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30 01:57 編輯

菩提樹下已經變成了「是非「樹下了。是非起源於大小乘之爭。學人「護法純正「心切,結果會是善心行惡事,自毀佛法!
學佛是為開智慧,解脫纏縛,不是在給自己增加負擔。我們在這裡爭論,外人在看笑話。

依據凈土「三經一論「 修學持名念佛的人很多。有些人能預知時至,知道那天、何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到極樂世界。站著、坐著走的人很多。事實勝於雄辯。我輩當堅定信願,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唐朝弘揚彌陀凈土的一代宗師,善導大師所作《觀經四帖疏》云:

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 唯增長成就我清凈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已上十地已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雲釋迦佛指贊彌陀。毀呰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余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贊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余善。回願得生彼凈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后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贊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大乘凈土學人要有定力。深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不能因為某人根據所謂「考證「,就否定大乘、否定「凈土三經「 就懷疑自己的信願。李炳老說得好,祖師大德都「上當「了,我「上一次當「又如何。無始劫來六道輪迴,也不在乎再多這麼一次。

生氣不如爭氣,爭辯不如實幹。拿出真信、切願、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到時候無病無災,隨意往生。給那些否定大乘、否定「凈土三經「 的人,做個樣子看看!
日知而智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沙發
jiandao 發表於 2011-3-30 01:3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10:26
菩提樹下已經變成了「是非「樹下了。是非起源於大小乘之爭。學人「護法純正「心切,結果會是善心行惡事,自 ...

大家討論問題,是想明白實相。再說,佛門廣大,普度有緣,即便是有惡緣!何必說「我們在這裡爭論,外人在看笑話。」?我說的沒有道理可以有理有據地說服我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1: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30 01:57 編輯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我沒有任何說老兄的意思。「外人「沒有特定對象。泛指佛門以外的所有人。

如果我看到所謂學佛的人,搞是非人我,也會看不起他們。也會對佛法沒恭敬心,沒有信心。反而會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欣賞這場龍虎鬥。

大乘人批小乘,小乘人批大乘;大乘人說大乘的是非,小乘人說小乘的對錯。實在是搞貽笑天下的勾當。讓波旬高興,佛陀落淚。自以為如何如何高明,實際上是地地道道的「獅子蟲「!毀敗佛法者,學佛人也!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
jiandao 發表於 2011-3-30 02:09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12:52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我沒有任何說老兄的意思。「外人「沒有特定對象。泛指佛門以外的所有人。

誤會老兄了,抱歉。
作為佛門弟子,的確有維護佛門形象的義務,也應該有透過歷史迷霧,探尋真實釋尊教誨的擔當,尤其在所謂末法時代,正法衰微,邪說泛濫。否則,"波旬高興,佛陀落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4樓 的帖子

大乘經典在中國上千年了。大藏經就是大藏經,不存在「邪說「。
邪說是法師的問題,不是佛經的問題。這點必須明確,不必懷疑。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2: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30 03:04 編輯

看看祖師大德門的功夫.

天台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讀《法華經》,不知不覺當中他入定,定中他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還在那裡坐了聽了一會兒。出了定之後告訴別人,世尊在靈鷲山講《法華經》法會沒散。


虛雲老和尚


入夜,侍者復抱師坐榻上,端坐如故。老和尚趺坐入定,閉目不視、不言、不食、不飲水,惟侍者日夜守侍,端坐歷九日。
十一日早,師漸漸倒下,作吉祥臥。經一晝夜,全無動靜。侍者以燈草試鼻孔,氣已絕矣,診左右手脈,亦已停矣,惟顏色如常,體尚溫。
至十二日早,師微呻吟,旋扶之起坐。
侍者告以時間,師曰:「我覺纔數分鐘耳。」
語侍者法雲曰:「速執筆為我記之,勿輕與人說,啟疑謗也。」

師從容曰:「余頃夢至兜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至眾,其中有十餘人,係宿識者: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臺山融鏡法師、岐山恆誌公、百歲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阿難尊者當維那,與余座靠近。

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未竟,彌勒指謂余曰:『你回去!』
余曰:『弟子業障深重,不願回去了。』
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並示偈曰:

『識智何分,波水一箇;莫昧瓶盆,金無厚薄。性量三三,麻繩蝸角;疑成弓影,病唯去惑。凡身夢宅,幻無所著;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大覺圓明,鏡鑑森羅;空花凡聖,善惡安樂。悲願度生,夢境斯作;劫業當頭,警惕普覺。苦海慈航,勿生退卻;蓮開泥水,端坐佛陀。』

以下還有多句,記不清了。尚另有開示,今不說!」

經此數日,行兇各人目睹師行奇特,疑畏漸生,互相耳語,有似頭目者,問僧曰:「為什麼老傢伙打不死的?」

答曰:「老和尚為眾生受苦,為你們消災,打不死的,久後自知。」
老和尚其後重興江西省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現今為中國道風最好的禪宗叢林之一。功成後安祥入滅,春秋一百二十。功德巍巍,四眾敬仰,萬世流芳。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7
jiandao 發表於 2011-3-30 03:04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13:43
看看祖師大德門的功夫.

天台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讀《法華經》,不知不覺當中他入定,定中他見到釋迦牟尼佛 ...

智者大師是我最敬仰的古代大德,依法華不背釋尊教誨之法理,開漢地大乘第一宗派,而且其修持,相比較而言,可能最接近阿含記載的釋尊教法。另外,大德慈悲,說法方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7樓 的帖子

有本事的話就應該這樣,在「定「中親聽世尊講法華。胡侃扯淡是瞎耽誤工夫。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9
jiandao 發表於 2011-3-30 03:2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29 14:21
回復 jiandao 7樓 的帖子

有本事的話就應該這樣,在「定「中親聽世尊講法華。胡侃扯淡是瞎耽誤工夫。

大德慈悲,說法方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4:08 | 只看該作者
圓覺經把魔王都捧成了菩薩,還怕什麼外人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4:14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2:43
看看祖師大德門的功夫.

天台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讀《法華經》,不知不覺當中他入定,定中他見到釋迦牟尼佛 ...

老兄,進入禪定都是有覺有觀,從來沒有人不知不覺入定的。我想,故事的原貌應該是這樣的:智者大師讀法華經累了,不知不覺睡著了,在夢中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4:29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4:14
老兄,進入禪定都是有覺有觀,從來沒有人不知不覺入定的。我想,故事的原貌應該是這樣的:智者大師讀法華 ...

仁兄不是再說夢話吧?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0樓 的帖子

怕因果報應。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7:45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4:29
仁兄不是再說夢話吧?

禪定是有覺有觀不是夢話,而是佛法的常識。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7:46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5:31
回復 Dhammapala 10樓 的帖子

怕因果報應。

你這一套嚇嚇那些沒有知見的善男信女還可以,對我沒有用。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7: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5樓 的帖子

我怕,嚇唬你幹嗎,我也沒做夢。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4樓 的帖子

那是你家佛法的常識,同我無關。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3-30 07:5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7:49
回復 Dhammapala 14樓 的帖子

那是你家佛法的常識,同我無關。

老兄,我都是實話實說,鬥嘴沒有益處。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7: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3-30 07:59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8樓 的帖子

我也知道你說什麼,我同時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根本無意同你爭嘴巴,文字上的輸贏。
在我佛法里,你說的是止觀,不是定。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3-30 08:17 | 只看該作者
多說兩句,免得仁兄誤會。
你說的類似牧童放牛,看著牛不讓他吃莊稼。一旦牛要吃莊稼了,把它拉過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