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住陷史上最大信息泄漏 數據被標價約37萬元售賣

[複製鏈接]

65

主題

214

帖子

62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住被『脫褲』了,不多,也就五個億的數據吧!」28日中午,華住旗下酒店開房信息泄漏的截圖開始在朋友圈流傳。


  根據互聯網安全廠商紫豹科技監測顯示,華住旗下酒店開房記錄疑似泄漏,暗網公開兜售相關數據。酒店包括:漢庭、美爵、禧玥、漫心、諾富特、美居、CitiGO、桔子、全季、星程、宜必思尚品、宜必思、怡萊、海友等。

  「其實是在早上6點20多分,我們就發現了暗網開始公開售賣數據。」紫豹科技CEO吳永豐告訴鋅財經。

  其中開放數據包括酒店用戶的姓名,手機號,郵箱,身份證號,登錄密碼,消費金額,房間號等信息。賣家稱,以上數據信息的截止時間為8月14日,數據共140G,約5億條。這部分數據標價8個比特幣或520門羅幣,按照近日比特幣報價,約價值37萬人民幣。

  據業內人士透露,暗網交易隱匿性極高,無法追蹤,販賣人為高級黑客,目前,已掌握販賣人的部分信息。

  針對此事,鋅財經記者對紫豹科技CEO吳永豐,西安四葉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TO趙培源進行了採訪。

  「史上最大規模泄漏事件」

  「此次泄漏數量巨大,在公開的酒店信息泄露歷史中前所未有,堪稱互聯網史上最大規模泄漏事件。」吳永豐表示。

  據了解,事件起因疑似華住公司程序員將資料庫連接方式上傳至github導致其泄露,無法完全得知到具體細節。

  根據吳永豐的描述,這次事件中,泄漏的數據真實完整,有關聯性可以驗證,總共有3個庫。

  第一個庫是華住的官網註冊資料,包括身份證、手機號、郵箱、身份證號、登錄密碼等,共53G。
  第二個庫為入住登記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生日、內部ID號,共22.3G,約1.3億條。
  第三個庫是酒店開房信息,包括內部ID號、同房間關聯號、姓名、卡號、手機號、郵箱、入住時間、離開時間、酒店ID號、房間號、消費金額等,共66.2G,約2.4億條。
  相關技術人員對部分泄漏數據進行測試,數據真實性極高,並且大部分為最新泄漏出,99%被證實。從測試數據結果來看,最低的住客年齡在95年,最近離店時間是8月13日;從數據交叉驗證來看,可以排除是賣家用老數據欺詐買家的情況,數據絕大部分為新泄露數據,而非老數據混雜售賣。


  「其實最開始華住集團是否認的,理由是數據不匹配,但是後來會員信息是可以直接登陸的,並且經過回訪,開放時間點完全對的上,在這樣的信息面前,是沒辦法再否認的。」吳永豐說。

  28日下午,華住集團酒店官方微博回應此事:「已經報警,真實性目前無法查證,我們信息安全部門正在緊急處理中。」


  目前,華住還是重點在找自己的問題和泄漏源。

  不堪一擊的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是生意,酒店用戶信息泄漏的事件並非首例。

  早在 2013 年,漢庭等酒店就出現過數據泄露,當時是因為酒店所使用的 WiFi 管理和認證管理系統存在漏洞,數據傳輸過程並未加密,導致數據泄漏。

  2015年,據漏洞盒子白帽子提交的報告顯示,知名連鎖酒店桔子、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萬豪、喜達屋、洲際網站存在高危漏洞——房客開房信息大量泄露,一覽無餘,黑客可輕鬆獲取到千萬級的酒店顧客的訂單信息,包括顧客姓名、身份證、手機號、房間號、房型、開房時間、退房時間、家庭住址、信用卡后四位、信用卡截止日期、郵件等等大量敏感信息。

  2017年10月,凱悅酒店泄露了大量酒店住客的信用卡數據,在這一次數據泄露事件中,全球11個國家總共41家凱悅酒店的支付系統遭到了網路犯罪分子的攻擊,並泄露了大量酒店住客的信用卡數據。

  頻頻發生的信息泄漏事件所造成的傷害,更是難以估量,這一困擾多年的問題似乎很難在很短時間內找到解決的方法。作為核心信息的掌控者,各類企業及巨頭更應該重視掌門人的責任,信息安全防護迫在眉睫。

  「在這個信息泄漏的時代,誰不是裸奔?」事件發生之後,相比滴滴事件的義憤填膺,公眾的態度意外的平和,一句調侃的玩笑話,也折射出大數據洪流下,個人隱私被嚴重泄漏,盜用的現實。

  「急什麼,你的信息不在華住被賣,也會在別處丟。」網友無奈的調侃,卻讓人細思極恐。個人的信息猶如金條,我們把金條存在一個不上鎖的金庫里,一切都寄希望於進進出出的人的自律自覺,而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西安四葉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TO趙培源告訴鋅財經:即使信息泄漏事件頻發,依然要警示此次事件帶來的惡劣影響。

  首先,泄漏的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證號,卡號等敏感信息,對被泄漏人的隱私有很大的威脅,尤其對部分商務人士影響更大。

  第二,部分營銷公司非法獲取和使用用戶的消息,用於互聯網的營銷獲利變現。

  第三,涉及到手機詐騙問題,詐騙分子利用流程漏洞,通過網路,簡訊等渠道聯繫用戶,騙取轉賬等。

  「互聯網時代給用戶帶來了新的攻擊面,企業也要同時轉變防護思想。」

  在趙培源看來,此次事件的起因是由於開發人員意識不強,而開發人員意識不強的背後則是整個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整個酒店行業的信息安全防範意識都很弱,這次信息泄漏並非首例,也絕不是最後一例。」除了防範意識低下,業內人的共識是,華住集團資料庫賬號密碼層級弱。

  「最誇張的是,資料庫的用戶名是root,密碼是123456。」面對黑客的攻擊,這簡直不堪一擊。

  根據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互聯網安全法,企業對個人信息具有保護責任,具體分為網路運行安全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協助和報告等三類。「在此次事件中,如果性質嚴重,華住要付相關的法律責任。」趙培源表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