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夢與中國情節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2-18 2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唐





日前,給一位在國內多年未曾聯繫的同學打電話,傾聽著他在電話裡面絮叨著,某某做了廳長,可望於仕途之旅進軍省長寶座;某某學問做到教授一級,榮升學院院長一席;某某坐擁千萬資產,商場揮灑遊刃有餘。

放下電話,獃獃地坐了半晌。安頓好幼子睡下,躺在他的身邊,寂靜里傳來的細小鼾聲,若有若無,往常這魔笛一般的小小呼嚕,幾秒鐘就會把我送入夢鄉。今天卻是輾轉反側,長夜漫漫。



海外浮生,十年有一,除開學位的帽子,有了房子車子兒子票子。海外華人的「新五子登科」,阿唐一家「四子」已全,可謂功德圓滿,步入中產階級。

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美國夢,我們似乎早已實現。

如果不出意外,今後的人生之路,如同教科書上印好的講義一般的清爽:待到二子成人自立,夫妻退休,歸隱林泉,周遊列國,寄情于山水之間。

那麼,是什麼擾了我的清夢,久久不能成眠呢?



披衣起身,穿堂出廳,不一時漫步後庭。

皎潔的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穹,水一樣的月光,無聲地傾撒在沉睡的大地。

出國前,曾經聽說過一個相聲: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當時以為是譏諷崇洋媚外者的無聊嘴臉。渠料,出國一看,外國的月亮至少是比中國的亮!有人著文解釋了這一自然現象:這是因為污染較少,空氣清新的緣故。阿唐以為,在加州還要加上一條:氣候乾燥,水份的折射作用減弱。

阿唐的家坐落在山的腳下,幾株參天大樹,矗立在前庭後院,樹影摩挲,營造出一小片森林氣象。青山和綠樹都是阿唐的最愛,當初正是因為這兩條,才義無反顧地買下這所宅院。

信步踏上為小兒輩們打造的樹屋,低台高樓,錯落有致,環繞著那兩株高達二十多米的美洲紅杉,頗有幾分曲徑通幽,世外桃源的意境。

如果三五好友,散坐其間,美酒佳肴,海闊天空,指點江山,書生意氣,豈不快載!

一剎那間,我涑然頓悟,是什麼擾動了我的心神:沒有人,沒有朋友,一同欣賞這良辰美景,我們孤獨地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小小的生活圈子裡。



不錯,冬天我們去滑雪,夏天我們赴海濱,每一個周末要麼是駕車出遊,要麼是踏青遠足,要麼是在自家庭院剪花弄草,享受著一個普通美國殷實家庭的悠閑生活。出國前的種種夢想,夏威夷摩挲的椰林下暢遊太平洋的萬頃碧波,歐洲古老的城堡里欣賞阿爾卑斯山的皚皚雪景,美輪美奐的游輪上的加勒比海夢幻之旅,已經或是正要實現。這難道不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嗎?

塵世間的每一個食人間煙火者,都不可能拒絕這樣一種快意的生活,因為我們是自然人,我們不能抗拒自己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但是,我們同時也是社會人,我們需要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社會交往,以滿足自己作為社會人的種種社會需求。

我們這一代人,出國的時候大多是二十多歲三十歲,思想深處種植的是根深蒂固的中華文化,「中文為本,西學為用」,正是對吾輩的最佳寫照。多年傳統的中華文化的沉澱和烙印,我們很難真正融入西方主流社會的文化氛圍和價值體系。

我們的骨子裡還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我們喜歡老白乾就豬頭肉,我們喜歡一口煙就一口酒,我們喜歡揮情灑意糞土當年萬戶候,我們喜歡擺弄圖畫一般美麗的方塊文字而不是26個拉丁字母乏味的排列組合,我們喜歡對楊翁的老少戀說三道四而不是對麥克爾的性取向傾注更多的關注,我們喜歡街上遇到的路人只要彼此對視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心態和身份而不是擦肩而過之際彼此禮致以禮貌性的問候卻根本不知道對方的種族與國度,我們喜歡沒事到鄰居家裡坐坐為他二大爺的七姑添孫道喜而不是鄰里之間的聯繫只是散步相遇之際誇一誇對方手下牽著的小狗。

我們,我們到底還是個中國人哪。

我們看不懂美式足球,聽不懂脫口秀,不知道童子軍的運作方式,甚至不知道美國最紅的影星是何方佳麗。我們秉承溫良恭儉讓的東方傳統,不懂得作秀,不懂得去爭去搶,對所有的人微笑,默默地做著自己手裡的一份工作。

我們大多是企業界的工程師,大學的教授,實驗室里的研究人員,我們在美國社會中的有我們的地位和價值。也必須看到,我們擁有的一技之長,集中在大部分的美國人不能也不願學習的枯燥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

還好美國的企業里從不議論社會上的是非短長八卦新聞,不然,我們這些聽得懂英語卻聽不懂英語笑話和典故的外來者,一定死的很難看。

當然,也有一些華人組織了自己的小團體,如查經班,同鄉會和同學會。聚在一起,吃一頓,喝一頓,學習一番耶和華走過的佈道之路,聊一聊彼此子女成長的煩惱,重溫一下昔日中國的時光,唱一唱現代中國年輕人從沒有聽過的老歌,給自己乾涸的心靈上澆灌些湯湯水水。

我們遠離我們的文化源泉久矣,我們跋涉在北美的文化沙漠上久矣,我們即不屬於現在的中國,也不屬於現在的美國,我們是屬於已經逝去的中國的中國人,我們是大洋兩岸文化的邊緣人。

日漸一日,生活的激情漸逝,我們滿足於朝九晚五的平淡,侍弄花草的悠閑,陪伴小兒女成長的歡暢。

日復一日,生活的圈子萎縮,我們雄心不再,腦筋遲鈍,自我封閉。

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渺小的不復是當年的自己了。

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要靠回憶過去來滿足自己心靈的渴望了。



人生一世,白駒過隙。四十年的光陰,轉眼之間就過去了。

我們還會有另一個四十年的光陰嗎?我們已經被平淡的環境嬌慣得有些傻氣了嗎?我們已經忍心放棄昔日的追求和夢想了嗎?我們已經習慣寂寞安穩了嗎?我們真的要在波瀾不興的北美永遠生活直到天荒地老嗎?

萬賴俱靜,月光如水,冥冥中我在問我自己。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6

主題

317

帖子

3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7
沙發
bio-robot 發表於 2005-2-19 11:06 | 只看該作者
文筆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3
青雲之半 發表於 2005-2-25 14:16 | 只看該作者
回來吧,國內並沒有想你想象中距離那麼遙遠。犧牲一些物質的甚至是精神的,但得到更多精神的乃至物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主題

775

帖子

3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2
4
相逢_一笑 發表於 2005-2-26 15:28 | 只看該作者
回來吧,是一句很容易出口的話,但並不是一件很容易辦的事。就業就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聽過一個老華僑說過這樣一句話,「未過黃河心不死,過了黃河悔恨遲」那些沒過黃河的不理解,那些過了黃河的理解了也沒用。就像孩提時父母老是說,「長大了你就知道生活辛苦了,你們現在那麼好的時間還不好好享受。」但自己就是不聽,老是想長大后就會更自由了。等到知道父母說的是真話時,時光已難再回來了。
自信 會讓你更漂亮 自信 會讓你更堅強 自信 會讓你更有魅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
5
青雲之半 發表於 2005-3-3 14:32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做好適當的心理調適,回來就業就沒有那麼難。過了黃河,也不過如此,原來的故地,卻究竟是故地。
這要看你的心了。如果心在故地,那麼故地仍是故鄉;如果心在原地,他鄉已非他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