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母儀天下》電視連續劇評說之二

[複製鏈接]

6

主題

44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李西興 發表於 2009-5-20 0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李西興 於 2009-5-21 05:47 編輯

《母儀天下》電視連續劇評說之二

西漢孝元皇后和唐長孫皇后

李西興


    前些日,我在網上發表《漫談「母儀天下」電視連續劇》,蒙網友厚愛,不過一個月,僅在中國大陸的【精英博客】網上的瀏覽量,已超過13000人次。有網友評論提出:「王莽的姑姑怎麼能是母儀天下,只有(向)[像]李世民的皇后才算母儀天下。」為此,我特撰寫此文,對西漢孝元皇后和唐長孫皇后加以比較,並對上次提出的問題
    (1)是王政君斷送了兒子的帝王事業,連一個普通母親都沒當好嗎?
    (2)如何看待王莽的竊國篡位問題?
談談自己的看法。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公元601-636年),是河南洛陽人。她喜讀圖書傳記,用古代善惡人事的記載,作為自己行事的借鑒,崇尚並且能謹守禮法。長孫氏十三歲嫁給李世民。唐朝建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她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當上皇帝,她被立為皇后。長孫皇后的賢德事迹大致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能自覺約束自己的家人和子女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原為布衣之交,是輔佐唐太宗成就大業的第一功臣【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把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繪於凌煙閣,長孫無忌名列第一】。李世民登基后,想任用長孫無忌為輔政大臣。長孫皇后堅持認為不可,說她「不願意讓自己的親屬位居朝廷之權要」。唐太宗不聽,還是起用長孫無忌為尚書右僕射【按:唐初的尚書省就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或政務院。由於唐太宗在高祖朝曾擔任過尚書令,所以之後的尚書省,只設原副職僕射作為主管。當時的尚書僕射,實際上就是宰相】。長孫皇后又私下勸哥哥堅持推辭。所以不到半年,太宗只好解除長孫無忌的尚書僕射職務,改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文職散官】。
    長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是皇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的奶媽曾經請求為東宮【唐代東宮是皇太子所居;而西漢時東宮是皇太后所居。由於本文涉及漢唐兩朝,請讀者注意】增添些器物。長孫皇后說:「太子只怕沒有品德和名望,要那麼多器物有何用處?」(《新唐書•后妃傳》)
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長樂公主出嫁時,唐太宗命令有司,按長公主嫁妝的兩倍為她準備嫁妝。魏徵勸諫說:「東漢明帝(劉庄,在位公元58-75年)封他的兒子為王時說:『朕的兒子不能和先帝的兒子等同。』陛下怎能讓自己的女兒,逾越長公主(先帝唐高祖的女兒)的出嫁禮制呢?」長孫皇后聽說后,滿口稱讚魏徵是「社稷臣也」。勸唐太宗接受魏徵的意見,以示「與天下為公」。太宗也很高興,派人到魏徵家裡,賜給他帛四十匹、錢四十萬。(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

      按: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8年-前33年),王政君雖然身為皇后,王家人不過擔任過兩宮衛尉(叔父王弘官至長樂衛尉,即皇太後宮衛隊長,哥哥王鳳任侍中衛尉)而已。王家在漢元帝的政治地位,比起長孫無忌在唐太宗朝的權勢,就差得遠了。另外,長孫無忌的同族叔父長孫順德,以功勞晉陞為左驍衛大將軍,封薛國公,也是凌煙閣功臣之一。到漢成帝即位,王政君成為皇太后,王鳳以皇帝的元舅,擔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而在唐高宗(在位公元650-683年)初年,長孫無忌以帝舅晉陞太尉【首席三公,正一品】,檢校中書令,兼知門下、尚書二省【唐代,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為朝廷政務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核,經皇帝御批,交尚書省執行。唐初檢校是詔書正式任命的加官】,其權勢比起成帝初年的王鳳,也是要顯赫許多。只不過是後來,高宗要立武昭儀(即武則天)為皇后,長孫無忌不同意。因此得罪了后黨,遭陷害並株連滿門。由此可見,王鳳寧願獨攬朝綱,也不能任外甥漢成帝受他人擺布。加上王太后本人長壽,又有兩個姊妹和八個兄弟,家族人丁興旺。所以她兒子當皇帝,自然要倚重娘舅家。因此形成王氏十人封侯,五人相繼任大司馬輔政的局面。長孫皇后不幸,在唐太宗生前已經去世(她死於貞觀十年,即公元636年),故難享「母儀天下」之實際尊榮了。
    我在「漫談《母儀天下》」時提到過,《新民晚報》2009年3月26日姚李的「電視劇《母儀天下》嚴重不符史實」一文,批評歷史上的王政君,斷送了兒子的帝王事業,連一個普通母親都沒當好。並就此徵求網友的意見。
    以下我把唐長孫皇后和孝元皇后加以比較,談談自己的看法。
    如上文所言,長孫皇后確實顯得很賢德。然而,她的兒子又如何呢?長孫皇後生了三個兒子。長子皇太子李承乾有罪過,被廢黜。次子濮王李泰(太宗第四子),因用計謀傾覆哥哥皇太子李承乾,也遭譴責而不被用為嗣君。幼子晉王李治(太宗第九子),在舅舅長孫無忌的支持下,得立為太子,並繼承皇位,是為唐高宗。但是,高宗因寵愛武后,竟在武后及其黨羽的挑唆下,最終逼死舅父長孫無忌(在這一點上,唐高宗確實連王莽都不如。王莽篡奪了漢朝天下,仍對其姑母王政君非常敬重,還算不忘本),他自己也逐漸成為武后的傀儡。他死後,李氏唐朝被武則天改為武氏周朝(和王莽篡漢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能因此責怪長孫皇后沒教育好子女,連一個普通母親都沒當好嗎?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宮廷鬥爭非常複雜。漢成帝當不好皇帝,是怪不得他母親的。

    二、長孫皇后能儘力維護朝中的忠直大臣
    有次,唐太宗退朝回到後宮,滿面怒容說到:「我非殺這個鄉巴佬(田舍漢)不可!」長孫皇后問:「誰又惹陛下生氣啦?」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在朝堂上和我爭辯,常常使我下不了台。」長孫皇后立即回自己的房間,穿上朝服,然後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院子里。太宗吃驚地問:「皇後為什麼這麼做呢?」長孫皇后回答說:「妾聞主聖臣忠。今陛下聖明,所以魏徵才敢於直言。妾有幸備位後宮,怎能不向陛下表示祝賀呢?」(見《隋唐嘉話》)
      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齡,因犯有小過失,被責罰回府思過。當時長孫皇后已經病危。她在和太宗訣別之際,竟然不忘先為房玄齡說情,說:「玄齡追隨陛下很久了。他參與過陛下的許多奇計秘謀。除非他犯有大的罪過,請陛下不要拋棄他。」對於自己家人和自己的喪事,則叮囑說:「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因山為壠,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最後又請太宗「納忠容諫,勿受讒,省游畋作役」。如能若此,她也就雖死無遺憾了。(《新唐書•后妃傳》) 長孫皇后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以上兩例,再加上代兄長長孫無忌推辭輔政要職,雖然是正面讚美長孫皇后,卻也說明,長孫皇后實際上已經參與,或者說,協助唐太宗處理朝廷的重要政務了。王政君在元帝朝,沒有參與過任何與朝政有關的事。在成帝朝,身為皇太后的她,只是在她哥哥大司馬大將軍王鳳上書請辭時,以哭泣不食向兒子漢成帝施加壓力。她正式向兒子提出的富貴親屬的要求,有兩次:
    一、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改嫁後生一兒子名叫苟參。她讓成帝仿照漢武帝封田蚡的前例,封苟參為列侯。成帝說:「當時封田氏,不合乎正道。」沒有答應,但是提拔苟參擔任侍中水衡都尉(是掌管上林苑事務的少卿,秩二千石)。
    二、王政君有八個兄弟,唯獨王曼死得早,沒趕上王家滿門封侯的好時光。身為太后,就為此事,常在成帝面前嘮叨。時間長了,再加上其他因素,成帝下詔追封王曼為新都哀侯。讓王曼的兒子王莽嗣爵為新都侯。

    在漢哀帝朝,王政君身為太皇太后,多次讓擔任大司馬輔政的侄子王莽辭職,以免和哀帝的生母丁姬和祖母傅太后,以及丁傅兩家外戚的新貴們發生衝突。有次,漢哀帝麒麟殿設酒席,和他的寵臣董賢及其親屬宴飲。哀帝突發奇想,竟然說要把天下禪讓給董賢。當時王政君的侄子中常侍王閎在場,就進言說:「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漢哀帝默然不悅,由此不再讓王閎侍奉酒宴了。王政君怕王閎遭不測之禍,親自替王閎向哀帝陪罪。直到哀帝猝死,七十高齡的王政君,才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出面,收取皇帝璽綬,並重新啟用被丁傅集團排斥多年的王莽。
    西漢景帝時至武帝初的竇太后,崇尚黃老學說。然而她一怒之下,能同時撤換朝廷三公【參看我寫的《西漢宮廷故事》第九篇「內戚之間的爭鬥」】,這確實不符合黃老「無為」哲學的原則。而從王政君的一生來看,她才是西漢王朝唯一深得「無為之治」真傳之人。

    毛澤東在《評點二十四史》時說過:「關於王莽變法,漢時一般做史的人——范曄、班固、班昭等——因為他們吃的漢朝的飯,要給漢朝說幾句話,把王莽說得怎麼壞。其實王莽也不是怎麼不得了的一個壞人。」
    我們今天看待歷史事件,不能站在漢朝的立場上批評王莽。我們說王莽篡漢,和曹丕篡漢一樣,是指非通過戰爭奪取政權,而是通過權謀篡奪天下。然而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看王莽就要比西漢的元帝、成帝和哀帝強。問題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沒有能延續就失敗了。所以歷代具有正統觀念的史家都罵他。在近現代,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之後,除了毛澤東外,還有許多人為王莽鳴不平。
    如胡適就說過:「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胡適《井田辨》)
      錢穆則認為:「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一書中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巨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慾。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
    何茲全說,王莽是代表中下層地主階級的改良主義者。王莽變法是一次改良主義運動。(《光明日報》1951年3月10日)
鄧廣銘在《論王莽的代漢和改制》(1952年1月25日《進步日報》)一文中指出,西漢末年的中小地主階層,在政治和經濟上有兩項要求:由於社會經濟發展過於畸形,致使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故要求有一種改良措施加以緩和,藉以穩定整個地主階級的權益;由於劉姓政權腐朽無能,已不足以負荷緩和矛盾的重任,故又要求有一個新的統治政權繼起。王莽就是順應這兩種要求而掌握政權,並制定出社會改革方案的。
    翦伯贊在《秦漢歷史上的若干問題》(《歷史學》1979年第一期)一文中認為,王莽是一個最大的政治野心家,也是西漢末封建貴族集團中一個較有見識的人物。
    他指出,在封建正統史學家的筆下,王莽一直被描寫成為一個典型的偽君子、篡竊者而受到譴責和辱罵。實際上「王莽篡漢」這件事,對評價王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莽改革,因為這件事關係到當時人民的生活。王莽改制的主觀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農民的利益,而是企圖犧牲個別大地主、大商人的眼前利益,來重新穩定瀕於崩潰的整個地主階級統治。但在客觀上是對農民有利的。正因如此,他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頑強反對,而陷入全盤失敗。至於王莽對他的每一項改革,都附會於聖經賢傳上的說教,這不是復古,而是托古改制。

    由此可見,姚李的文章批評說,王政君幾十年中卵翼王氏外戚勢力,充當侄子王莽的保護傘,才使得王莽得以竊國篡位。還是站在舊史家的立場上所作的評論。
    所以我的觀點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是一個有著獨特非凡經歷的平凡女性。她身居國母之位長達六十年,從公元前48年至公元13年,跨越公元前後,見證了西漢晚期五朝天子(漢元、成、哀、平四位皇帝及新朝的王莽)的興衰。
    王莽,則是中國兩漢之際,一個失敗的托古改制的政治家。
    這種評價是否公允妥當,請網友評論。

    三、長孫皇后曾經把古代著名婦女的故事編著為《女則》,計有十篇。她常常對她的文件保管員說:「這部書是我用來自律的,寫得沒什麼無條理。不要給皇帝看。」她死後,皇後宮的管事,把《女則》呈交皇帝。唐太宗讀後既傷心又感動,說:「皇后的這部書可以垂範後世!」(《新唐書•后妃傳》)然而,太宗死後,首先破壞《女則》的,就是長孫皇后的愛子,繼位的唐高宗,以及他所寵愛的武后。據《新唐書》記載,長孫皇后的《女則》,著重告誡後宮嬪妃不要干預朝政。而唐高宗的縱容和武后的所作所為,恰好和長孫皇后遺訓完全背道而馳。這不能不說是唐初政治的一大諷刺。

    相比較而言,我倒更欣賞孝元皇后王政君。一、她雖然被立皇后,卻從不嫉妒其他後宮受寵的嬪妃,這在古代宮廷里極為少見。二、她在自己兒子繼位當皇帝之後,能善待定陶王劉康及其母傅太后,而不斤斤計較傅氏以前曾有傾覆太子的圖謀。三、她並不喜歡干涉朝政,卻很識大體。史書所記載她的許多事迹,都突顯出她雖身為至尊的女性,其內心卻是非常平和善良的。她沒有半點兒矯揉造作,悲傷時就哭泣,生氣時不但敢斥罵執掌國柄的侄子,連傳國玉璽也敢往地下摔,完全是個性情中人。至於她被侄子王莽利用,成為王莽篡漢的一張王牌,如果我們不對王莽抱有過度歷史偏見的話,也算不了什麼,只能讓人更為同情當時已經老邁年高的王政君。所以,元后丟擲傳國玉璽和恪守漢臘的故事,不僅反映出這位老太后受騙的憤慨真情,也和王莽一系列爭取民心的政治作秀,形成鮮明的對照。
    至於「母儀天下」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封建王朝的時代烙印,是讚美帝王后妃專門用語。一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用它來作為片名,是無可厚非的。曾記否,「文革」中江青借毛主席夫人的名義,妄想「母儀天下」,最後只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而作為一個普通人,最愛的只有自己母親。正如我在悼念去世的母親時所說的:「普通的母愛是最誠摯的愛。」
    關於王政君和王莽的真實故事的生動敘述,請欣賞我寫的《西漢宮廷故事》第二十篇「孝元皇后王政君」(貼發在【史海鉤沉】)和第二十三篇「王莽篡漢」(同時在「海外華人俱樂部---貝殼村」和中國大陸的「---精英博客」連載)。本文二〇〇九年四月下旬曾分為上下兩篇貼發「海外華人俱樂部」和「精英博客」

                                                        筆者五月二十日於紐西蘭奧克蘭
李西興

6

主題

44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沙發
 樓主| 李西興 發表於 2009-5-21 05:47 | 只看該作者
筆者同時在【史海鉤沉】貼發《西漢宮廷故事---孝元皇后王政君》(1)-(8)
在【網路文學】貼發《恐嚇與謀殺---八名奇案》(1)-(14)
歡迎感興趣的網友賞讀。
---李西興
李西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44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3
 樓主| 李西興 發表於 2009-5-21 05:58 | 只看該作者
筆者在【文化沙龍】貼發的《母儀天下電視連續劇評說》之三
《關於毒殺許后和霍氏覆亡》是近日完成的新博
歡迎感興趣的網友賞讀。
---李西興
李西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4
jvmpzh 發表於 2009-5-22 06:47 | 只看該作者
xi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5
lixixing 發表於 2009-5-27 09:12 | 只看該作者
筆者新在【史海鉤沉】貼發《西漢宮廷故事---王莽篡漢》(1)-(9)
在【網路文學】貼發《恐嚇與謀殺---八名奇案》(1)-(23)
歡迎感興趣的網友賞讀。
---李西興
Li Xix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