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我懂,還是不讓我懂--佛教傳播中的一個問題有感

[複製鏈接]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29 10: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半年看chico的講記,起了皈依的念頭。摸到廟門,又受不得那些市場化的習氣,心裡八百個不願意。臨了,既然自己沒那個定性,也沒那個持戒的心,還是老老實實的在路中間觀望,哪個有理站哪邊,學學好好做人就算了。
  說到這裡,就琢磨了,佛教究竟要不要傳教,如果傳,是讓人懂,還是不讓人懂。
  
  天主教堂去過十幾二十幾次的。小時貪玩兒,哪有新奇往哪鑽,遇上有零食分發和免費吃飯的地方,更是喜樂「別人家的鍋香」。張著一張嘴鑽人家的飯堂,死皮賴臉的往修女的宿舍樓里蹭,非得看看她們是咋生活咋工作的,才罷休。在天主教堂收穫的是一些要理問答、見證、讚美詩、頌主歌本之類的書,還有一枚小小的聖母掛墜(這些目前還保存著,沒有一件丟掉)。暫不說俺喜歡不喜歡那些書中的內容,但有一點,以初中生的語文水平,已經可以很好的理解了,至少,沒有什麼語義上的障礙。

  大學之前,佛堂沒有專門的進過。所去之處,無非是旅遊地的附屬產品。讀書之後,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與和尚尼姑打過一些交道。或許是有什麼潛在的規定,他們是不傳教的。與天主教堂的修女相比,和尚不太愛搭理人(也可能是性別的原因),即便是允許蹭他們的食堂飯,也沒見他們抬起眼皮瞧瞧陌生人,更別說給點笑臉了。除了值班的小光頭飯後送來水果一堆,其他人的眼中似乎萬物都不存在。俺想,這就是空吧,心都空了吧。
  當時能聊得來的和尚年紀比較大。七八歲出家,問他為什麼,倒是很坦誠:家裡窮,進了廟才吃得飽。
  但追問他其它小光頭不檢點的事情,追問他為什麼還要設一些抽籤解簽的事情,他只說,有些不是佛教,有些是世俗化的佛教。更具體的一些佛理,他講了一些,但當時根本不能理解,因為術語太多。廟裡,也有經書贈送,翻了翻,就象俺如今非得跟著問號才能讀金剛經一樣,那些經書確實難懂。至少,對俺這種無所謂信無所謂不信的人來說,只有最基礎的白話文水平是不足以讀明白佛經的。

  兩教對比一下,共同的地方都是不吝餐食,都是有經可送。不同的地方在於,無論你信與不信,天主教堂的經啊書啊之類的非常易懂,他們把聖經中一些東西抽出來,專門編成了要理問答,以解不惑;而佛經中的以經解經,恰似把人從一個不懂引向了更多的不懂。

  這我就納悶了,即便是講那個緣字,也不至於不讓我懂吧?我有心去參觀一下佛理,總不能因為文化不夠就給我一個閉門羹吧?這是佛教本身要求的?還是佛教徒只顧埋頭自修,無暇眾生?難不成,非得等我到了地獄門口,你才肯搭一把手?

  如果這個有感里尚對佛教及其傳播有誤解,可不能說俺無賴 。因為,那是你們的傳播環節出了問題。
  不信?誰有本事象區分小大寫那樣,用一張白紙打消俺「色也是白色」的觀念,俺就真的服了你。
  

[ 本帖最後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10:31 編輯 ]
簡單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150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9-1 1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chico 的帖子

讀佛經,不是要急著去想什麼意思。是修定的過程。眼睛看清楚,口裡讀清楚,耳朵聽清楚。腦子裡不要有雜念,不要讀錯一個字。全神貫注地讀。假如達到讀一個小時,一個雜念都沒有的話,自己的智慧就慢慢地開了。意思也會懂了。


嗯,這是修定的好方法.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149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9-1 1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8 和而不同 的帖子

和版謙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48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 08: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vingxliang 於 2007-8-31 01:22 發表
擂台之上,鳳舞劍嘯;
群雄誠服,獨孤求敗;
唯我真敵,有破有立!

聽聞西洋教法和大陸不一樣的地方,
在於教師全不做填鴨細想,
是日欣聞學生提出疑惑,
僅鼓勵其自發尋求答案,
是故教師教得輕鬆,學 ...


呵呵,我是順水推舟,不費力氣而已
鼓勵鼓勵青青,她破題了,這立題的使命,自然也該責無旁貸才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147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31 1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7 真源湛寂 的帖子

行算是百日養兵。

用在臨走那一時?

[ 本帖最後由 vingxliang 於 2007-8-31 17:41 編輯 ]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618

帖子

26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5
146
vingxliang 發表於 2007-8-31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9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擂台之上,鳳舞劍嘯;
群雄誠服,獨孤求敗;
唯我真敵,有破有立!

聽聞西洋教法和大陸不一樣的地方,
在於教師全不做填鴨細想,
是日欣聞學生提出疑惑,
僅鼓勵其自發尋求答案,
是故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有真得!
心中實在嚮往啊...
此種教法,即是佛法真實意了。

高.

[ 本帖最後由 vingxliang 於 2007-8-31 17:40 編輯 ]
阿彌陀佛
自在隨緣
www.amtb-aus.org;
www.dfg.cn
http://www.pllc.c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45
王劍 發表於 2007-8-30 08: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16:10 發表
頗有給自己一刀謝罪的意味


要是想死,就給他多補幾刀,免得沒有死透。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44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30 0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2 王劍 的帖子

起啦,起啦。
前一個月沒課,輕鬆著,也起得來。(一上課就起不來,真是鬱悶吶

佛教弟子很大度,有時會讓俺有些傷感(婦人就是沒出息 )。
無論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總是先從自身找原因,頗有給自己一刀謝罪的意味。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43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30 08: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30 07:51 發表


個人覺得,佛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只要細心去體悟,就能證得。比如一個人快死了,躺在床上,身體是行不動了,可這人的心依然能夠行動啊。如果這個人能夠學會坦然地面對死亡,難道他不是行了 ...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42
王劍 發表於 2007-8-30 08: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M女起來啦,寫得真是深刻啊。佛家最好的地方就是大度,有那樣的大氣,何愁不展嘛。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言論自由,但不保護詆毀他人、造成公眾恐慌、攻擊性語言、煽動犯罪、煽動反政府和暴力推翻政府等言論。

獨輪運人士,別以為你們的言論方式會受任何國家法律保護,罵你們,那是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41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30 08:0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家的賜教.

  特別是問號學長的答貼和chico的移民極樂世界

  昨天睡前,看了看凈宗學會的成立緣起(這是上半年過眼雲煙般瞄過幾眼的),前面的幾句話如今讀來頗有感受。

  「大覺世尊,愍念有情,示成正覺,隨機演教,雖有大小權實之異,要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佛而已。然末世眾生,業障深重,智淺福薄,知識難遇,未能直下暢佛度生本懷

  confuse在本壇關於儒學的討論中,一直強調走入當時的語境。反思自己的這個貼,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沒有考慮當下的社會環境和人的精神狀態。
  在一個功利心相對較重(什麼多元文化的撞擊啊,什麼經濟發展啊,就是那些政治課上常講的,俺一直不太感冒,所以這裡也不胡扯了)的環境里,佛教的傳播不僅面臨自身人才隊伍斷代的問題,還要面臨受眾「我信便要有所回報」的問題。既然佛教給人的是慈悲心、教人的是要學會舍(這只是俺目前理解的佛教宗旨),而非即時的美好幻境,那麼,這便要求學佛之人或信教的個體必須規範自己的行為,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能找任何的借口。對於個體而言,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明珠之塵拂去,是有一個辛苦的過程的。

  針對傳播問題的回貼中,佛教弟子沒有找借口,沒有迴避問題。
  這是俺由此貼看到的身教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40
confuse 發表於 2007-8-30 07: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真源湛寂 於 2007-8-29 23:29 發表


問題:

要是一個人快死了, 躺在床上, 「行」不動了, 又當如何?


個人覺得,佛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只要細心去體悟,就能證得。比如一個人快死了,躺在床上,身體是行不動了,可這人的心依然能夠行動啊。如果這個人能夠學會坦然地面對死亡,難道他不是行了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39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8-30 07: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07:14 發表
若有機會和智慧
俺便舍了當下,講相對正確的大白話去.

也算是發了一個願.
並非衝動.


擂台之上,鳳舞劍嘯;
群雄誠服,獨孤求敗;
唯我真敵,有破有立!

聽聞西洋教法和大陸不一樣的地方,
在於教師全不做填鴨細想,
是日欣聞學生提出疑惑,
僅鼓勵其自發尋求答案,
是故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有真得!
心中實在嚮往啊...
此種教法,即是佛法真實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138
常常 發表於 2007-8-30 05:28 | 只看該作者

佛教是應該與時俱進

當年的漢譯佛經是當年的大白話,現在應該有現代大白話版翻譯的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37
柏桐 發表於 2007-8-30 0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5 MapleTree 的帖子

真要是美國教會都向中國人的教會來吸取「靈」感。JDJ也差不多快完了.
有沒有比中國人的教會差的? 有.
今天美國中產教會活動主要是相似階層的人的社交.  以社區活動為主. 傳教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個朋友的教堂要新造, 理由是要有室內球場. 否則有小孩的JDT家庭就不來.

[ 本帖最後由 柏桐 於 2007-8-30 05:3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36
Servant 發表於 2007-8-30 0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5 MapleTree 的帖子

兄弟,不要去討論美國牧師的事情,美國很大,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屬靈的光景。美國有許多許多屬靈的長輩,值得我們學習,也是我們的榜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5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8-30 0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4 柏桐 的帖子

對於美國,我也只是聽說而已,實情不知道。柏桐可否說個一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34
柏桐 發表於 2007-8-30 0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3 MapleTree 的帖子

"對他們的光景很有負擔"是可能跟你交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33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8-30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2 柏桐 的帖子

已經正在發生!我們教會就經常有美國來的牧師。他們對我們的光景很是欣賞,對他們的光景很有負擔。在我們與他們的交流中,帶動了他們的教會和他們的子女,效果很好。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32
柏桐 發表於 2007-8-30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1 MapleTree 的帖子

我看這些中產教堂向中國人的教會取經可能性很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