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意識形態左右之爭不應異化為「大清算」

[複製鏈接]

27

主題

37

帖子

2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空之鏡 發表於 2017-1-18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中國大陸意識形態領域頗有些「烽火連天」的意味,繼山東教授鄧相超因言獲罪被免職后,河北省石家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左春和日前由於發表政治敏感言論被官方免職。為何平靜許久的中國意識形態領域會突然掀起波瀾?這背後反映出的哪些問題讓人大為擔憂?

右派接連遭整肅

1月16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布聲明,稱該局副局長左春和因在網上實名認證的微博發表「違紀」言論,免去他的文廣新局副局長職務,並給予記過處分。與此同時,石家莊市委黨校、石家莊行政學院、石家莊市社會主義學院發布聲明,解聘左春和在該校的教授職務。

據資料顯示,左春和曾任民盟河北省委社會與法制委副主任,石家莊市政協常委,河北省人大代表。2014年11月任石家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

那為什麼這樣一個本是中共體制內的官員會突然的被免職呢?官方的通報中語焉不詳。實際上左春和今天的命運源於他在微博上對中共和毛澤東的一些言論,被左派視為「吃飯砸鍋」。


對毛澤東的評價很多時候成為中國左右爭論的導火索(圖源:VCG)

左春和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說,「關於大革命的爆發,托克維爾的發現的確有真知灼見,但他未能預見後來的新幽靈所產生的極權主義組織,也未能想到極權組織的專政手段顛覆了所有人類的經驗。」左春和在歷次微博中還提到,「美國的誕生是上帝對人類的恩賜」,「8年抗戰」,毛澤東「肥頭大耳」,以及蔣介石「骨瘦如柴」等。

無獨有偶,2016年12月26日系毛澤東誕辰紀念日,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鄧相超幾日後在其個人微博上說:「如果它1945年死,中國少戰死60萬。如果1958年死,少餓死3000萬。如果1966年死,少斗死2000萬。直到1976年才死,我們才終於有飯吃。他做的唯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死了。」

這番批評毛澤東的言論遭到了中國左派的圍攻,據報道,1月4日有數十名左派前往鄧相超所在的山東建築大學抗議。1月5日,山東省官方相繼免去鄧相超省政府參事和政協常委等職務,校方勒令鄧停職檢查,並給予記過處分和強迫退休。

此外,在1月8日,河南漯河電視台員工劉勇因在微博發帖聲援鄧相超被官方停職檢查。

停留在爭論 而非爭鬥

近期這一系列發生的事件不禁讓很多自由派人士感到擔憂,很多人將其稱為左派的「反攻」、認為當下的中國出現了激進左派裹挾民粹的現象。更多人在擔心未來的中國會否再度出現在意識形態領域一面倒的「大清算」?

一個正常的國家、社會,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左右之爭,是很正常普遍的一件事情。從勞資關係、公民權益到國家發展道路,都是左與右意識形態下的社會公共議題。這個過程中,爭論可以激烈,但是方式一定要溫和。

不過這一切在當下的中國卻有些變了味道,從內容到方式,所有的一切正在變的極端而暴戾。這在毛左毆打聲援鄧相超的民眾這一點做法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誠然,左春和身為政府系統的公職人員,作出「吃飯砸鍋」的論調與其職位不符。但是鄧相超確是大學教授,為何不能擁有「相對寬鬆的言論自由」。仔細看他的言論,也並非無腦的謾罵,在這種情況下,為何不能留人一條「活路」?

關於中共高層是如何看待意識形態的,多維新聞此前曾在2014年《觀察站:意識形態第二波》中判斷,「如果有一天,官方突然報道最高領導人批示中國高校,某些社會學科教師的意識形態問題要值得警惕,公眾也不需要驚訝」,再加上一段時間之前王岐山定調中國今天防『左』關鍵是防過」。這與鄧小平「中國主要是防『左』」有了本質上的不同(詳見《觀察站:防左要防過 王岐山定論左右之爭》),認為今天高層對於意識形態領域有了基本論調。

但是這也只是基本論調而已,中國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高層沒有論調,而是很多論調在具體過程中被異化,被極端化。難道意識形態「左傾」,就意味著一定要「打到」自由派人士,一定要重演文革嗎?不諱言的說,左右之爭已經成了中國最大規模的行為藝術,兩派學者正在意識形態和學術爭鳴的路上越走越遠,相信這也並非今日中共高層的本意。

從鄧小平南巡定論中國發展姓資姓社不爭論開始,中國人鼓足了勁兒又進行了二十年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也許今天在滿足了基本溫飽之後,中國人開始重新思考國家該往哪裡去的問題。但是也希望這種思考,還是停留在「爭論」,而非「爭鬥」之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