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復jiandao 兄108 貼

[複製鏈接]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1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3 05: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一說實相

You are right------佛教的一個原則是慈悲+智慧,而根本上兩者不二。This is the key value of 佛教.Sorry, Ican type in English now.

I am so glad to read your posts. Let's talk la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2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3 0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1# jiandao

Sorry,I mean I can only type in English n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3 1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一說實相
此言極是。看來老兄頭腦很清楚哇!
我們凡夫俗子,見思惑一品沒斷,絕不可輕言祖師大德們誰是誰非。大、小、南、北、顯、密更不是沒修沒證的人可以論長道短的。
性相兩宗不要說搞懂,把名詞搞明白了,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看了幾頁」相宗綱要「才知道水有多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3 18:11 | 只看該作者

jiadao 同學還是仔細看看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23 23:23 編輯
《壇經》根本不承認阿彌陀佛崇拜的佛經依據,辛辣地嘲諷說,東方人念佛往生西方,西方人念佛往生何方?但國人聰明啊,藉助性宗、相宗的融合(標誌之一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法的確立和被廣泛----包括性宗----接受),創唯心凈土一說,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后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如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到。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眾聞說,瞭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

再看《觀無量壽經》: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凈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凈,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凈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5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4 01: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0-6-24 02:01 編輯

OK, you can 念佛 ten thousand times per day as many people did.

Do you know when 《觀無量壽經》 appeared in histor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4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5# jiandao
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疆良耶舍譯

『劉宋』者簡別非是趙宋,而是南北朝時,劉裕開國之朝代名。中國的歷史上,有兩個宋朝,一個是劉裕開國,一個是趙匡胤開國的,故今用劉宋以簡別之。『西域』即今印度。『三藏法師』者,凡是博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皆得名三藏法師。『疆良耶舍』,此雲時稱,法師於宋文帝元年來中國,住南京鐘山道林精舍。曾翻譯此經及觀藥王葯上經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7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4 06:08 | 只看該作者
OK, 中國南北朝之劉宋時翻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8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4 06:09 | 只看該作者
Sorry, I can type only in English n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49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24 0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 一說實相

大乘(我一般傾向於不把密宗,所謂的金剛乘看作佛教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原始佛教走向宗教化和行而上化的必然,不存在有問題或者沒有問題這一問題。

佛教走向宗教化的標誌性結果是出現觀音和阿彌陀佛崇拜,走向行而上化的極端是楞嚴經、楞伽經、解深密經等的問世----這些釋迦牟尼滅度千年之際出現的經典,在心經、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經典的基礎上,試圖解決釋迦牟尼一直迴避的本體論問題,但這種嘗試直接衝擊佛教的一些基本信條和思維方式。在漢地,禪宗是以形而上的方式對佛教行而上化的反動,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但翻翻典籍,漢地各宗中是不是禪宗留下的文字最多?),同時最初也是最激烈地反對觀音和阿彌陀佛崇拜----《壇經》根本不承認阿彌陀佛崇拜的佛經依據,辛辣地嘲諷說,東方人念佛往生西方,西方人念佛往生何方?但國人聰明啊,藉助性宗、相宗的融合(標誌之一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說法的確立和被廣泛----包括性宗----接受),創唯心凈土一說,進而實現了禪凈融合,這樣該走的路和能走的路都走完了(真是幸運啊,密宗在漢地沒有市場),從此佛教在漢地無可爭辯地走向衰微。

要歷史地、客觀地看待佛教和佛經。比方說,相宗是對於龍樹以來性宗發展的一種反動,這一背景下出現的《解深密經》,你真地相信是釋迦牟尼說的?事實上,我只相信阿含的記載可能比較接近釋迦牟尼的教誨,這並不意味著我看輕大乘佛經,事實上我認為大乘佛法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

學習佛法的確可以讓人受益匪淺。佛教的一些理論,能夠幫助人在生活中更聰慧、更內省、更善良、更從容、更灑脫,而修習禪定確實非常有益身心。阿含詳細記載了釋迦牟尼怎麼教他兒子練「氣功」的。我修習過天台的止觀、禪宗的禪定,經過了所有經過的過程、「境界」后,個人感覺還是釋迦牟尼教的最好。

佛者,覺也;覺者,知也;知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顯然,人的知,總是有限的,處於因緣之中的。超出這個層面,就不再釋迦牟尼的初衷了,事實上也不再是「佛法」了。

我感覺你對佛法還是頗有心得的,很高興與你交流。也請你把自己的思想展開說說,別只是冷不丁提個刁鑽的問題。以後有時間再給你聊聊為什麼我歸信耶穌基督吧,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哈哈,我傳福音也是隨緣的,畢竟曾經是佛弟子。


作者對於黑體字的理解有問題。

六祖是禪宗祖師。 他是要求弟子當下, 在地球上就斷盡一切惑業。 往生凈土的行者, 是冀求往生之後, 在西方極樂世界斷盡一切惑業。

這就好像一個學校 A , 學習環境惡劣。 有學生要轉學到西方極樂世界。 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保送升入大學(解脫)。

這天,學校 A 來了一位好老師, 六祖。 他說, 學生念佛為了轉學(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好學校(西方極樂世界)的學生念佛為了什麼?

言外之意是, 無論你到哪一個學校, 你都要好好學習, 斷盡一切惑業, 才是最根本的。 這並不是對凈土的否定。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4 06:38 | 只看該作者
另一個問題,念佛。
不僅僅是口誦佛號。佛是覺悟,念念覺悟,才是真念佛。念念在五戒十善是真念佛。念出自己本有的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的心才是真念佛。
僅僅口誦佛號,不改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念佛。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51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24 0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一說實相

大乘(我一般傾向於不把密宗,所謂的金剛乘看作佛教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原始佛教走向宗教 ...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2 02:02



另外, 我對你說的

「我修習過天台的止觀、禪宗的禪定,經過了所有經過的過程、「境界」后,個人感覺還是釋迦牟尼教的最好。」    表示懷疑。

能否說說, 你的禪定, 經過, 「境界」 的詳細經過?
您進入過什麼「定境」 ? 你是如何確定自己進入了這個「定境」?-- 就拿天台宗作為標準來說明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2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4 2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0# chico


    chico 同學辛苦了,從網上copy了這麼多。幸虧現在有網路,要是在以前,別說抄出來,光是從藏經樓上找出來這兩大本就夠麻煩的;要是碰巧壇經給放到了論藏,你跑到經藏找,或者相反,怎麼不得折騰個十天半月?怪只怪經太多了,小大乘的羅漢、菩薩們堅持回憶「如是我聞」,竟然回憶了上千年-----不是佛經在中國很晚,比方說南北朝之劉宋時,才被翻譯出來,絕大多數佛經在印度出現得就很晚。也真是讓人匪夷所思,道濟大師不是說佛就是個「無事閑人」嗎,怎麼說了這麼些?不知是覺得不太方便了,還是希望釋迦牟尼休息休息,總之金剛乘的大師們改為麻煩大日如來了。對了,不知罈子上有沒有密宗弟子,我們溫哥華有位靈驗無比的「活佛」,經常舉辦「馬上有錢灌頂」,據說花個幾百加幣參加這個「灌頂」,不少人「馬上」就得了買彩票中大獎的福報。我說這個,無意這種福報的佛弟子朋友們別不高興,有些說是和我一樣信耶穌基督的人也鼓搗些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亂七八糟的事,末世或者末法時代嘛。扯遠了,實在扯遠了。回歸正題,Chico和真源湛寂發貼辛苦了。

不過回歸了正題,怪我愚鈍,我怎麼都找不到二位發貼的因緣,好像二位不太同意我的觀點,但我怎麼覺得咱們說的是一回事啊!請指點迷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53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24 23:35 | 只看該作者
J兄有人搞馬上有錢灌頂,跟您學佛悟道有妨礙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4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5 00:57 | 只看該作者
No, I am telling the truth that everything keeps changing as 佛教 tells u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5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8 17: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0-6-29 11:00 編輯

回復 51# 真源湛寂

看到你問「定」的貼子,我不禁啞然失笑。

多少嘗到點佛法三昧的佛弟子,都知道應該壓抑對於別人那些「境界」的好奇的啊。當然,修證層次再高一些,如chico ,人家就「自覺」了,自己覺悟了,用不著「壓抑」了, 在「一個學物理的人對佛教的認識」一帖中,chico 說「佛教修行中的體認,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能也不方便告訴他人」。誠哉斯言。

既然你的網名叫「真源湛寂」,又如此執著於「定」,而且chico也說了「當然也有一些實際的效應」----似乎應該可以說點什麼,那我就學一學「一說實相」,來個勉強「一說」。因緣寶貴啊,看仔細了----

個人感覺,台宗「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的刻板拘謹的看清道理、融入道理(忍不住提示一句,道理就是本體了),禪宗「外離相、內不亂」光明通透得一塌糊塗(再忍不住提示一句,你閉上眼睛,眼前不是「赫洞洞」,而是「白茫茫」),好像都不如釋迦牟尼的覺知當下來得實實在在------邁左腳的時候,就知道邁左腳;邁右腳的時候,就知道邁右腳。純屬個人偏見,不足為憑。

之所以「再忍不住」,因緣嘛,我也用不著費事入什麼大定看看,我只是看到了你那「本來無一物」的「頭像」。看來啊,你是慧能的粉絲了。而chico搞物理尖端研究,原來以為憑著人的智慧「宇宙間各種問題都可用物理來解決」,但到現在,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沒了你的自信----以為整明白了「定」啊之類的事兒,啥事不明白,入定一瞧不就完了嘛,不是有位大德從大定中返回后聲明「三界因果絲絲不爽」嘛----所以就乖乖地南無阿彌陀佛了。

我就真是奇怪了,為何不做本師釋迦牟尼的忠誠粉絲呢?看來他老人家的啟示是不夠完備的,需要與時俱進,像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等。

唉,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人多了,才鼓勵那麼多自以為比釋迦牟尼更有智慧的一代代「大菩薩」們,前赴後繼地標新立異、發展創新,佛教史上才有了那麼多次「兩條路線的鬥爭」。對了,慧能調侃「稱念法門」就是其中一次。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慧能太在意他師哥了,就算他師哥喜歡沒事兒擦擦檯子、抹抹鏡子,也總是自個兒在擦,沒有整天喋喋不休地念叨著讓別人幫忙,就算不夠「捷達」,畢竟算不上「心外求法」,怎麼也比「一心稱念,即得接引」、「一心稱念,入水不墜、入火不燒」強吧?唉,可惜啊,慧能大師生前英名蓋世,身後竟然是「寺寺念佛、戶戶觀音」的局面。

二位啊,別再說什麼「佛是覺悟,念念覺悟,才是真念佛。念念在五戒十善是真念佛。念出自己本有的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的心才是真念佛。僅僅口誦佛號,不改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念佛」-----這說法仔細想想靠譜嗎,念佛能念出「正覺」,能不能念出薛定諤方程?也別再說什麼「轉學」、「留(下來)學」了,聽鑼要聽音啊,轉了學,學費不就交到別的院子去了嗎?

今天太晚了,有機會咱們再接著聊「路線鬥爭」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6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9 0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3# chico

相宗綱要? hah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7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9 0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 windovertree


    "因為思維方式完全一致嘛。
這就是神的創世前的撿選"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1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6# jiandao

看得得意的!怎麼對你是小兒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59
jiandao 發表於 2010-6-29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8# chico


    沒別的意思,建議你先讀讀阿含,如果你現在實在不願讀聖經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29 11: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6-29 11:06 編輯

聖經,五年前就瀏覽了一遍了。還時不常地去差經。
你讀過阿含?那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