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閑話204 - 《昭化古城》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3-12-23 19:1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郎閑話204  -  《昭化古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04
20231014 周六 晴陽 16 - 2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廣元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三國歷史文化的核心走廊,與三國時的許多歷史事件、正史稗聞,都有著莫大幹系。
除了千佛摩崖和武后皇澤寺,廣元著名景點還有劍門蜀道和昭化古城。
昭化建城於先秦時代。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置蜀郡,建城稱為葭萌,后因駐昭化軍而改稱昭化,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然其間被水火戰爭反覆破壞,但歷朝歷代又反覆重建,故古城尚保存完好。
金牛雀躍峻峭奇峰迤連蜀道,桔渡翻浪滄桑古澤雲說葭萌。而今昭化古城已成為廣元市區三區之一,離主城約20餘公里,交通方便,吸引遊客前來賞玩。
觀光古城、尋幽探微,感受文化與自然之美,不容錯過。
昭化古城,是國家4A級景區,我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三國古城。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白龍江、嘉陵江和清江,白水黑浪,交匯於此,稱之為「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蜀漢時駐紮昭化軍,乃古代重兵布控的軍事要地,蜀漢遺址遺迹比比皆是,民風也古樸強悍。
昭示帝德,化育民心。走進昭化古城,漫步於青石板街,感受三國歷史的千古風華。這裡有張飛斗馬超的葭萌關、蜀漢第三任丞相費禕的丞相府、姜維的大將軍府,諸葛亮北伐六齣祁山的大本營也在昭化古城。戰勝壩、牛頭山、姜維井、關索城、葭萌關、天雄關等蜀漢遺址保存完整,見證了蜀漢政權之興亡。
現存的昭化古城是明代重建,有瞻鳳、臨清、拱極三門,城牆城門城樓箭樓等古城的基本格局和規模都得以留存,修繕得體,是川省內保存較好的一座古代城邑。自古以來,昭化地處川甘陝交界,蜀道由城而過,商賈雲集,不絕於道,城內多驛站貨棧飯店酒肆煙館妓院戲台賭場,接待三山五嶽士,南來北往客,著實興旺。只是自民國以來,修築川陝公路鐵路,過往行旅不再依憑古老蜀道,昭化古城才人煙逐漸稀少,貿易日漸蕭條,繁華不再。
昭化古城為不規則四邊形,結構謹嚴,現存有四條大街五條小巷,均用當地青砂石板按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風格隨坡就勢而成,街巷之間「丁」字交錯相連相通,具有軍事防禦特色。街巷兩側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築,多為穿斗木結構、小青瓦、古樸的川北風格民居,玲瓏而又別緻。既有沿街開店的鋪面式民居,也有院落式私家宅第,三進四合院式,以天井走廊相通,雕樑畫棟,古色古香。
大街上豎立有青石牌坊,三門五拱,上書「蜀道唯一縣,巴國第二都」,氣勢恢宏,飛揚遒勁。護城河邊的「棲鳳廊橋」,仿古遮頂長橋,盤龍飛鳳,華柱玉欄,特別是在夜間,成排懸挂的大紅宮燈,配上金紅色彩的橋頂橋身,遠望近觀,更是顯得宏偉氣派,燦爛輝煌。
廟宇、官衙、樂坊、及蜀漢遺址等,觸目可見。如八卦井、名倫堂、丁公祠等,沿途觀賞,賞心悅目。名倫堂是將當時昭化境內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記載於橫樑之上,以表彰其功績,又簡稱為「名堂」,這就是名堂一詞的由來。丁公,就是丁宮保,出生於昭化,於光緒二年在成都作過四川總督。四川名菜「『宮保雞丁」,就是他提倡的。
除了蜀漢遺迹外,昭化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是川陝蘇維埃政府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總部所在地,後人稱為「紅軍城」。
昭化相鄰之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佔地廣闊,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是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它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
走在古城街上,目之所及,都是當地土特產。廣元地處秦嶺大巴山區,地形氣候適宜中草藥生長,如川明參、天麻、蜂蜜等,就是具有多種功效的營養保健品。
昭化一帶,蜀漢時屬於西戎地盤,有許多羌寨環繞。羌民們在長期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中,創造了許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如扎花(麻柳刺繡)這種民間刺繡藝術,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如帳簾、枕套、圍腰、手巾、花鞋等,帶有濃郁鄉土氣息,具有較強的裝飾感,體現出羌繡的特色,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城中有定時的文藝演出,以娛遊客,如盤歌、燈戲、薅草鑼鼓等,是民間的歌舞小戲等傳統表演藝術。產生於民間勞作,主要用於勞作休息時互相調侃取樂,頗具地方特色,深受民眾的喜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31107

mmexport1701544493677.jpg (252.95 KB, 下載次數: 8)

mmexport1701544493677.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