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阻遏公款出國游:問計於民更應公示於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6-25 0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6月24日             僑報

■江西贛州 楊濤

  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22日在其官方網站推出《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工作調查問卷》,向網民調查中國因公出國(境)的現狀。清華大學廉政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稱,大陸紀檢監察機構就反腐問題調查網民意見,這還是首次。

  此舉體現了相關權力機構施政心態開放。不過,筆者卻著實一頭霧水,因為民眾對於公款出國(境)旅遊的現狀知之甚少,無從談起。如果確實真心徵求意見,筆者建議將公款出國(境)考察開支狀況公之於眾,並且每一次公款出國(境)考察都應當予以公示,如此才是確實制止公款出國(境)游。

  有媒體分析,中國每年「三公」消費(公款旅遊、公款吃喝和公車消費)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也有專家估計, 「三公消費」佔中國財政總收入的20%以上。大陸知名學者丁東曾指出,每年向「兩會」公布的政府預算報告,包括2010年預算報告,都把公車購置和運行、公費出國、公務接待費用混在農業、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國防這些大項里,即使有問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不可能看出來,公眾更無從知曉。人大代表審議財政收支,監督「三公」消費就成了走過場。同樣,在今年國土部等部委公布的部門預算中,也是攪稀泥,將各種公款出國混在了大的項目之下。在北京、廣州一些地方政府公布有財政預算中,情形也八九不離十。

  至於各個地方、各個機構以及官員一年去過幾次國(境)外考察、到哪裡考察、考察什麼、考察有無效果,更是形同「機密」,處於高度保密狀態。這些出國考察到底有多大必要呢?

  中國副總理王岐山講過一個笑話:「以前,聽說南斯拉夫的奶牛養得好,中國人就經常去參觀。當地官員對我們講,中國人就是愛學習,連我們的奶牛都認識中國人了!」

  被網民披露的數個公款出國考察事件,其實都是變相的出國(境)旅遊,有的甚至是貪官準備外逃的借口。比如廣州海事法院借出國考察之名,到南非公款旅遊;2008年曝光的 「浙江溫州市23人赴美培訓團」護照性質為「因公」,江西新余市考察團組團名稱為「人力資源考察團」,但在這兩個花費甚巨的考察活動中,卻找不到一點兒「因公」的影子。

  現在制止公款出國旅遊的當務之急,並不是設計幾個問卷,讓網民提提意見,也不是下發幾個緊急通知,三番五次地強調,甚至也不僅僅是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嚴格審批出國考察,而是要拿出壯士斷腕和破釜沉舟之氣概,強制地方政府、各機構公布「三公消費」的明細賬,強制各單位對每次出國考察都事先公示。如此,公款出國旅遊在眾目睽睽之下自然難成氣候了。

  (作者系大陸檢察官)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2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