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一戰醜聞]隱瞞80年 25萬男童參戰死傷過半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9-8-19 2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英國《泰晤士報》2004年6月報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25萬英國男孩被政府招募入伍,趕赴血雨腥風的歐洲戰場,這些「男孩士兵」的年齡全都低於法定的服役年齡———18歲,幾乎一半左右「男孩士兵」全都在前線陣亡或負傷。英國政府對招募25萬「童子軍」參加一戰的醜聞刻意隱瞞了80多年,直到日前,研究戰爭史的歷史學家才從歷史檔案中發現了這一驚人的秘密,由英國「證詞影視」公司製作的歷史記錄片《英國童子軍》昨晚首次在英國「第四頻道」上披露這一歷史真相。
   
    揭秘:25萬童子軍開赴戰場
   
    一戰爆發后,短短兩個月內,就有75萬名英國男子響應宣傳應徵入伍,其中許多人都是稚氣未脫的未成年男孩,最小的甚至只有14歲。儘管當時的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內閣明知道許多徵召入伍的男孩都未達到法定服役年齡———18歲,但為了招募到足夠的兵力,全都睜一眼閉一眼。據歷史學家披露,當時大約有25萬英國男孩被政府徵召入伍,趕赴血雨腥風的歐洲戰場,成了不折不扣的英國「童子軍」。
   
  回憶:虛報年齡參軍政府裝聾作啞
   
    現年10
6歲的塞西爾·威瑟斯是至今仍活在世上的少數幾名一戰「童子軍」之一,當年他嚮應政府的號召應徵入伍時只有17歲。威瑟斯回憶道:「他們根本沒有向我要出生年齡證明,我就這樣輕易地參了軍。當時許多15歲的男孩都謊稱自己已經20歲或19歲,他們也都順利地參了軍———現在想想真令人震驚。」威瑟斯一開始甚至沒將參軍之事告知自己的父母,他是用一個假名和假家庭住址登記的。威瑟斯道:「當時許多男孩之所以入伍只是因為家裡窮,他們以為入伍后就可以填飽肚子。」
   
    震驚:17歲「逃兵」被處死
   
    文件顯示,「童子軍」如果在戰場上發生開小差當逃兵的行為,同樣要被行刑隊處死,東倫敦男孩亞伯拉罕·貝維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當他於1914年9月應招入伍時只有16歲,1915年2月,貝維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場戰役中後背中彈受傷,被送往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在即將返回前線時,一枚手榴彈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飽受驚嚇的貝維斯泰因不願再回到戰場去。一名軍事醫療官員命令他馬上回到前線戰壕去,當貝維斯泰因拒絕服從命令后,他於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處決。當時他的死亡記錄顯示他有21歲,然而事實上,他當時只有17歲。
   
    哀嘆:小童子軍16歲陣亡
   
    來自英國設菲爾德市的霍拉斯·伊萊斯是當時最年輕的英國「童子軍」之一,當他應招入伍時只有14歲。兩年後,在法國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他就被敵方炮彈擊中喪生。據悉在伊萊斯陣亡前,他的姐姐弗洛麗曾寫信懇求他,要他向軍方說出自己的真實年齡。弗洛麗在信中寫道∶「親愛的霍拉斯,告訴他們你的真實年齡吧,我相信他們會安全送你回來的。」然而弗洛麗的信卻被退了回來,上面還附了一行字∶「已經陣亡」。霍拉斯·伊萊斯死時只有16歲。
   
    抗爭:英議員為童子軍奔波
   
    據悉,英國當時自由黨議員亞瑟·馬克漢姆對這些年輕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憂慮。他做了大量努力,試圖說服英國戰爭辦公室負責人、陸軍大臣基奇納下令確保成千上萬名「童子軍」士兵能夠從歐洲戰場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國政府對馬克漢姆的呼籲置若罔聞。馬克漢姆憤怒地指責英政府採用欺騙性的手段騙這些孩子應徵入伍,但他的聲音太孤獨、也太弱小了。1916年8月,50歲的馬克漢姆死於心臟病突發,從此再沒有人為「童子軍」參戰一事向英國政府表達抗議了。
心懷華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