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買單」與「埋單」 [列印本頁]

作者: 雲鄉客    時間: 2013-5-21 16:40
標題: 「買單」與「埋單」
前言:自八十年代始,南北對流日趨頻繁,粵語方言有機會「北上」,融入北方方言。由於沒有系統化的推廣,難免出現馮京馬涼的現象,為了使北方朋友對粵語有多一些了解,小弟近幾年寫了一系列與方言有關的文章貼在網上。如今不避班們弄斧之前轉貼於此,旨在就正於方家耳。

「買單」與「埋單」

由於人口的流動,造成各地方言之間的相互影響.過去,北方方言對南方方言的影響比較明顯.比如"外甥打燈籠 - 照舅(舊)"這一句歇後語,很多廣州人都會用.其實,這句歇後語用廣州話說起來很彆扭.因為在廣州話里,"舊"字發音如"九"的陽去聲,而"舅"字發音如"求"字的陽上聲.兩音並不相諧.明顯是直接延用北方俗語.

上世紀80年代以後,部分北方話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響,逐漸在北方流行起來.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恐怕就是"買單"這個詞了.其實,在廣州話里,結帳的口語化應該是"埋單".正巧廣州話的"埋單"發音與普通話的"買單"發音相近,所以"埋單"就變成了"買單".

"埋"字在廣州方言里,並不只限於"廣州音字典"等類書所列的下述用途:埋藏;埋沒;埋伏;埋怨.
"埋"字在廣州話里至少還有如下的含意: 埋數 = 結算; 埋堆 = 1.結夥 2.(六七十年代外逃知青的一句隱語)
埋站 = 靠站; 埋頭 = 靠岸 ; 埋尾 = 把事情了結 ; 埋街食井水 = 煙花女子從良

下面試舉一些例子,以便不太熟悉廣州話的朋友們對上述辭彙多一些理解.

1. 老闆,唔該你同我埋一埋條數吖.     (老闆,麻煩你給我把帳算一算.)
2. 老李話齋,想扎職就要識埋堆!                (正如老李所說,想升級就要懂得拉幫結夥.)
3. 車埋站,請企好扶穩. (公交車上)        (車靠站,請站好扶穩.)
4. 明仔,船就嚟埋頭啦,執好個書包啦!        (小明,船就要靠岸,把書包收拾好吧!)
5. 森美要調環頭,呢單嘢你埋尾啦!        (森美要換部門,這事你把它了結了吧!)

前面提到,六七十年代外逃知青有一句隱語"埋堆".由於牽涉的內容較廣,用例句的形式恐怕不容易理解,
特別寫上一段,還原部分歷史.

當年廣州知青分佈得很廣,遠的要到海南島,近的會分到廣州的郊縣如花縣(現稱花都)或從化.也有分到比較接近港澳的東莞,增城,中山,斗門等縣.由於地利的因素,上述四個地方都是外逃的熱門地點.一般來說,外逃的人會先選定行動方式,
就是說走山路還是走水路,然後選定出發的地點.無論走山路或走水路,一些隨身的裝備都要先準備好.譬如指南針,地圖,乾糧等等.這些東西準備好了,要分幾次收藏到事先選定的某個地方,如山洞,樹叢等.兩手空空地出發以保證行動的隱密性.收藏裝備的行為就叫"埋堆".

至於"埋街食井水","埋"字在這句話里的作用與"埋站","埋頭"兩詞一樣.但為什麼說從良是"埋街"呢?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試圖在有關廣東民俗的書籍里找依據,但一直沒有結果.前幾天忽然想到,這句俗語可能源自"花艇".因為廣州的白鵝潭,黃沙碼頭一帶自光緒年間開始,就有不少"紫洞花艇"為富商巨賈,達官貴人提供狎妓吃酒,尋歡作樂的場所.當中的煙花女子若從良,自然就會離開"花艇,搬到岸上居住.而當時的住家,大多有水井供住戶取用.因此,"埋街食井水"就有了合理的解釋.此為"大膽假設",仍會"小心求證".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3-5-21 20:53
讀古代女子的前塵往事,最深的一聲嗟嘆便是:薄命憐卿甘做妾。
  正如【胭脂扣】里如花幽幽地惆悵:我並沒有做正室夫人的美夢,我只求埋街食井水,屈居為妾,有什麼相干?名分而已……
作者: 格物便是致知    時間: 2013-6-2 20:25
多謝祥盡解釋
作者: 來美六十年    時間: 2013-7-23 05:04
""疊埋心水""""
作者: 來美六十年    時間: 2013-7-23 05:23
"埋來",走埋的", "彼埋我果份",
作者: 來美六十年    時間: 2013-7-23 07:11
"埋邊", "拉埋天窗"
作者: 678jenny    時間: 2013-8-2 05:04
買單(國語)與埋單(粵語)同音,所以他們就乾脆講買單,那裡知道「埋」在粵語里的含義,樓主講解非常清楚,佩服。
作者: rosejyy2000    時間: 2013-11-8 11:30
講「埋」曬D咁嘅嘢。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