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190714《湘江評論》世界雜評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1025

帖子

130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rwrite 發表於 2008-12-1 0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雜評[1]

    強叫化

  前月的初間,日本米價頂貴時候,每石超四十元。日當局有狼狽之狀。報紙證言糧食的危機已迫。可憐的日本!你腸將饑斷,還要向施主逞強。天下那有強叫化能得多施的理。

    研究過激黨

  阿富汗侵印度,俄過激黨為之主謀,過激黨到了南亞洲。高麗[2]的「呼聲革命」正盛時,亦有過激黨參與之說,則已到了東亞。過激黨這麼利害!各位也要研究研究,到底是個甚麼東西?切不可閉著眼睛,只管瞎說,「等於洪水猛獸」「抵制」「拒絕」等等的空話。一光眼[3],過激黨布備了全國,相驚而走,已沒得走處了!

    實行封鎖

  前月巴黎高等經濟會議議決,實行封鎖匈牙利悻說要直到匈政府宣言願遵從民意時為止。這要分兩層觀察,一,協約國看錯了匈政府與匈國民志願不合。匈政府與匈國民之少數有產階級,紳士階級,志願不合,是有的。若與大多數無產階級,平民階級,斷沒有志願不合的理,因為匈政府,原是他們所組織的。二,實行封鎖,適足幫助過激主義的傳播,吾恐怕協約國也會要捲入這個旋窩。果然,則這實行封鎖,真是「功莫大焉」了。

    證明協約國的平等正義

  德國複文和會,要求德國陸軍減少之後,協約國也須同減。這話誰人敢說錯了?協約國滿嘴的平等正義,我們且看協約國以後的軍備如何?就可求個證明。

    阿富汗執戈而起

  一個狠小的阿富汗,同一個狠大的海上王英國開戰,其中必有重大原因。但據英國一方面的電傳,是靠不住的。土耳其要被一些虎狼分吞了。印度舍死助英,賺得一個紅巾照爛給人出醜的議和代表。印民的要求是沒得允許。印民的政治運動,是要平兵力平壓[4]。阿富汗是個回教國,狐死兔悲,那得不執戈而起?

    來因共和國是醜國[5]

  協約國要劃來因流域為自己擋敵的長城,必先使之脫離德國的關係,別成一國。聽說已在威薩登設立臨時政府,一位道登博士做總統。這位道登博士不知果然高興到甚麼樣?金人立了劉豫[6],契丹立了石敬瑭[7],我們中國也曾有幾個這樣的國呢。

    好個民族自決

  波蘭截克[8]複國,都所以制德國的死命,協約國盡力援助之,稱之為「民族自決」。亞剌伯[9]有分裂土耳其的好處,故許他半自立。猶太欲在巴力斯坦[10]複國,因為於協約國沒大關係,故不能成功。西伯利亞政府[11]有攻擊過激黨的功績,故加以正式承認。日本欲伸足西伯利亞,不得不有所示好,故首先提議承認。朝鮮呼號獨立,死了多少人民,亂了多少地方,和會只是不理。好個民族自決!我以為直是不要臉!

    可憐的威爾遜

  威爾遜[12]在巴黎,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怎樣才好?四圍包滿了克勒滿沙,路易喬治,牧野伸顯,歐蘭杜[13]一類的強盜。所聽的,不外得到若干土地,收賠若干金錢。所做的,不外不能伸出己見的種種會議。有一天的路透電說,「威爾遜總統卒已贊成克勒滿沙不使德國加入國際同盟[14]的意見」。我看了「卒已贊成」四字,為他氣悶了大半天。可憐的威爾遜!

    炸彈暴舉

  人人知道很文明很富足的美國,有「炸彈暴舉」同時在八城發生。無政府黨蔓延甚廣。炸彈爆炸的附近,有匿名揭貼說,「階級戰爭」業已發生,必待國際勞動界完全勝利,始能停止。炸彈往往埋藏在一些官員的住宅,屋頂上發現人頭。可怕可怕!我只掛牽官員人家的一些小姐小孩子,他們晚上何如睡得著?議院裏一些錢多因而票多,票多因而當選的議員,還在那裏痛詆暴動者,通過嚴懲案。我正式告訴諸位,諸位的「末日審判」將要到了!諸位要想留著生命,並想相當的吃一點飯,穿一點衣,除非大大的將腦子洗洗,將高帽子除下,將大禮服收起,和你們國裏的平民,一同進工廠做工,到鄉下種田。

    不許實業專制
  美國工黨首領戈泊斯[15]演說曰,「工黨決計於善後事業中有發言權,不許實業專制。」美國為地球上第一實業專制國、托剌斯[16]的惡制,即起於此。幾個人享福,千萬人要哭。實業愈發達,要哭的人愈多。戈泊斯的「不許」,辦法怎樣?還不知道。但既有人倡言「不許」,即是好現象。由一人口說「不許」,推而至於千萬人都說「不許」,由低聲的「不許」,推而至於高聲的很高聲的狂呼的「不許」,這才是人類真得解放的一日。

    割地賠償不兩全
  德國答復協約國,說,如失去西里細亞及薩爾煤礦,則無力履行賠償。我料協約國聽了一定狠煩惱。何以故?地可割,賠償也可得,最為兩全。據德國的說,兩樣便成了反比例,如之何不煩惱?雖然,奉勸協約國的袞袞諸公,天下那有兩全的好事!

    為社會黨造成流血之地
  奧總代表任納[17]博士答復和會,說,「奧國今已坐食其較前大減之資本,若再加以摧殘,必為社會黨造成流血之地」,蠢哉任納博士!你還不知道協約國一年以來之真目的,系專為造成社會黨流血之地嗎?

    彭斯坦
  德博士彭斯坦[18]演說曰,「媾和條件,乃野蠻戰爭的結果,德國最宜負責。和約條件十九為必要的」。我們固然反對協約國的強迫和約,但博士這話,系專對野蠻戰爭而發,聽了倒很爽快。

    各國沒有明倫堂
  康有為[19]因為廣州修馬路,要折毀明倫堂[20],動了肝火,打電給岑伍[21],斥為「侮聖滅倫」。說,「遍遊各國,未之前聞。」康先生的話真不錯,遍遊各國,那裏尋得出什麼孔子。更尋不出什麼明倫堂。

什麼是民國所宜?(一九一九年七月十四日)

  康[22]先生又說,「強要拆毀,非民國所宜。」這才是怪!難道定要留著那「君為臣綱」「君君臣臣」的事,才算是「民國所宜」嗎?

    大略不是人
  鄧鎔[23]在新國會[24]雲,「尊孔不必設專官,節4省4經費。」張元奇[25]雲,「內務部祀孔,由茶房錄事辦理,次長司長不理,要設專官。」內務部的茶房錄事,大略不是人。要說是人,怎樣連祀孔都不行呢?我想孔老爹的官氣到了這麼久的年載,諒也減少了一點。

    走昆侖山到歐洲
  張元奇[26]又說,「什麼講求新學順應潮流,本席以為應宗孔逆挽潮流。」不錯不錯!張先生果然有此力量,那麼,揚子江裏的潮流,會從昆侖山翻過去。我們到歐洲的,就坐船走昆侖山罷。


  根據1919年7月14日《湘江評論》創刊號刊印。署名澤東。


注 釋

  [1]1919年7月14日《湘江評論》創刊號「世界雜評」和「湘江雜評」欄內共發表25篇雜文,其中22篇署名澤東(此系首篇),兩篇署名子暲(即蕭三)。還有一篇《好計策》,未署名,夾排在署名澤東的22篇中間,很可能是毛澤東撰寫的。為慎重起見,本書未予收入。現將該文抄錄如下,以供研究。全文為:一個學校的同學對我說,我們學校裏辦事人和教習,怕我們學到了他們還未學到的新學說,將圖書室閉了。外面送來的雜誌新聞紙和書籍,凡是稍新一點的,都沒得見。我聽了為之點首嘆服。他們的計策真妙!豈僅某學校?通湖南的學校,千篇一律都像聯了盟似的。 另在創刊號同一版下方「甚麼話」欄內,摘引了當時中外人士的四段話,並懇籲「讀者試思」,雖未署名,但很可能為該報編者毛澤東所作,故亦將其抄錄。全文為:張謇雲,「政府猶父母也。學生猶子弟也。國而幸,父兄之教先,子弟之率謹,國必昌。不幸而父兄有過當之舉,子弟補救,亦當有小雅怨悱而不怒之心,國庶安。非是則危。」讀者試思,這是甚麼話?日本掘內中將雲,「此際亟應執果斷之手段,要求中[國]政府懲罰彼等暴行者。並教以日本權威之可畏。更應派兵至京津,遣艦至長江,絕對防止排日暴動。」讀者試思,這是甚麼話?張作霖雲,「和會開議,大總統以至誠惻怛之仁,提倡於上。海內明達,秉忠愛懇摯之意,翊贊於下。雲龍風虎,千載一時。……」居然奴才口吻。讀者試思,這是甚麼話?王占元雲,「湖北者,王占元之湖北也。」讀者試思,這是甚麼話?

  〔2〕高麗,即朝鮮。

  〔3〕一光眼,湖南方言,即睜眼一看,快速之意。

  〔4〕原文如此,疑有誤漏。

  〔5〕來因共和國,即萊茵共和國,成立於1919年6月1日。位於萊茵河東岸,原屬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達到稱霸歐洲大陸的目的,極力鼓動和支援成立萊茵共和國,幾個月後,萊茵共和國即歸於失敗。

  〔6〕劉豫(1073—1146),宋景州阜城(今屬河北省)人。北宋末年歷任河北提刑等職。金兵南下時,棄職潛逃,並殺抗金將領降金。1130年,受金冊封為「齊帝」,國號「大齊」,實為傀儡政權,多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

  〔7〕石敬瑭(892—942),五代沙陀人。五代後唐時為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西元936年,勾結契丹貴族滅後唐,並受契丹冊封為帝,國號晉。割燕雲十六州予契丹,年獻帛三十萬匹,並稱契丹主為「父皇帝」,自稱「兒皇帝」。

  〔8〕截克,今譯捷克,即捷克斯洛伐克。

  〔9〕亞剌伯,今譯阿拉伯。

  〔10〕巴力斯坦,今譯巴勒斯坦。

  〔11〕西伯利亞政府,指1918年2月9日在俄國托姆斯克所建立的白衛分子——社會革命黨人的反革命政府。1919年12月,隨著高爾察克的軍隊完全被紅軍粉碎而瓦解。

  〔12〕威爾遜,見本書第57頁注〔30〕。

  〔13〕克勒滿沙,見本書第301頁注〔7〕。 路易喬治,今譯勞合-喬治(1863—1945),英國資產階級政治家、自由黨領袖。1916—1922年任英國首相。是巴黎和會的主要操縱者之一。 牧野伸顯(1861—1949),日本政治家。歷任駐意、奧公使,又先後任文部大臣、農商務大臣、外務大臣。1919年作為日本全權副代表參加巴黎和會。 歐蘭杜,今譯奧蘭多(1860—1952),1917年起任義大利政府首相兼內政大臣。1919年率領義大利代表團出席巴黎和會,因未能滿足本國要求而被迫辭職。

  〔14〕國際同盟,即國際聯盟。見本書第300頁注〔3〕。

  〔15〕美國工黨,指美國勞工聯合會,簡稱勞聯,是美國全國性熟練工人的行業工會聯合組織,成立於1881年。
   戈泊斯,今譯龔帕斯(1850—1924),美國工會的右翼領導人。生於英國,後移居美國。參與組織美國勞工聯合會,1886年起任該會終身主席。提倡階級合作,反對工人進行政治鬥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阻止罷工,擁護戰爭。

  〔16〕托剌斯,今譯托拉斯,指由許多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或生產上有密切關係的企業聯合組成的大壟斷企業。1882年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國的第一個托拉斯。此後,托拉斯在美國和西歐國家迅速發展。

  〔17〕任納,今譯倫納或雪納(1870—1950),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政治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任奧地利共和國第一任總理時,主張奧地利加入國際聯盟,在外交事務中保守中立。

  〔18〕彭斯坦,今譯伯恩施坦(1850—1932),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右派首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支持德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

  〔19〕康有為,見本書第10頁注〔4〕。

  〔20〕明倫堂,我國舊時各地孔廟的大殿名稱。

  〔21〕岑,指岑春煊(1861—1933),原名春澤,字雲階,廣西西林人。曾任北京政府官員。時為廣州護法軍政府主席總裁。
   伍,指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號秩庸,廣東新會人。時為廣州護法軍政府七總裁之一,並兼外長和財長。

  〔22〕康,指康有為,見本書第10頁注〔4〕。

  〔23〕鄧鎔,字守瑕,四川成都人。光緒丁酉科優貢。日本明治大學法科畢業。歷任臨時參議院議員、政治會議議員、約法會議議員、參議院參議員、參政院參政員等職。

  〔24〕1918年8月,北京政府皖系軍閥段祺瑞等為抵制孫中山等在廣州組成的非常國會,廢除舊國會而另行成立的國會,被稱為新國會。因在國會中皖系軍閥控制的安福系(由安福俱樂部得名)占絕大多數,故又稱安福國會。

  〔25〕張元奇,字珍午(1858—1922),福建閩侯人。光緒丙戌科進士。辛亥革命後首任福建省長。歷任湖南嶽州府知府、奉天巡按使、內務次長、參政院參政、肅政廳都肅政使、經濟調查局總裁等職。

  〔26〕張元奇,見本書第328頁注〔3〕。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