的後果,還有隨之而來的大量社會問題。因此,對社民黨人來說自由的概念有著雙重含義:出發點是個人自由,但通向這一自由的道路是改變社會和勞動生活。僅僅為個人打開擺脫貧困和服從地位的可能性是不夠的,必須使所有人都能擺脫貧困和受壓迫地位,才能使每個人獲得自由。
平等要求在社民黨內佔有中心地位,因為社民黨是由為不平等和隨之而來的不自由付出過代價的民眾抬上來的。因此社民黨堅持反對資產階級,堅持為消除階級差別而奮鬥。但社民黨所反對的僅僅是資產階級對其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壓迫及其對自然界的掠奪,社民黨並不主張打倒或者消滅資產階級。因為在社民黨看來,只有實現各生產要素力量之間的平衡才可能真正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平等的核心在於:人人作為個人有著同等價值,有著成長並發展的同等權利。這裡的「人人」自然包括社會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的所有人。

對團結的要求、相互支持以及共同的目標既關係到爭取變革的鬥爭本身,也涉及對未來社會的看法。人們在鬥爭中要團結一致,並公平地、平等地分享鬥爭的果實。爭取新社會的鬥爭目的是共同改善生活,人人得到福利和大家都有機會影響社會,這既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也是其福利制度建設的思想靈魂。依靠工人階級,團結和爭取中產階級和絕大多數工薪者的支持是社民黨的基本方針。

社民黨認為自由、平等和團結這三個價值也可以用「民主」這一個詞來概括,因為真正的民主既以自由、平等和團結為前提,同時又可創造自由、平等和團結。因此,社民黨自由、平等和團結與資產階級那一套完全是兩碼事。它們是瑞典社民黨的價值觀,也是瑞典福利社會的思想基礎與靈魂。

石油危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大改變了瑞典的經濟環境。但社民黨當時卻沒有真正認識到這個變化。在新形勢下它繼續推行凱恩斯主義,使瑞典生產停滯、消費膨脹的經濟危機日趨嚴重,致使1976年社民黨大選失敗並在連續執政44年後下野。社民黨發展由此進入了第三階段。期間社民黨兩次下野,兩次修改黨綱。該黨重新界定了黨的性質,明確了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關係,確定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從而為其進行減少國家干預、開放國內資本市場、改革國有企業、降低稅收和改革社會福利等市場取向的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1990年,社民黨在新修改的黨綱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其一,國有化不是關鍵。新黨綱總結歷史經驗說,過去社會主義者都認為,要改變生產秩序只有取消生產資料私有制。這個觀點來自工人運動青年時期和當時的社會條件。但隨著普選權和政治民主的實現,條件發生了變化,政治權力不再源於財產的佔有,而源於公民權。社民黨可以利用贏得的政治權力,使越來越多的對社會發展的實際決策權,從私人資本手中轉移到民眾手裡。而世界上一些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權被轉移到國家手裡的經驗也表明,所有權的變更並不能保證實現社會主義的自由、平等和團結的目標。因此社民黨主張改變對生產和對生產成果分配的決定權而不是對生產資料的形式上的所有權,讓這個決定權以多種不同的途徑來實現。這樣做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更符合所提出的目標,並可為實現民主社會創造必要的條件。

其二,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都是手段。黨綱指出,在辯論中人們經常把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對立,然而這種對立是以一種簡單化為基礎的。無論是一個純粹的計劃經濟還是一個純粹的市場經濟都不能獨自實現人們對經濟生活提出的所有要求。因此,對社民黨人來說,搞社會(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是個方法問題,這兩個方法並非互不相容。相反,它們相輔相成。

其三,基本保障不能由市場決定。黨綱指出,市場經濟意味著價格機制佔主導地位,然而某些對社會福利具有根本意義的權益不能由價格機制進行分配。任何人不能因為經濟原因放棄他所需要的醫療,或者放棄他有權利獲得的教育,也不能讓醫療、護理和教育僅適應於購買力最強的群體的需要,以此損害弱勢群體的利益。醫療、護理和教育應該以同等條件服務於所有人。

其四,可持續發展。新黨綱十分重視環境問題,指出環境污染的惡化正在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從長遠觀點看,環境問題不能通過事後修補來解決,任何僱主都不能通過交錢而擺脫責任。惡劣的環境也絕不可能從工資或者其它福利中得到補償。

近20年多來,瑞典社民黨在這些理論指導下,先後取消了國家對信貸和外匯市場的控制,取消了對瑞典人到國外投資和外國人在瑞典投資的限制;放棄了國有企業對就業負有特殊責任的要求,強調國企的主要目標是為國家贏利。把包括八大國家企、事業管理局在內的國有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后推向市場;把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由原來的70%至80%降到不超過50%,使絕大多數職工(年收入約合3萬美元)僅交30%的地方所得稅和象徵性的200克朗的國家所得稅,而收入高過此限的人再在其超出部分上增交20%的國家所得稅;積極參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與歐共體共建歐洲單一市場的合作,1995年正式加入歐盟;政府徹底解除了對民航、鐵路、電信、郵電和電力等領域的國家控制,並資助地方政府在其主管領域內引入競爭機制。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對其社會保險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先後將保險補償度由90%降到75%(目前調回到80%)。生病第一天和失業第一周沒有補貼。對不接受所推薦之適當工作或自己辭職者,保險部門須扣發其部分失業保險金。政府還提高了住院費、掛號費和藥費等,但同時又規定醫藥費總開支一年內超過270美元后全部免費,以照顧弱者。同時社民黨還把所得稅邊際稅率提高到55%,要求高收入者對經濟調整做出更大貢獻。在其平等和團結政策的幫助下,社民黨取得了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和諒解,瑞典最終在福利制度基本得到保存情況下恢復了經濟活力。2006年瑞典在國際競爭能力排名榜上名列第三,超過了美國。期間20%的最高收入者承擔了調整費用的43%,而20%的最低收入者承擔了費用之11%。勞動人民收入有所提高,瑞典社會差距有所拉大,其基尼係數由1991年的0.228上升到2006年的0.246。但瑞典仍然是國際社會中收入差距比較小的國家之一。

2001年11月,社民黨召開了第34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的新黨綱承認,瑞典仍然是一個階級社會,階級差別近十年來又重新拉大。但是這種權力向資方利益的傾斜「並非是不可避免或者不可改變的」。新黨綱強調,經濟的全球化要求工人運動的鬥爭必須全球化,要聯合世界各國進步力量,建立新的政治聯盟,把全球化變成促進民主、福利和社會公平的工具,引導社會向前發展。這份新黨綱還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是反對原教旨主義。新黨綱進一步批判了蘇聯模式,指出「計劃經濟國家的發展不能僅僅歸咎於錯誤的領導人或錯誤的組織問題。它是共產主義的原教旨主義思想的產物」,強調「社會民主主義反對來自左的或者右的經濟上的原教旨主義,反對把在整個經濟中實行單一的所有制形式作為建立一個良好社會的前提條件」。

二是堅持反對資本主義。黨綱指出,「應該把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加以區別。市場經濟是一個配置體系,貨物與服務在這裡以貨幣為價值媒介改換主人。而資本主義是一種權力制度,以資本的增值高於一切作為準則。」在其1990年提出計劃與市場經濟都是方法問題之後,新黨綱又明確指出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強調「在資本與勞動的衝突中,社會民主黨始終代表勞方的利益。社民黨現在是、而且永遠是反對資本主義的政黨,始終是資方統治經濟和社會要求的對手。」

三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黨綱指出,瑞典工人運動的「意識形態是其分析社會發展的一個工具,其基礎是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面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和蘇聯東歐的變化,社民黨的這一自身定位受到了總工會和工人群眾的歡迎。

我覺得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一是我們可以看到瑞典社民黨的務實態度。自1897年提出第一份黨綱到現在的110多年裡瑞典社民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但並不苛守馬克思的書本詞句,而是與時俱進,不斷進行理論調整與創新。社民黨九份黨綱忠實地記錄了該黨理論發展過程,反映了該黨把馬克思主義瑞典化的追求與實踐,指導了其瑞典式的和諧社會——福利社會的建設,同時也總結了社民黨建黨治國的經驗。

二是瑞典民主社會主義模式是根據瑞典國情創造出來的,它是不是符合我們所說的科學社會主義對瑞典本身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模式在實踐上給瑞典人民帶來了豐厚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

三是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選擇。這一點在十七大報告和我們黨的黨章中都有鮮明的體現。因此,我們不可能照搬瑞典發展模式,而只能研究並借鑒其某些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的經驗和做法。
-----------------------------------------------------------------
水平有限,找到一篇很好的資料。瑞典的社會發展、對自由民主解釋讓人心動。

[ 本帖最後由 haozichao2002 於 2008-3-21 20:25 編輯 ]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64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3-21 21: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ling 於 2008-3-21 03:24 發表
尊敬的西方( )電視台,
我們是新一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懷著美好的理想來到西方世界,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也學習西方的民主和法治制度,同時希望促進中國和西方各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我 ...


說得好,但是要用英語。美國媒體街頭採訪國內,結果翻譯成英語就把所說話內容改換了。
比如說「燒店鋪太過分了,「美國人就把它翻譯成漢語說成是「可以解決的「,原話意思是政府要採取措施制止(暴亂),翻譯后就變成了政府要採取措施(給西藏說話權)。要警惕他們對掌握的信息任意的篡改和曲解,對所掌握信息歪曲詮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65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2 03: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ozichao2002 於 2008-3-21 05:12 發表
自1889年成立到1932年的40多年間,社民黨由抄襲德國社民黨人的綱領到開始自主地進行理論創新,經歷了從幼年到青年時代的發展。期間瑞典工人運動迅速發展,社民黨也曾經單獨執政,但總體上尚未找到符合瑞典實際的 ...


文章寫得全面、精闢,應該新開一貼專門討論。

還是應該將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分別對待。資本主義不能等同資產階級專政,而瑞典的社會主義也不是無產階級專政。如果以這樣的觀點再看本篇,有些描述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了。

建議將本題新開置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66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3-22 05:31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討論問題都有些「凡是」化了,瑞典的社民黨應該是很好的榜樣。如果繼續搞「掛羊頭賣狗肉的民主」(居士語),繼續「專政」下去,確實讓人擔心。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67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2 06: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ozichao2002 於 2008-3-21 14:31 發表
我們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討論問題都有些「凡是」化了,瑞典的社民黨應該是很好的榜樣。如果繼續搞「掛羊頭賣狗肉的民主」(居士語),繼續「專政」下去,確實讓人擔心。


正是。一個有生命力和作為的政黨首先應該是一個敢於說真話和聽真話的政黨。冠冕堂皇,閃爍其詞,環顧左右而言它,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來。不點破你,不見得就是聽不懂、看不透。

[ 本帖最後由 涼泉居士 於 2008-3-21 15:5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68
zhousx18 發表於 2008-3-23 00:03 | 只看該作者

談起世界各地的民主選舉,中國人笑了

轉:
楊恆均

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2008年前後也正好是世界各主要國家以及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大選年。先是巴基斯坦選舉中暗殺的槍聲打響了周邊民主選舉的第一槍;隨後澳洲「一夜變天」;接下來,彈丸之地的尼泊爾也開始民主了,緬甸那些緊握槍杆子的人也承諾使用選票,最後,連越南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也要嘗嘗民主選舉的滋味;不久前,俄羅斯舉行了毫無懸念的大選;台灣海峽,那裡的選舉戰進入白熱化程度;如果再跨遠一點,太平洋那邊,一個女人和一個黑人正在較勁,等到他們分出勝負后,還要和一位七十多歲高齡的皮膚癌患者爭奪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總統寶座……

中國人有福了,碰上幾千年來最集中的觀摩民主選舉的機會。我們可以冷眼旁觀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地的民主選舉。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自然也不會放過看熱鬧的機會,但我的眼球卻更多地是被中國主流媒體所吸引。在我看來,那些民主選戰其實都稀鬆平常,沒有什麼好看的,可是,看看大陸主流媒體上的各色言論,包括部分大陸知識分子的精彩發言,就很有點意思了。

在很多中國人眼裡,台灣的選舉就一個字:亂。說起台灣的民主,就馬上和立法院打架以及撕裂族群、台獨聯繫起來。巴基斯坦的民主就更不用說了,直接使用了暗殺,可怕得很。至於美國民主,「兩個魔鬼中選一個」,所以對候選人的支持度總是不相上下,呈現拉鋸戰,……而俄羅斯選舉,又正好相反,成了毫無懸念的「鬧劇」,是假民主,是……

於是這些天,一提到世界各國和周邊地區的民主選舉,中國人就笑了——笑得自負,笑得含蓄,笑得大國,笑得特色,笑得崛起,笑得和諧……。看看那些勞民傷財、亂七八糟的民主選舉,不正好可以證明相當大一部分國人的理論:西式民主不適符合中國國情。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搞法,也有中國特色的民主。不信?早上起來你打開報紙看看——哇噻,領導人被選舉出來了!多平和,多和諧,多大國,多特色!羨慕吧,那些生活在不穩定、不和諧的民主在制度下的公民們!

美國的民主?俄羅斯的民主?澳洲的民主?歐洲的民主?亞洲的民主?中國台灣地區的民主?——中國人笑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民主從來都是血腥的,至少對於美國民選的總統來說,不是有人統計了,美國總統被槍殺的比例比美軍士兵在二戰中的傷亡比例都高?另外,民主一開始都是打打鬧鬧的,台灣是這樣,美國和英國、澳洲也都曾經這樣過。還有,俄羅斯的高票當選也不是新鮮事,美國剛剛實行民主的時候,華盛頓總統連續兩次都是以百分之百的全票當選總統的。至於說到台灣的族群撕裂,選民被政客牽著鼻子走,兩顆子彈決定命運等等,都是民主的必然和民主政體發展的必經階段……

儘管如此,但有一個現象卻說明了一切,五十年前,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國家和地區是實行民主選舉制度的,到如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還在頑強抗拒民主選舉制度。不知道是什麼人在以前說過:民主制度是迄今世界上最不壞的制度。他說這話的時候,估計還沒有那麼自信,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實踐證明了他的話,可以更自信地說:民主制度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好的制度。

當然,對於那些長期生活在某種體制里的國民來說,特別是對於那些眼睛和耳朵都不一定被自己控制的國民來說,要想真正理解民主制度,是有些困難的。

一般來講,他們能夠聽見遙遠的他國民主選舉中的槍聲和喧嘩,卻根本聽不到自己身邊成千上萬無辜冤死的民眾的呼喊聲;他們嘲笑民主制度下的高票當選,卻不敢和自己國家的領導人高票當選做一個比較:一個是在自由投票的制度下人民真正信任領導人的反映,一個是……

他們看到太平洋彼岸美國民主選舉的鋪張浪費,看到美國民眾對候選人的挑三揀四和評頭論足,以至於他們也能夠和美國公民一樣對美國候選人的優缺點指手劃腳。但對於身邊那些不經過選舉的統治者們揮霍人民血汗,對人民看不順眼就打壓甚至逮捕、碾死的現實,他們噤若寒蟬。生活在集權國家的民眾,更難以理解美國那種耗費時日和金錢的選舉之意義。其實,那說明民主已經成為美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在冗長的選舉中遴別候選人,辯論政策,時刻用民意調整美國發展之方向。

他們看到台灣政客在立法院互相吐口水以做秀的方式吸引選民的注意力,卻看不到自己連寫一個帖子都要先找出敏感字詞以免惹惱「人民公僕」;他們看到台灣民眾的民主素質不高,卻根本想不到,自己壓根兒就沒有什麼民主素質……他們當然更不會明白,民眾的民主素質必須在民主的制度下培養和鍛煉,中國的古代皇帝以及朝鮮的金正日就算再統治一萬年,既不會給人民民主,也無法培養出有民主素質的國民……

有國人說了,我們不要那種民主,我們要搞有自己特色的,也有國人說,我們也不是完全搞自己的那一套,只是想避免最壞的出現,避免周邊國家民主政體下出現的那些不和諧因素,我們要一步到位最終實現世界各國都望塵莫及的民主。

於是,那些欺騙別人的人,和那些被別人欺騙的人就理直氣壯地狂笑道,哈——看看世界各地的民主選舉,太可怕了。看看我們剛剛舉行的選舉,——多麼平和,多麼和諧,多麼特色!

於是,世界各國的人都笑了!



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那些不想欺騙別人的人,和那些不想被別人欺騙的人,卻越來越笑不出來。

而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笑不出來的時候,他們又能夠笑多久呢?!

楊恆均 2008-3-1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391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69
王企鵝 發表於 2008-3-23 21:3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統治集團懂得民主只能把一個國家搞的混亂不堪,甚至分崩離析,他們經歷過。民主人士好好讀一下美國歷史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0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4 03: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王企鵝 於 2008-3-23 06:30 發表
美國統治集團懂得民主只能把一個國家搞的混亂不堪,甚至分崩離析,他們經歷過。民主人士好好讀一下美國歷史吧。


不懂民主的人士更應該好好讀一下美國歷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71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3-25 03: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ousx18 於 2008-3-23 00:03 發表
轉:
楊恆均

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2008年前後也正好是世界各主要國家以及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大選年。先是巴基斯坦選舉中暗殺的槍聲打響了周邊民主選舉的第一槍;隨後澳洲「一夜變天」;接下來,彈丸之地 ...


"其實,那說明民主已經成為美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在冗長的選舉中遴別候選人,辯論政策,時刻用民意調整美國發展之方向。"

對於「時刻用民意調整美國發展之方向「頗有不同看法。不是「時刻用民意調整美國發展之方向「,而是「刻意用媒體的宣傳和攻勢來左右民意的方向。「  

凡遙遠的地方就有誘惑,不是誘惑其美麗,就是誘惑於其傳說......

呼籲中國的一人一票試的選舉在市,鎮,鄉舉行吧。

呼籲法制吧,無規矩而不成方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72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3-25 05: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愛國有罪嗎? 於 2008-3-25 03:24 發表呼籲中國的一人一票試的選舉在市,鎮,鄉舉行吧。

中國不可能搞政黨輪替,搞基層選舉應該是可以的,只要不流於形式,選出不知代表誰的「人大代表」。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3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5 09: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愛國有罪嗎? 於 2008-3-24 12:24 發表
呼籲中國的一人一票試的選舉在市,鎮,鄉舉行吧。
呼籲法制吧,無規矩而不成方圓!...


居士參加呼籲的行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74
zhousx18 發表於 2008-3-26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3 涼泉居士 的帖子

我也聽說中國政府的高層說過「民主制度是最不壞的制度」,「民主制度不是西方的專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5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26 12: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ousx18 於 2008-3-25 18:54 發表
我也聽說中國政府的高層說過「民主制度是最不壞的制度」,「民主制度不是西方的專利」


共產黨黨魁中,好像胡錦濤是第一個這樣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76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3-28 17:52 | 只看該作者

選票教育了政黨

想了許久,還是寫了這個帖子,太多話憋在心裡有時也是一種折磨。台灣大選終於過去了,馬英九不負眾望,漂漂亮亮的贏得了這場選戰。聯繫1月份的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佔了絕大多數席位。在未來的幾年中,國民黨一黨獨大的事實不可改變,雖然吳伯雄、馬英九口口聲聲、反反覆復說人民最大。

「人們最大」出自國民黨之口顯得有些「奇怪」,在蔣介石、蔣經國時代國民黨是不知道人民最大的,在2000年前的國民黨,在黑金橫行、貪腐遍地時期的國民黨,是不知道人民最大的。8年的在野,8年的煎熬才讓國民黨幡然悔悟--原來「人民最大」。既然人民可以用選票把你選下去,人民也可以用選票把你選上來。民進黨的窮途末路,已經讓國民黨深深體會到人民的力量,雖然它的政治力量強大到可以完全控制台灣的府、院、市、縣,雖然它在政壇上已經沒有了對手,可它依然鞠躬再鞠躬,戰戰兢兢地說「沒有一黨獨大,只有人民最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人這句話國民黨是深得其味。

過去講到台灣的「民主」,大家都認為是個笑話。別的不說,僅是立法院的「群毆」一次又一次的成為國際特別是大陸的笑談。李敖先生也認為台灣的民主是假的,他從各個層面、過去的現在的歷史證明了台灣的民主是個假民主。立法委員選舉靠買票,阻止立法靠憋尿--聽起來真的有些匪夷所思卻又事實存在。時過境遷,看到今年的兩次選舉,給我的印象只有兩個字-感動!那個在2000年靠人民的力量把國民黨-當時的超級大恐龍練趴下的民進黨,那個在這8年中貪污舞弊,那個開口閉口「愛台」愚弄民意的民進黨今天被人民的力量狠狠地甩了出去。不僅這次選舉輸,今後相當一段時間也別想爬起來,除非國民黨忘了「人民最大!」

國民黨看來是不敢忘記「人民最大」,不幸得很,靠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共產黨卻似乎忘了「人民最大」,似乎忘了唐太宗的那句名言;更不幸的是,人民似乎也忘了「人民最大?」。不少人認為中國現在的經濟是發展的,政治是民主的,社會是和諧的。至於那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是由於中國的國情造成的。真的讓人無語了。經濟的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社會人文為代價的,政治民主是靠自我吹噓捧出來的,社會和諧簡直同白日做夢同語。經濟發展為什麼貧富差距拉大,政治民主為什麼言論沒有自由(中國大陸有象樣的政論節目嗎),社會和諧為什麼城管與小販不能握手、(煤礦)礦主與礦工不能同歡?

建國才近60年,歷史上唐、宋、明、清建國60年的時候哪一個不是國力強大,哪一個又不是在強大中忘記了「人民最大」,又哪一個不是在自我滿足中最終走向滅亡。用馬列唯物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用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奪得政權的政黨,用人民支持站立起來的政黨,難道還要重蹈那些封建王朝的覆轍,閉著眼睛走向滅亡嗎?民進黨完了,靠人民的力量上台卻以為可以隻手遮天,「民主進步黨」的稱號卻沒有提醒它「人民最大」;國民黨回來了,歷史的沉浮教育了它「人民最大」。如果歷史離我們太遙遠那在這小小島嶼上的政治現實就不能喚醒大陸的執政黨嗎?

民主與自由是洪水猛獸嗎?李敖在北大演講,台上講的妙趣橫生,台下聽得興高采烈,唯獨校長、主任坐立不安。為什麼?李敖先生講:「共產黨太嚴肅了」。是太嚴肅了,嚴肅到容不得不同意見,嚴肅到有些脫離群眾了。共產黨有治國的資源,有保國的能力,有富國的願望,卻唯獨沒有理國的心態-聽不得不同的意見,真真正正老虎屁股摸不得。階級鬥爭搞得久了思想就有些僵化了,經濟領域放開了思想領域卻牢牢抓在手裡不放,生怕一鬆手就亡黨亡國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沒有永遠正確的個人也沒有永遠正確的政黨。一個執政黨只有持開放的態度,聽取不同的聲音,參考不同的意見才能跟得上社會的步伐,才能在執政中逐步體現人民的意志,因為「人民最大」。

************************

特此聲明:我把台灣視作一塊西式民主的試驗田。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文化相同,在民主制度上幾乎完全copy了西式民主,經歷過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台灣與西藏一樣,過去、現在、將來永遠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要在這上面給我扣帽子。西方有選舉,中國也有選舉(根據憲法),但我認為中國的選舉流於形式,不能真正的反映民情。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是不可改變的現實,我主張通過(真正)開放言論、集會、遊行的自由由一黨專政轉變為一黨主政-政權永遠都是共產黨的但要能聽取人民的意見,能實現權力的制約。我堅決反對暴力革命,堅決反對照搬西式「民主」,熱愛中國但不熱愛中國共產黨。


豪子評論 原創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8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77
ZWX 發表於 2008-3-28 22:1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歷史的軌跡是循著領導者的意識形態而走的

到上個世紀為止,中國的歷史導向仍然是「成王敗寇」。

「民主」的三個最大標記是:1.新聞、言論自由;2.完全的法治;3.公民選舉。

關於1.新聞、言論自由:不是政府控制的「一言堂」、「同文館」;新聞只作報導,不作評論;評論不受檢察。

關於2.完全的法治: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訂定法律是按照民意,而非黨意;法官審判是按事實呈現和法律,而非聽從上級或黨意,作政治性的判決,易言之:法官不受黨的指揮。

關於3.公民選舉:上至國家主席,下至地方領導,皆由人民按自由意識和道德良知投票選舉。

我想中國要達到這樣的「民主」境界,必須是十個世代以後,也就是在公元2300年以後;現在在這裡討論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活到那時候。我們吵個什麼鳥啊?何不平心靜氣的聽聽他人的意見?最後,俺只能說:

中國人,加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8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30 23: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ozichao2002 於 2008-3-28 02:52 發表
想了許久,還是寫了這個帖子,太多話憋在心裡有時也是一種折磨。台灣大選終於過去了,馬英九不負眾望,漂漂亮亮的贏得了這場選戰。聯繫1月份的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佔了絕大多數席位。在未來的幾年中,國民黨一 ...


「人民最大」是發自肺腑的感慨,什麼時候共產黨也能感悟到這一點,中國的民主政治就有希望了。共產黨的問題就是第一不願意接受和承認「人民最大」,第二就是在不斷地說「我最大就是人民最大」的天下第一假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08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79
yipso 發表於 2008-3-31 0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83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80
 樓主| haozichao2002 發表於 2008-4-9 10:28 | 只看該作者

『天涯雜談』天門城管打人事件之我見

1月7日,湖北省天門市水利建築公司總經理魏文華路過該市竟陵鎮灣壩村時,發現城管執法人員與村民發生激烈衝突。他掏出手機錄像時,被城管人員當場打死。
   關於城管人員執法現場,鄙人有幸由於本公司的宿舍旁邊有一個小販集合買賣的地方,見識過無數次城管執法。其實說是小販,主要是當地的一些農民老奶奶自家地里種了一點菜,說多不多,去菜市場不划算,乾脆就在馬路邊賣。後來陸續有一些賣水果啊什麼的都加入進來,形成一個集市。其實城管只要劃出一小塊地方(這是農村地方空地多),讓他們集中在一起買賣,也不是什麼多大的事,即使是收稅什麼的還不夠城管吃一頓和跑一趟的汽油錢。但是我們的城管個個都敬業得不得了,有段時間天天到,甚至一天來兩次。
   城管執法時的那個場面堪比好萊塢警匪大戰。當小販們正在馬路邊買力的吆喝時,這時一輛無任何標識的桑塔納或其他什麼車型的車正悄聲無息的逼近他們,而小販們卻渾然不知危險正在臨近,依舊在臉紅脖子粗的賣力吆喝。終於,靠近的車突然停下來,從裡面衝出幾個穿制服的人,小販們驚恐的一片騷動。從車上沖向馬路兩邊的人則到小販的攤上搶東西,而且是揀價錢貴的蔬菜水果搶,搶到手就往車的後備箱里扔,這場面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蒜苗和青菜齊飛,芋頭共蘋果亂滾。城管不執法還好,一執法,那個地面的那個亂啊,最後城管不顧滿地雞毛,開車揚長而去,留下驚魂未定的小販收拾殘局,幾乎每隔一兩天就會上演這樣的好戲。一般情況下,在城管執法時小販們都如老鼠見貓,各自奔逃。偶爾碰到那麼一兩個一根筋心疼錢的人慾與城管理論,城管的那幾個或十幾個呼啦一下就把那個欲理論的人圍住,然後就是恐嚇、推攘甚至打罵。欲理論的小販一見這陣勢,一般都是不再多言,任由他們推攘打罵,然後灰溜溜的離開,自己的東西都不敢再去撿。而城管則好比剛打了勝仗的公雞般趾高氣揚,一副『什麼是法?老子就是法』的摸樣。
   我們都知道,城管其實就是城市管理的簡稱。誠然,他們有對那些違反規定的小販執法的權利。但是,什麼叫『執法』?打人搶人財物也叫『執法』?那不叫『執法』,也不叫『暴力執法』,那根本就是犯罪!公檢法查封財物時還有個手續憑證,而城管搶了東西據為己有卻連個便條都沒有,稍有異議便招來拳腳之災。這種行為和土匪何異?!誰給了他們搶奪別人財物和打人至死的權利??國家哪種法律哪一條規定城管可以採取這些非法手段??
   在太平年代我們碰到的卻是『匪化』了的所謂的執法者,那麼勢單力薄的我們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不尋求一技防身。舞刀弄槍吧,不現實,國家是明文禁止的。我在此向全國人民倡議那就乾脆雙截棍吧,既不違反國家規定(規定公民不得攜帶槍支、管制刀具之類),又便於隨身攜帶。到那時全國人民都在『哼哼嘿嘿,快使用雙截棍......』的旋律中把雙截棍舞得呼呼生風,豈不壯觀?
   任何一種制度,只要在實踐中證明其不合理成分太多,就應該對其修正甚至取消,以前的三無人員遣返和暫住證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今天打死一個人不要緊,明天打死一個人也不要緊,難道非得要一次弄死幾十上百個人,才能引起我們的制定製度者的注意么?
我以我眼看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