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遣返非法移民的務實突破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5-3 1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B]中美遣返非法移民的務實突破 [/B][/CENTER]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楊中旭 馮亦斐


  中美之間已經接近於達成一項遣返非法中國移民的協議,處理非法中國移民進退無據的現象即將成為歷史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劉建超在4月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在移民遣返的問題上,本著確認身份的原則,中國政府願意接受從有關國家遣返的中國國籍的非法移民。

  兩年前的夏天,外交部成立涉外安全司,被媒體稱作「中國海外公民的保護傘」。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到保護的,往往是持有合法護照的中國公民。大量非法移民由於不敢暴露身份,長期遊離在使館和涉外安全司視線之外。上個月,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切爾托夫曾經抱怨,「美國不能繼續為中國政府埋單,因為有3萬9千名暫時被限制自由的中國非法移民耗費著美國人的稅金」。

  4月4日,這位部長在訪問北京期間,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公安部長周永康等官員分別進行了會晤之後告訴媒體,他已經與中國政府接近於達成一項遣返非法中國移民的協議。也就是說,處理非法中國移民進退無據的現象即將成為歷史。

  「實際上,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說過不接受非法移民的遣返,只說要甄別是不是從我們這裡出去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很多人到了那邊,護照都沒有,中國政府即使接受,首先也要確定非法移民的國籍」。

  在框架協議達成之後,切爾托夫似乎鬆了一口氣。他對媒體說,如果我們抓了他們又釋放,等於我們在告訴他們,你們越過邊界來到美國很安全,不會被遣返。現在我們要告訴他們一個新的信息,我們和中國方面已經展開了會談並且接近達成遣返中國移民的共同目標。

  和以往不同的是,切爾托夫此行達成的協議均屬於「事務型」,而不是「戰略型」。除了非法移民遣返的框架協議,中美之間此番還就共同關心的反恐合作、打擊「東S突」恐S怖S勢S力、緝捕和遣返犯罪嫌疑人、奧運安保合作、空警合作及執法培訓等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重要共識。

   [B]移民問題的客觀背景[/B]

  非法中國移民問題,有著由來已久的客觀背景。美國橋港大學國際學院教授朱志群如是說。

  自1620年「五月花」號抵達波士頓那一刻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由於其寬鬆的移民政策,在愛因斯坦、李政道等傑出人物紮根於彼的同時,大量缺少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非法移民也湧入了美國。據稱,美國現在的非法移民高達1100萬人。

  「一些持合法護照進入美國的人滯留在此,由於美國沒有戶籍制度,居民可以自由遷徙,絕大多數人不會被警方查到。」芝加哥張哲瑞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健說。6年以來,周健經手了大量移民案例,通曉美國的移民規則。

  這位律師估計,「相較於被美國司法機關羈S押的3.9萬人,滯留在美國的非法中國移民實際上遠不止這個數目」。

  而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出於各自的苦衷――行政拘S留的場所實在有限,如果非法移民全部落網,就超出了其司法承載能力的上限――有時警方不得不對非法移民睜一眼閉一眼。

  「既然在美國落網的比例如此之低,甚至有時警方不得不視而不見,豈有不助長蛇頭和人蛇前仆後繼的道理?」周健說,「即使被警方抓住,還有申請『政治S庇S護』的機會。」

  而實際上,美國的「政治S庇S護」範圍非常廣泛,遠非人們日常以為的「純S政治原因」。 「純S政治原因的反而很少,只佔『政治S庇S護』移民的1%-2%。」周健說。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劉建超在談及該框架協議時也談到這一問題,他說:有些國家給予一些人所謂的「政治S庇S護」,這不利於打擊非法移民的努力,希望有關國家不要把非法移民的問題政治化。

  [B]利益相關者的務實合作[/B]

  近些年來,中美之間的務實合作,已不僅僅局限在戰略對話和經貿合作。

  有合作,就必然有妥協,妥協的結果是雙方都有好處。3月31日,廣東省江門市法院就原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開平支行行長余振東貪污、挪用公款4.82億美元一案給出一審判決,判處余振東有期徒刑12年。

  據《法制早報》報道,兩年前余振東遣返時,中國政府曾經對美國政府書面承諾,對余振東的量刑不超過12年。

  周健說,「美國政府同樣要承擔來自人S權組織的壓力,因為余振東業已申請了『政治S庇S護』,人S權組織將不斷追蹤余所受到的對待。」

  應該說,中美雙方對於此類事件的處理,已是務實而非政治化的了。「可以看到的是,近些年來,中國政府在處理這類事務性問題時,較少與意識形態聯繫在一起,」周健說,「而在美國人看來,這只是一項具體的事務性工作,早該如此辦理,與國家制度、意識形態沒有關聯。」

  據本刊了解,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切爾托夫離開北京時,留下了一個技術小組繼續與中方洽談。一份框架協議想要落到實處,還有大量程序細節等待商議。例如,滯留美國和回國時的費用問題、身份確認問題等。

  美國總統布希去年11月訪華期間,中美關係在「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利益相關者」這一新的稱謂。

  既然利益相關,類似於非法移民遣返的合作自然越來越多、越來越務實。「但是,由於雙方在政治制度上、理念上、司法制度、司法實踐上有著較大的不同,雙方也沒有司法協助條約,即使是一些技術層面上的合作,難度也不小。」周健說。★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