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那些令人敬仰的「武林高手」在古戰場上真的能打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27 0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武俠文化是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名片之一,流風所及,不少老外都認為中國人個個會功夫,一言不合就在大街上動起手來,太極八卦連環掌、南拳和北腿…打的煞是好看,而且不打個幾百合絕不罷休。其實真實情況是:包括所謂武林掌門在內的中國人,並不是那麼愛打架,就算真動起手來,打的也是難看至極的王八拳。

  

  其實武俠世界只停留在文學家的想象中,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可是很多浸染其中多年的中國人沉迷於此不能自拔,無數人對易筋經、降龍十八掌等武功真實性都深信不疑,一個純粹由文人想象出來的中國功夫漸漸被神格化,最後上升到了民族圖騰的高度。

  

  所謂武林高手,在現代能不能打,似乎已經不需要證明了。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在武俠世界中縱橫江湖、快意恩仇的武林高手們,假如真的存在的話,在古代到底能不能打?

  戰爭讓武林高手走開

  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騎射、馬上槍術等戰鬥技能受到高度推崇,拳術毫無存在感,武俠小說里那種絕頂高手憑藉一雙肉掌橫行於千軍萬馬之中的橋段,事實上不可能存在。正史上形容一員將領武藝高超一般是「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三國志·呂布臧洪傳》)、(李廣)「猿臂善射,實負其能。解鞍卻敵,圓陣摧鋒」(司馬貞《索隱述贊》)、「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舊唐書》)、「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舊唐書》)、「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

  

  遠在先秦兩漢,不僅拳術沒有發展,甚至連名稱都沒有正式形成。與拳術意思比較接近的辭彙有春秋戰國的「拳勇」、兩漢的「手搏」等辭彙。中國拳術最早見於正史記載的當屬《漢書·藝文志》。《手搏》被班固收在《漢書·藝文志》「兵書」部的「兵技巧」當中。兵書部共收錄13家,199篇,其中手搏6篇。班固並對兵技巧作了說明,認為「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也就是說,在班固的眼中,拳術就是鍛煉身體敏捷性的東西,本身在戰場上毫無用處。

  無獨有偶,一代兵學大家戚繼光對拳術的認識也與此暗合:「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紀效新書》)在戚大帥看來,拳術這個東西只是入門的技藝,類似於當代軍隊里的俯卧撐、軍體拳等東西。有意思的是,時下流行的武術套路在明朝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受到戚大帥的嚴厲批評:「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綜上所述,在古代冷兵器戰場上,拳術毫無存在的價值,最多只是軍人鍛煉身體的手段。古代將領們也不會花太多時間練習拳術,可以想象,兩員勇將萬一在街頭上發生肢體衝突,打出來的也肯定是王八拳。所以說,水滸傳里呼延灼和韓存保那場打鬥是非常寫實的。而且隨著火器的發展,拳術更是戰爭徹底剝離開,漸漸和江湖賣藝、京劇武生等行當結合起來,進一步套路化、表演化。

  武舉對武林高手說不

  在武俠世界里,皇帝的貼身侍衛往往是武林高手。只要你擁有絕世武功,就可以打出一片天地。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就算你真擁有這樣的絕世武功,也沒有這種途徑。

  武舉考試誕生於武周時期,考的主要是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項目,後世又增加了兵法等文化科目,到了清代逐步定型,考的主要是騎射、步射、拉硬弓、舉石鎖、舞重刀等內容,說白了,一要力氣大,二要箭法准。

  

  這些技能在武俠世界里十分低端,已經習慣於用內力和掌法破敵的武林高手們自然不屑於練習,除非他們放下架子從頭學起,否則只能被排除在外。

  傳說中的大內侍衛也不需要會拳術,武林高手們也沒了用武之地。據大明會典記載,給皇帝提供貼身保衛的1500名錦衣衛大漢將軍和502名明甲將軍都是重甲步兵,「選軀體豐偉有勇力者為之,俱執金瓜,披鐵甲,佩弓矢,冠紅纓鐵盔帽,列侍左右」,此外還有三千營紅盔弓騎2500人,他們也都不是武林高手。清代宮廷侍衛則是從善撲營里選出來的精英,從小隻練摔跤和劈刀,也從來沒學過什麼拳術。

  

  當武林高手遭遇精銳部隊

  武林高手們在武俠世界里可以徒手斃虎(《天龍八部》里的喬峰),可以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天龍八部》里的虛竹和段譽),然而在現實中,拳術無敵的武林高手遭遇百戰精銳軍隊,會有什麼樣的事發生呢?

  

  各國的傳統拳術中,殺傷力最大的莫過於泰拳。泰拳用拳、腿、膝、肘四肢八體進行攻擊,實戰性極強,經常在比賽中瞬間擊暈對手。近百來泰拳和各國拳術的較量中戰績非常輝煌,成就了五百年不敗的神話。

  然而如果在戰場上,一群泰拳高手和敵人遭遇,還能像賽場上那麼神勇嗎?這種事其實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萬曆援朝之戰之時,當時的古暹羅作為明朝的僕從國參與了對日軍的作戰。暹羅士兵徒手格鬥能力極強,但他們大部分人沒有裝備盔甲,使用的主要是盾牌、長槍、單刀等武器。在和極其擅近身白刃戰日本武士面前,古暹羅泰拳高手們毫無還手之力,死傷極其慘重,以至於戰爭結束后,暹羅開始模仿日本的冷兵器。

  

  泰拳歷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乃克儂東出現的時候,正是泰國大城王朝戰敗淪陷、被緬甸統治的歲月。乃克儂東在賽場上一連打殘九名緬甸拳師,最後緬王兌現諾言,放他回國。乃克儂東就好像影視劇里的霍元甲一樣,狠狠的打擊了緬甸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長了泰國的民族精神。乃克儂東回國后將自己的拳術傳給了千千萬萬個泰國年輕人,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泰國一直等到清緬戰爭爆發、緬甸主力被拖在北方時才有機會獨立。

  

  不難看出,在古代冷兵器戰場上,拳術唯一的價值就是強身健體。那些傳說中的武林高手們,在古代想必也和今天也差不多,用水滸傳里的話說就是,他們的功夫「只好看,上陣無用」。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稿件,作者南冠子

20

主題

273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尋道者

Rank: 5Rank: 5

積分
19969
沙發
鬍子太長了 發表於 2017-5-28 11:42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是作者自己意淫的武功,武俠小說就是小說,有幾個人當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