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聯合國法國無力調解 中國順勢插手巴以衝突 [列印本頁]

作者: Boutron    時間: 2009-1-18 17:18
標題: 聯合國法國無力調解 中國順勢插手巴以衝突
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戰火已持續了20天,雙方先後拒絕了聯合國的停火協議草案和法國總統一廂情願的調停計劃。那麼這場戰火到底要燒向何方?中國政府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之前圍繞著加沙之戰,國內網路上掀起了一場大討論,有人支持以色列,有人同情哈馬斯。有人引經據典,有人據理以爭。如此大範圍的討論巴以問題,比較少見。究其原因,我想一來是隨著中國近些年來廣泛積極的參與到國際事務中,國人的目光漸漸開始關注國際事務,即便是這場戰爭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另一方面,雙方的戰爭手段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激發了網民的憤恨之情。先是哈馬斯瘋狂的人體炸彈傷及以色列平民,並將戰火引燃。后是以色列捉捕集中了200多名巴勒斯坦平民,不想第二天竟殘暴地向此地發射了數枚炸彈,造成30多平民死亡。誰是誰非一時間眾說紛紜,真假難辯。如果我們只談哈馬斯和以色列誰對誰錯,爭論還會無休止的進行下去。眾所周知,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是政治意圖的集中表現。戰爭機器一旦開動,所有的道德和民怨都會被置於炮口之下而不堪一擊。所以為了能清醒地的看待戰爭的走向,必先分析發動這場戰爭的政治決策層的目的和意圖,否則只能是一葉障目,雲里霧裡!

以色列之所以將戰火引向加沙境內,起因看似哈馬斯發動的人體炸彈激怒了以色列。其實不然,哈馬斯的人體炸彈只是為以色列發動這場戰爭找到了堂而皇之的借口。哈馬斯利用人體炸彈襲擊以色列境內目標已流行時尚了多年,只是這次被以色列人充份利用而已。以色列向哈巴斯發動戰爭的根本意圖就是要消滅哈巴斯,或者至少讓哈馬斯的政治力量在巴勒斯坦境內顛覆,消除哈馬斯對以色列形成的國家安全的風險。

以色列非常清楚,只要哈馬斯存在,巴以雙方就很難坐在談判桌前,和平的曙光就遙遙無期。只要有哈馬期存在,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就會存在威脅,只要哈馬斯存在,耶路撒冷問題就會永遠成為國際事務。以色列人寧願坐在他們對面是法塔赫,然而現在的法塔赫代表不了巴勒斯坦!實際上自從阿拉法特死後,法塔赫的對美、以政策就開始從狼到羊的轉化,這種轉化可能順應了民意和歷史的最終走向,但更符合以色列的政治需要,然而卻得到不到巴境內其他武裝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激進武裝派別的支持!

很難想象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會打到什麼時候,但從哈馬斯多次拒絕國際社會的調停分析,它對這場戰爭是做過充分準備的。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早就在雙方的意料之中,只是時間問題。戰爭的最初發展展示了以色列的軍事力量的優勢,以色列的重型坦克勢如破竹,一路開來直逼加沙城下,竟然連路邊炸彈也不曾遇到(以黎之戰中,黎巴嫩的路邊炸彈讓以色列的坦克飽受重創)。顯然這是哈馬斯的誘敵深入之計,哈巴斯就是想把以色列引入到加沙城內的巷戰。這樣的以色列的重型武器和高科技武器的優勢將難以發揮作用。據說在哈馬斯這幾年的苦心經營下,加沙城下已經形成了數千公里縱橫交錯的作戰隧道,加上熟悉地形和城市掩體的存在,以色列這一仗並不好打。

加沙之戰的主動權掌握在以色列手中,哈馬斯只能是頑強抵抗。對哈馬斯而言只要能把以色列軍隊拉入到巷戰,只要戰爭的時間拉的更長,就算是勝利,就能夠賺取更多的政治資本,就有和以色列討價還價的餘地。以色列只有將哈巴斯重創或者消滅才能算是勝利,而且不能讓戰爭延續的時間太長或者死亡的軍人太多。以色列政界的反戰力量會隨著戰爭的戰而未決給政府施加更多的壓力,在野黨也會藉此發難,國際社會的不斷介入也會繞亂以色列政府的決心和意志,這些都是哈馬斯可以利用的,也是它為什麼現在不接受國際社會調停的主要原因。

布希政府即將完成他的歷史使命,曾經意氣風發的他手拿著「路線圖計劃」遊說中東,可能沒想到,在他離任之時,中東留給他的是一場加沙之戰,這不能不說是美國政府對巴以和談的不作為,也證明了布希政府巴以外交政策的徹底失敗,不知道隨著他的下台還沒有有人再提那個「路線圖計劃」了。面對中東錯綜複雜的局勢,面對加沙戰爭,此番美國人選擇了沉默。據悉,在聯合國安理會閉門會議上,關於哈馬斯和以色列衝突的決議草案中,美國意外的投了拋權票,又有媒體稱美暫緩向以色列運送軍用物資等。一系列的事件都在證明,美國此番不再熱衷地支持他的「小弟」了。在不斷支持以色列的外交方式中,美國人得到的只能是「 指責」。歐洲政治家們就不只一次的指責美國在以巴關係中,明顯偏袒以色列,造成了巴以衝突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解決。此言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顯然美國此次不願意再為支持以色列而背負罵名,註定它在這次加沙之戰中無所作謂了!

另一方面,以色列此次打擊哈馬斯的戰爭並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更不符合美國的大中東計劃。美國人的真實意圖是讓以色列的軍事力量牽制哈馬斯和伊朗,只要伊朗和敘利亞不在巴勒斯坦發揮影響力,哈馬斯的一切行動並不會給美國的中東計劃帶來負面效應,美國是不會選擇戰爭的,也不會支持以色列發動戰爭。就目前的形式看,美國的中東政策的焦點依然是伊朗核問題,只是隨著俄格之戰和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布希政府即將到期等因素,轉移了人們的視線。

從目前形勢分析,聯合國、法國均無力調解,雙方的戰爭還將進行下去,除非以色列放棄最初的作戰目的。為此,在中東有影響力的國家還會不斷的出面協調以或取自身在中東的利益。預計戰爭最終會在第三方的協調下停火。據悉,中國政府已經派出了孫必干特使出訪中東,其意不言自明!

早在江澤民時代中國政府也曾在巴以僵持不下的時候派特使出訪中東,但都沒有得到過以色列的積極回應。由於意識形態和歷史原因,中國政府從未對巴以衝突有過真正的介入,每次巴以衝突也只是通過發言人表達中國政府那不痛不癢的外交立場。但長期以來,中國政府給予巴勒斯坦道義上的支持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尤其是在阿拉法特時代。基於此,以色列並不想讓中國政府介入到巴以衝突中來。

中東地區是各國利益最為集中的地方,大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和戰略需求形成了盤根錯結的複雜關係。說到底各國都想通過介入中東事務獲取其資源的話語權以謀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當中國想介入到中東事務的時候也會受到其他大國的共同抵制。說難聽點,誰也不想讓中國去分一杯羹,一切都要靠中國政府自己爭取!

此番中國政府出手,預期並不會給加沙之戰帶來實質上影響力,但當聯合國、歐洲無功而返,又因美國政府的不作為,中國政府選擇出手,可謂時機成熟。其作用有以下幾點:一、為未來的中東政策定調,作為負責的大國中國願意為促成巴以和談做出努力;二、積極取得中東熱點地區的話語權。依中國現在的影響力還無法真正擔起巴以和談的能力,但取得中東地區的話語權,為以後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埋下伏筆至關重要;三、順勢插手巴以問題,預計當前遇到的大國阻力較小,關鍵是如何處理好以色列對中國政府的信任,這樣中國就可能慢慢介入到巴以衝突中來,成為大國搏弈中的新莊家!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9-1-18 19:15

作者: lyazh    時間: 2009-1-18 23:42
共匪有這個能力去染指巴勒斯坦嗎,真是他媽的搞笑。
作者: 11nn93n9    時間: 2009-1-19 00:20
中國只要出售武器, 就有籌碼。
誰可以向哈馬斯提供武器,以色列就必須向誰低頭。
作者: dj-diesto    時間: 2009-1-19 17:17

作者: Cityfarmer    時間: 2009-1-19 17:33
原帖由 lyazh 於 2009-1-18 23:42 發表 [聯合國法國無力調解 中國順勢插手巴以衝突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共匪有這個能力去染指巴勒斯坦嗎,真是他媽的搞笑。


對,你們李大法師有這個能力,把所有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忽悠成輪子功學員,哪裡就太平和諧了,大不了自焚,也不傷害別人!
作者: w.t    時間: 2009-1-19 17:46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