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 要求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

[複製鏈接]

208

主題

758

帖子

196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weijian 發表於 2016-4-10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樹。新華社發

          京華時報訊昨天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習近平強調,發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精神,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他還叮囑一起參與植樹的學生們,10年後,20年後,你們可以回到這個地方來看看你們親手栽下的樹苗長得怎麼樣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上午9點30分左右,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集體乘車,來到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的植樹點。

          剛一下車,習近平就拿起鐵鍬走向植樹地點。正在這裡植樹的幹部群眾看到總書記來了,十分興奮,熱烈鼓掌。習近平向大家揮手致意,隨後同北京市、國家林業局負責同志以及首都幹部群眾、志願者、少先隊員一起揮鍬鏟土、圍堰澆水,忙碌起來。

          參加勞動的領導同志扶苗培土、拎桶澆水,還不時同身邊的幹部群眾交流加強生態環保、堅持綠色發展的看法。

          植樹期間,習近平同參加植樹的幹部群眾談起造林綠化工作。他指出,60年前,毛澤東同志發出了「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35年前,經鄧小平同志提議,全國人大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長期以來,在我國各族人民廣泛參與、積極行動下,我國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成為新世紀以來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

          習近平強調,從黨的十八大到十八屆五中全會,包括今年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強調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現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深入人心。義務植樹是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活動。不僅要把全民義務植樹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都要抓好,動員全社會參與。

          習近平指出,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我們要著力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還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邊合作機制,互助合作開展造林綠化,共同改善環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生態挑戰,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等參加了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

       

          昨天植樹活動的地點是一片面積近250畝的開闊地。這裡原來建有物流大院、攪拌站等低端產業。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要求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北京市根據這一要求,對該地塊低端產業進行了疏解,規劃改造建成開放式帶狀公園,納入北京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

          白皮松、油松、銀杏、榆葉梅、元寶楓……習近平接連種下6棵樹苗。他一邊勞動,一邊同身旁的少先隊員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叮囑他們既要努力學習,又要熱愛勞動、鍛煉身體,希望他們通過參加義務植樹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珍惜自然的意識。習近平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10年後,20年後,你們可以回到這個地方來看看你們親手栽下的樹苗長得怎麼樣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昨天的植樹活動,是習近平作為總書記第四次參加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從丰台永定河畔、海淀南水北調團城湖調節池、朝陽孫河鄉到大興西紅門鎮,四年來,總書記以身作則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植樹過程中改進作風、親民愛民的情懷也不斷彰顯。

          去年4月3日植樹后,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秘書工作》刊發通訊《為民的情懷務實的理念》,披露了習近平植樹活動從準備到實施的全過程。報道稱,去年4月1日下午,中南海懷仁堂。中辦領導同志在中央有關會議間隙召集國家林業局、北京市有關負責同志,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對植樹活動方案調整的明確指示:

          「是領導到群眾中去,一起參加勞動,不是群眾陪領導。」

          「植樹點要在造林規劃中選,選群眾植樹的地方,不單獨安排。」

          「小學生不要全市選拔,就近組織幾個班參加,一個孩子都不落下。孩子們天性活潑,邊植樹邊玩耍也沒關係,主要是培養熱愛勞動、美化環境的意識。」

          「地面不要刻意平整、修飾,坑坑窪窪、雜草叢生也不要緊,鐵鍬和水桶都用現成的。」

          「樹種要根據規劃和地塊的實際需要選擇,不要名貴苗木。」

       

          據新華社報道,在2013年植樹活動中,習近平至少植了五種樹,報道稱總書記走到一棵銀杏樹旁,揮鍬鏟土填入坑中,隨後培實新土、堆起圍堰、提桶澆水,道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苟。習近平接連種下一棵白皮松、一棵西府海棠、一棵榆葉梅和一棵碧桃樹。

          2014年報道提到,碧桃、元寶楓、榆葉梅、丁香、西府海棠……習近平接連種下6棵樹苗。2015年的報道和2014年相似,報道稱銀杏、西府海棠、碧桃……習近平接連種下6棵樹苗。在昨天的植樹活動中,習近平一連種下白皮松、油松、銀杏、榆葉梅、元寶楓等6棵樹苗。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近4年植樹活動中,至少有3次都曾提到種植了銀杏樹。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故而銀杏又名白果樹。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自古更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說法,也說的是銀杏樹。

          其實,銀杏樹還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當地時間3月28日,習近平訪問捷克,和捷克總統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內共同種下一株來自中國的銀杏樹苗。習近平表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銀杏樹象徵友誼長存,寓意中捷友好綿長久遠。

          綜合新華社新華視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