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大泄中國軍港衛星照片:多艘大艦接近完工!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9-11-11 1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艘漂亮的新型軍艦停泊在黃浦江的船塢中,艦體上已經配備了大炮、雷達天線和球形吊艙。這些即將交付海軍的軍艦,已經進入最後建造階段。旁邊還停靠著幾艘巨大的軍事運輸船,工人們在一名海軍軍官的指揮下,正在往上面安裝新設備。(這些運輸船一旦投入使用,)中國軍隊在海上運送人員和物資的能力將大大提高。(與此同時)在上海摩天大樓的陰影下,一艘外殼銹跡斑斑的潛艇,從黃浦江混濁的江水中露出頂部」……
中國將軍一席話令各界對中國航母的猜測不斷,有說已經在造的,有說即將在造的,3年5年10年後下水之說都有,大家猜得是不亦樂乎。
   
   
  中國擁有航母外界不應感到意外。這句話可不是隨便一說的,這說明了中央已下決心要使海軍儘快擁有航母了,至少這是軍方領導人的意思。
  

   早在20年前中國就已經開始對建造航母進行了論證,並已經購進多艘退役航母進行研究,瓦良格已改裝了多年,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和研究,應當說中國造航母的能力已經具備了。而且實際上中國早就已經開始了建造,只是外界不太知道罷了。但是中國造航母一事美國人是肯定清楚的,只是不宣揚罷了,而中國也顧慮"中國威脅論"也就沒有急於讓航母下水。
  
   近來有消息進一步證實,以往大家猜測的中國在造航母都是事實,這也不是什麼絕對秘密了,因為造那麼大的傢伙想完全保密也不大可能,但有一點,那就是中國造一些高機密的武器的時候(包括航天、航空、核武以及激光等先進武器時都是多家聯合研製的,多數的研製參與者都是在正式曝光后或領到不明獎金時才猜測出自已為某某項目也立了功)。包括瓦良格在內的中國在造航母其實都已接近完工,只是覺得下水的時機沒到,也就沒有讓它完工而已,這些東西都是半成品了。這和日本儲備的一些先進武器一樣,需要時很快就可以完成。
  
   烏克蘭、俄羅斯專家都對中國造航母出過力,中國的核潛也是一樣。有報道說瓦良格改裝已經失敗,也有說瓦良格是個破爛,這都是錯誤的猜測,其實瓦改已經接近完成,只是某些特殊的裝備還沒有最後敲定如何選擇,還有就是恐怕目前因種種原因還沒有急於讓其完成。
  
   中國在軍事科技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航空、航天、核潛都已達到了很先進的水平,激光武器已經是世界領先,想信航母不會造不出來的。如今中國軍事戰略正在轉變之中,航母的出現就標誌了中國戰略真正的轉型。半成品與成品只是半步之遙了,中國航母很快就會下水的。
   

   台灣地區「中央社」記者張謙轉引最新一期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報道稱,大陸將會大量生產先進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並計劃在此基礎上研製更先進、可熱垂直發射導彈的054B型護衛艦。
  
   台灣地區記者所說的這期《漢和防務評論》報道內容如下:為取代大量服役的053H系列導彈護衛艦,未來10年,中國大陸將會大量生產054系列,並由廣州和上海負責製造。據悉,目前中國大陸擁有兩艘054型導彈護衛艦。
  
   報道表示,根據該雜誌「最近拍攝」到的廣州黃埔造船廠圖片,造船廠的導彈護衛艦生產廠房正在進行改造;而這一廠房曾建造一艘054型(526號)護衛艦。據說,改造后的廠房向外延伸了約10公尺,這樣的改造「可能」是為了遮蓋稍後計劃建造的054A,以防止054A的船身暴露在外。據說,目前黃埔造船廠已可看到若干個護衛艦的船身,但是否是054A型,「尚待觀察」。
  
   漢和早先曾報道,054A是054型的改良型,包括安裝由俄羅斯方面協助設計的導彈垂直發射器。有了這種發射器,054A將可配備中國最新研製的HQ16垂直發射艦對空導彈。此外,054型護衛艦採用了法國S.E.M.T.PIELSTICK的16PA6STC柴油機,但中國方面計劃在054A型上使用自行生產的柴油機。
  
   不過報道也指出,054A型是否已經定型,「目前還很難說」,這要等到第一批054型護衛艦服役及觀察其結果后才能定奪。漢和防務代總編輯平可夫近日接受採訪時說,更先進的054A型安裝垂直發射器,一方面可減少佔用甲板的空間,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快速地發射導彈。
  
   其實,對中國海軍發展最為「關心」的是美國和日本。

   頻繁遠赴索馬利亞護航說明中國新式軍艦完全經受了考驗
  2009年,在美國的中國軍事觀察家看來,是中國海軍可能走向「藍水」、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的開始,赴索馬利亞護航就說明了問題,中國海軍的發展也日益引起美國的重視。據稱,在中國某新型導彈驅逐艦下水之後,美國軍方立即組織人員高度關注這艘軍艦的武器裝備。在評論「中華神盾」導彈驅逐艦時,美國海軍學院雜誌刊登了研究人員的文章,認為「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在尋求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她當前的軍事現代化也是這種想法的一個部分。中國人民海軍正尋求一種更大更現代化的能夠在藍水作戰的戰鬥艦船」。
  
   在這種觀念的基礎上,美國十分「關心」中國海軍能夠從事遠洋作戰的艦艇建造。美國的《華盛頓時報》更是多次渲染,中國正式投入生產首批數目不詳的新型戰略核潛艇,美方認為,這種新型潛艇將配備有16個導彈發射筒,一艘攜16枚分導式多彈頭潛射彈道導彈的這型潛艇就具有同時打擊96個目標的戰力。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專家則公開宣稱,美海軍不應低估中國組建一支足以挑戰優勢海軍的潛艇部隊的能力。
  
   日本方面在這個問題上也是「不甘落後」。日本防衛廳2005年8月起草的《日本2005防衛白皮書》就將中國海軍作為關注的焦點。《日本2005防衛白皮書》提及中國軍費開支的持續增長以及中國軍事的現代化問題,並特別提到中國在核武器和導彈領域內的發展。《白皮書》還稱日本目前正在密切關注中國海軍艦艇的一舉一動,及中國在東海地區的油氣田開採項目。
  
   中國造軍艦傳聞多,美日印才是真正造艦大戶
  事實上,有關中國大造軍艦的說法也並非第一次出現。粗略翻看境外媒體的報道,就能發現諸多的中國海軍造艦計劃,而基本上都只是傳聞而已。
  
   2008年底,著名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由該報記者愛德華·科迪自上海發回的一條「爆炸性」「紀實報道」。科迪在文中描繪了他在上海的「所見所聞」:除記者自己的「觀察」外,文章還援引「外國軍事專家的觀點」指出,僅僅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中國就開始了大約70艘軍艦的修建工作,其中包括一批登陸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一報道一經發表,立即引起了各界的普遍質疑:一名外國記者究竟如何進入保密度極高的中國軍艦建造廠,是否有間諜之嫌,不然就是編造了;而如今的事實證明,70艘中國軍艦的「龐大規模」在2年多之後依然沒影!
  
   2008年2月,日本《產經新聞》稱,「本報2月15日獲得消息,中國海軍正在秘密建造大型水陸兩棲登陸攻擊艦。該登陸艦空間廣大,不僅可以裝載大型直升機,運送軍隊,裝載氣墊登陸艇,還配備了地對空導彈……」《產經新聞》接著又毫無根據地說,中國新型登陸艦是在為「台海局勢」做準備。按照《產經新聞》的說法,中國空軍的電子戰機最近頻頻在中國東海附近刺探日本情報,中國海軍潛艇也頻繁潛入所謂的「中間線」。這艘正在計劃或者秘密建造中的「登陸艦」是中國軍隊遏制台海和日本的新武器。日本防衛廳藉此發揮想象力,聲稱這艘新型登陸艦要「侵略日本島嶼」!這一基於猜測基礎上的消息立即被各方所否認。

  事實上,倒是美國、日本和印度的造艦計劃應該引人警惕:  
   美《每日防務》雜誌於2005年年底披露了美海軍向國會提交的未來30年建造100艘戰艦計劃的部分內容,美《國防》雜誌也刊登文章,呼籲美國為打造未來艦隊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美海軍未來30年將朝何種目標前進成為關注的焦點。
  
   據報道,美海軍負責軍備採辦的最高官員約翰·揚透露,美國海軍的這份造艦計劃由兩套方案組成:即325方案和261方案。按照325方案,美海軍到 2035年將編有325艘艦艇,包括174艘水面作戰艦艇、45艘攻擊核潛艇和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11艘航空母艦、24艘大型兩棲戰船及57艘其它艦艇;按照261方案,美海軍未來將編有261艘艦艇,其中包括130艘水面作戰艦艇、41艘攻擊核潛艇和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11艘航空母艦、17艘大型兩棲戰船及48艘其它艦艇。這兩套方案設計起點均為2006年,其前期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兩者的區別在於,2019年後325方案將大大增加近岸戰鬥艦(LCS)、新型驅逐艦(DD—X)以及新型巡洋艦(CG—X)等艦隻的數量,加上用於替換舊艦艇的新艦艇數量,預計需要新建約100艘戰艦。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五角大樓高級官員日前也透露,美國海軍計劃截至2020年時把艦隊艦艇的數量增加到313艘,以此應對被視為「潛在對手」的中國等國。

  日本海軍則計劃把現有4個護衛艦隊的旗艦,由5000噸級的護衛艦改為1萬噸級的大型導彈驅逐艦,將「宙斯盾圖集」導彈驅逐艦由8艘增加到12艘,並擬在2015年前建造兩艘3萬—4萬噸級輕型航母。同時,大力發展登陸運輸艦,並陸續裝備兩艘8900噸級和兩艘1.5萬噸級運輸艦,以取代現役的運輸艦。海軍大型運輸艦的發展目標是擁有5到6艘8900噸級的運輸艦,以達到一次運輸一個陸軍戰鬥群(一個步兵團及必要的炮兵營、坦克部隊及其他配屬分隊等)的能力。

  而中國的南鄰——印度也制訂了龐大的海軍造艦計劃,理由也是「對付中國軍艦」。

  中國海洋戰爭風險高於陸地,加強海軍實力是當務之急
  對於美日龐大的造艦計劃,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不能不警惕。香港《大公報》指出,中國在海洋方向面臨的軍事威脅和戰爭風險,大大高於陸地方向;而其防衛能力,遠低於主要安全對手。專家建議:中國應「以海為主」,把東部海洋方向作為主要戰略方向。

  專家分析,海洋方向(即東、南方向)的形勢比陸地方向(即西、北方向)嚴峻,不僅存在台灣地區、南海、釣魚島和東海大陸架等事關中國主權和安全的問題,還存在影響區域形勢全局的朝鮮半島這一熱點問題。為有效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必須加大海洋防衛能力建設的力度。同時,中國應與俄羅斯、印度、中亞等國家加強合作,穩定陸地方向的安全環境。從而重點應對海洋方向的安全挑戰。

  據報道,美日將在今年夏天舉行的聯合軍演將會以釣魚列島的黃尾嶼為靶島,進行火炮試射。而美日2月舉行的軍演,其區域已十分接近中日存在嚴重爭端的釣魚島海域,同時也靠近中國正進行石油天然氣開發的東海海域。

  另據日本媒體3月中旬報道稱,日本防衛廳日前正在研究一項「保衛」東海油田開發的方針,其主要內容是在所謂「防空識別圈」內海上自衛隊的艦艇遭到攻擊時,出動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馳援。日本防衛廳稱,這一計劃是考慮到中日可能因為在東海問題爆發偶然性的「衝突」。

0

主題

3303

帖子

66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7
沙發
dj-diesto 發表於 2009-11-12 16: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