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什麼是「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
[列印本頁]
作者:
lawbw
時間:
2009-5-28 07:38
標題:
什麼是「公共負擔」(Public Charge)
移民法規定大多數親屬移民受益人須滿足移民法212(a)(4)條款要求,即不太可能成為「公共負擔」。公共負擔指接受聯邦或州政府的現金援助(SSI, TANF或州/地方政府的現金援助),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長期醫療住院服務。
接受下列福利不構成「公共負擔」:
1,糧食券
2,聯邦醫療(Medicaid)
3,兒童健康保險(CHIP)
4,緊急醫療服務
5,婦女、嬰兒、兒童補助(WIC)
6,其它營養、食品幫助
7,其它健康或醫療福利
8,兒童保育
9,兒童監護
10,交通補助
11,職業培訓
12,能源補貼
13,教育幫助
擔保人是否有意真正擔保移民受益人不重要,只要簽了字就構成可接受的擔保,在法律上生效。美國領事館無端懷疑擔保人或共同擔保人不可信的拒簽理由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領事館簽證官要考慮以下幾點來確定受益人是不是「可能」成為公眾負擔:
1,年齡
2,健康狀態
3,家庭狀態
4,資產
5,財產和其它資源情況
6,教育程序和工作技能
如果受益人年齡太大,健康欠佳,雖然擔保人滿足了收入的要求,移民簽證仍有可能被拒絕。簽證前請有經驗的律師認真包裝材料是獲得簽證的最佳保證。
本欄目提供的資訊僅限讀者參考,不構成法律諮詢或律師客戶關係。讀者應就其個案情形向移民律師諮詢。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