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發現捕蠅草吃肉的秘密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6-6-13 2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日期:2016年05月25日     科學公園

  話說,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植物都是「素食主義者」。它們通過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氮源和水分等營養,同時通過光合作用生產所需的能量物質糖分。雖然它們與世無爭,但並不妨礙各種昆蟲把它們當作美餐。但是,如果你認為植物都是任人宰割的,呵呵……

  

  話說,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植物都是「素食主義者」。它們通過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氮源和水分等營養,同時通過光合作用生產所需的能量物質糖分。

  雖然它們與世無爭,但並不妨礙各種昆蟲把它們當作美餐。

  但是,如果你認為植物都是任人宰割的,呵呵……

  

  有些植物在大自然中經過長時間的進化,從盤中餐蛻變成了掠食者。這種變化使得這類植物能在更為貧瘠的土地上存活。

  像豬籠草就擁有內部裝滿各種消化酶的口袋,而捕蠅草則擁有它的死亡之鉗。它們的進食習慣更具進攻性,換句話來說它們更喜歡「肉食」。

  人們一直弄不明白,這些植物為什麼能夠吃肉?究竟發生了怎樣的基因突變,讓它們的胃口大開……

  

  德國維爾茲堡大學的科學團隊通過對捕蠅草基因的研究,揭示了捕蠅草吃肉的秘密:

  首先,捕蠅草是如何感知、捕獲和消化他的獵物的呢?

  科學家發現當獵物碰觸到捕蠅草頂端的「觸鬚」時,捕食陷阱內部會產生微弱的電脈衝,進而使周圍腺體大量分泌一種叫茉莉酸的物質。

  其實這是一種很古老的防禦機制,非食肉植物在被食草動物進食時也會觸發產生茉莉酸。科學家發現「吃肉」與「吃素」的植物,這一部分的基因很相近。

  

  但是,當警報響起時兩種植物的後續行為卻大相徑庭。

  普通植物中產生的茉莉酸,會促使植物生產自身防禦類的毒素和抑制食草動物消化酶的物質。有些植物還會產生少量能降解昆蟲身體和細菌的酶進行防禦。

  而捕蠅草卻並不只是防禦,它更有捕食者的霸氣!

  捕蠅草分泌的茉莉酸,會促使其葉片上數以萬計的腺體分泌大量的蛋白水解酶,這些酶能很快的消化掉被捕捉到的昆蟲,把昆蟲融化成」肉湯「……

  此時,小漫頭腦中飄過「化屍水」三個字……

  

  當捕食進行數小時后,捕食陷阱內的另一部基因被激活,捕蠅草開始享用這頓豐盛美食的「肉湯」……

  科學家發現這些能讓捕蠅草吸收「肉湯「的基因,與一些植物的根部基因非常相似,也就是說,捕蠅草的葉片扮演了根的角色,把」肉湯「喝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捕蠅草的葉片,能像植物的根部一樣吸收和運輸養分。

  這項研究對人類非常具有啟發性。讓人們意識到,進化可能比我們之前認為的要簡單許多。

  

  進化的新功能並非突然冒出來,而是在已有的功能上,進行了量變或調整了表達的部位……

  新功能並不需要較大的基因改變,不需要創造全新的基本元件,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相當於對已有材料、元件的重新組合調整,就可以產生全新的物種。

  也許有一天,通過基因技術的改造,你家養的盆栽會經常對著你流口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