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間文化

[複製鏈接]

108

主題

116

帖子

705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過河小玉 發表於 2019-3-29 08: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過河小玉 於 2019-3-29 08:57 編輯

民間文化是一種具有農業社會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較多傳統色彩的文化。
第一,自發性。從民間文化作品的創作過程來講,自發性體現,在其創作的任性而作、隨處可作的特點上。從作品的寫作目的來看,民間文化大多是一種無名無姓的人們在其生活過程中製作的,因此,它時常是在自我娛樂、自我消遣的輕鬆前提下隨口道來、隨手作來的;並在流傳過程中,率性而作、隨心而改,不必顧慮人們是否接受、作品內容是否成熟、是否有吸引力等等。
第二,傳承性。傳承性首先體現為一種言傳身教。其次體現於口口相傳。在民間文化作品的散播和接受過程中,「面對面」(face to face)是其重要特點。諸如民歌、傳說、諺語、戲曲、評書等等民間文化作品,都需要實地表演、親身展示或者付諸行動等,這些藝術形式散播於村坊市井、街頭巷尾,也出現於庭院房中、流傳在欣賞者自己的口裡、手上。宋代詩人
例:陸遊《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
第三,俗化和程式化。
例:漢代民歌《行行重行行》。
喜聞樂見的形式秉承著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傳統形式,往往在長期的民間文化流傳過程中形成了便於民眾接受的程式化的審美形式。
例:京劇臉譜、綿竹木版畫門神、陝西剪紙。
4.實用性和娛樂性。
例:昆明童謠《求雨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