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強調《跨界風格》莎拉布萊曼,在她的《永相隨》(Time to Say Goodbye)專輯《重返失樂園》(Eden)全球市場先後突破兩百萬張及一百萬張之後,2004年又推出了《月亮》為主題的最新專輯《月光女神》,這張專輯收錄了古今歐美知名與月亮有關的單曲,再經過高雅精緻的編曲、混音,搭配上莎拉布萊曼獨一無二的空前美聲而成。
關注古典音樂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La Luna」《月亮》的主題曲源於德沃夏克的歌劇《水仙子》中的詠嘆調,精心改編之後,雋永的古意中添加了許多現代色彩。尤其是那鋪天蓋地而來的前奏帶有強烈的NEW AGE風格,勁猛的節奏中,更混入都市嘈雜的背景,配合莎拉高亢嘹亮的嗓音和激蕩人心的繞樑餘韻,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Figlio Perduto」《失去的孩子》也是改編自貝多芬的作品《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莎拉的詮釋真情流露,毫不矯揉造作的表達令聽者入心入肺。拉赫馬尼諾夫的藝術歌曲改編「How Fair This Place」《此處何等美麗》也被收錄其中。
讓流行音樂歌迷沉醉的是此片中還收入了被稱為古典搖滾第一經典的"A white shade of pale"《蒼白的淺影》、電影《畢業生》中的英國民謠,70年代紅極一時的二重唱"Scarborough Fair"《史卡保羅市集》、西班牙最受歡迎的合唱團Meoano1988年的暢銷金曲"Hijo De La Luna"《月亮之子》、全球網友推薦的最具"神秘色彩"的單曲"Gloomy Sunday"《憂愁的星期天》,讓人驚詫高音演繹的憂傷同樣婉約和美麗。最後一首《月河》,那熟悉的旋律,讓人沉醉在逝去的年代。或許世紀之交是易於懷舊的,在莎拉.布萊曼歌聲的引領下,聽者與歌者跨越時空的阻隔,相約在音樂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