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申君黃歇竟是個貪得無厭的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1 0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也許因為曾經拚命力挺熊完上位成為楚考烈王,也許因為對於滅掉魯國以後的楚國北部邊境安全形勢非常擔心,春申君黃歇在滅掉魯國的第二年,也就是他登上相位的十五年後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圖)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國江夏人,原籍楚國屬國黃國(今河南省潢川縣)。

  在這一年春申君要求歸還當年封賞給他的位於淮北的十二個縣城,同時申請將江東封賞給自己作為交換。春申君提出這種要求非常罕見,國王封賞封地不是單位過年分水果,通常不可能容忍接受分配的人挑肥揀瘦。

  按照當時在政治秩序和價值觀來判斷,春申君的這種行為等於是在試探和挑戰國王的權威。

  春申君大概是戰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提出這種大膽要求的大臣,就憑這個,春申君絕對算得上那個時代擁有最大權勢的權臣。更令人驚奇的是,春申君提出這個要求的理由赤裸裸地表現了自己的自私自利,他說:「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

  當年楚考烈王封賞淮北十二縣給春申君的時候,淮北的北面就是魯國,而魯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軍事小國,跟這樣的國家為鄰就像小朋友和食草動物交朋友一樣,即便占不到便宜也不用擔心自身的安全。但是隨著春申君領導的伐魯戰爭徹底勝利和魯國的徹底滅亡,這種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魯國消失后春申君的封地直接與齊國接壤,因此春申君不得不直接面對來自齊國的壓力。

  與魯國不同,齊國是一個傳統軍事強國,按照常理判斷,楚國滅掉魯國的行動必然會深深地刺激齊國。如果是在齊湣王和孟嘗君的時代,齊國一定不會容忍這種在自己眼睛里插棒槌的公然挑釁,齊湣王時代的齊國很可能不會等到楚國滅亡魯國,就一定會捲入與楚國的戰爭。

  但是楚國滅魯發生在齊王田建十六年,此時齊國的大權實際上掌握在齊王田建的母親君王後手里,這位愛好和平的女政治家一直奉行和平發展的國策,對外政策可以用「四不原則」來概括:不開戰、不稱霸、不結盟、不捲入任何是非。在母親的庇護下,齊王田建在位四十多年齊國都沒有捲入戰爭。

  也許正因為楚考烈王和春申君摸透了齊國當權者的政策和性格,所以才悍然發動了對魯國的侵略戰爭,在齊國的南邊滅掉了齊國的鄰居。事實證明楚考烈王和春申君對齊國決策者的政策和心理揣摩得非常準確,直到魯國徹底滅亡齊國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來幫助這個弱小的鄰邦。

  

  (圖)孟嘗君,田文(?—公元前279年),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辟疆之侄。

  愛好和平是一回事,有沒有實力打是另一回事,齊國顯然具有對楚國開戰的實力,一旦兩國開戰,春申君的封地就是前線。為了保證自己的封地免受戰火塗炭,所以春申君要求更換封地,並且明確提出了將江東封賞給自己的要求。

  江東不僅遠離邊境,而且非常富庶,用位於邊境前線的淮北換江東,這的確是一筆好買賣。不過對於楚王來說,這樣的要求實在有些過分。當初靖郭君田嬰和他的兒子孟嘗君田文的封地薛城就在齊國和楚國的邊境,當時齊王把這個地方封給田嬰父子就是想利用他們的勢力為自己守好南大門。

  事實上,孟嘗君時代楚國還發動過攻打薛城的戰爭,並且差一點就吞併了孟嘗君的封地。不過孟嘗君即使是在自己權力最鼎盛的時候也從未提出過換封地的要求。

  現在齊國還沒有發動對淮北的軍事行動,春申君就開始未雨綢繆為自己的小利益打算了,他不僅不打算像孟嘗君那樣為楚國守好大門,反而想溜之大吉,跑到一個富庶、安全的地方享受自己的腐敗生活。

  無論從國君還是國家的角度來看,春申君的要求不僅無理,簡直就是無恥,此時的春申君與十五年前不顧個人安危力挺熊完偷渡回國接任王位的黃歇似乎判若兩人。春申君此舉的動機耐人尋味,而楚王的反應也同樣耐人尋味,他直接批准了春申君的申請,收回了淮北十二縣,然後把富庶、安全的江東封給了春申君。

  

  (圖)楚國圖騰

  對於春申君此次大膽提出更換封地的動機,在《史記》上並沒有交代,但是我們似乎可以從歷史和人性的規律中找到答案。作為幫助楚考烈王登上王位的頭號功臣,春申君得到了楚考烈王的非常信任和重用,此後的十五年裡,春申君穩居相位,在楚國政治舞台上春申君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

  不過權力這東西跟毒品一樣不僅很容易成癮,而且癮君子不得不通過不斷加大劑量來滿足失控的毒癮。春申君不姓熊,他並不是楚王的實在親戚,因此如果不發生非常的變故,他根本沒有機會覬覦楚國的王位。

  作為一個非王室出身的重臣,春申君其實已經到達了楚國的政治權力頂峰,當時他不僅是相國,而且掌握了楚國的兵權,楚考烈王即位以來的兩次重大對外軍事行動都是在春申君的主持下完成的。

  正因為如此,春申君就更需要楚王進一步認同自己的價值,這其實與封地無關,而與春申君的內心需要有關,因此春申君提出了這樣不同尋常的無理要求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就像獨生子女知道父母很愛自己,但是有時候又想確認一下這種愛的底線,因此就會做出一些非常出格的事情來試探和挑戰父母的耐心和容忍度。楚考烈王的反應如同那些溺愛孩子的父母一樣,似乎毫無原則,不過黃歇畢竟不是楚王的兒子,這樣的考驗不可能不刺激到楚王的敏感神經。

  但是當時春申君不僅是楚國的第一功臣、第一重臣,而且剛剛完成滅掉魯國的壯舉,這個輝煌的業績遠遠超出了楚懷王時代和楚頃襄王時代的成就。當時的春申君如日中天,在楚國王權和相權的博弈中,明顯佔到了上風。從大局出發,此時的楚王接受春申君的無理要求也許就是最明智的一種妥協。

  楚王的妥協換來了楚國的強盛,「當是時,楚復強」。

  隨著楚國的強盛,春申君黃歇在戰國江湖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以相傾奪,輔國持權。」倚仗著楚國相國的權勢,春申君像其他的三位戰國公子一樣,大量招攬食客,聚集人才,以鞏固自己在楚國「輔國持權」的地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