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朝日新聞 中日和解的歐洲模式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6-19 2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從屬於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保守派政治家的智庫一改過去的做法,提出日本和中國可效仿德國和法國,克服歷史分歧,建立包含廣泛的關係,推動亞洲繁榮與穩定。

  前首相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在一篇題為《日中關係新篇章》的政策論文簡短的開篇聲明中,數次提到法德歷史和解可作為日本、中國追隨的模式。和歐洲不一樣,日本的保守派組織往往避免討論日本負面的歷史。從歐洲吸取克服歷史障礙的靈感對左派更有吸引力。

  然而中曾根康弘的提議作出了新的突破。身為智庫世界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Studies)主席的中曾根康弘表示,「和德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日本和中國)有機會成為亞洲和平與穩定的關鍵。」 中曾根康弘是狂熱的反共產主義者,曾提出把日本變成美國「永不沉沒的航母」。這次的論文盛讚法國和德國在二戰後所做的幾件事,包括1951年法德合作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法德2006年發行聯合編撰的高中歷史教科書。

  該論文在4月發表,剛好在中國主席胡錦濤訪日之前。但日本媒體還沒有報道中曾根康弘建議日中關係效仿法德模式的聲明。關於這種疏忽,原因之一可能是日本沒有意識到歐洲保守派在二戰後立即推動歷史和解的關鍵作用。

  例如,二戰後推動法德和解的第一波協調一致的努力由道德重整組織(Moral Rearmament)總部舉行的一系列會議組成。道德重整組織是一個國際反共產主義組織,開始於1946年的道德重整運動讓3000名著名德國人和2000名法國人聚首,當中包括前抵抗陣線的成員(Resistance)。當中包括後來成為西德總理的阿登納(Konrad Adenauer)。他和法國外交部長舒曼(Robert Schuman)合作,為歐洲煤鋼共同體奠定基礎。這個共同體對煤鋼和對和解的貢獻一樣大。

  當然,中曾根康弘的建議有他的局限性。它沒有注意到德國為過去贖罪的許多具體做法,以及德國向納粹受害者賠償、道歉所帶來的積極效應。和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國家贖罪,而日本官方旨在克服歷史障礙的行動中似乎缺失了這一點。例如,某些日本官僚堅持遵循極端狹隘的國際法解釋,阻撓日本用官方資金直接賠償「慰安婦」和被強迫的勞工。

  中曾根康弘的提議卻把重點放在務實的結果,例如日本旨在幫助中國產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援助給日中帶來的互惠。但鑒於目前日中關係的脆弱性(例如中國問題餃子對貿易和外交關係造成巨大傷害),中曾根康弘所強調的務實精神不失為大膽的一步。

  但之所以注意中曾根康弘的提議,還有一個理由。在日本,左派可以談和解,但顯然只有擁有政治影響力的右派可以為它做些事情。(作者 Andrew Horvat)



譯文為摘譯,英文原文:http://www.asahi.com/english/Herald-asahi/TKY200806190050.htm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