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珊瑚礁普查:珊瑚生長健康穩定 生物品種豐富

[複製鏈接]

438

主題

668

帖子

300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潛水員拍攝的石珊瑚群落。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色彩繽紛的珊瑚礁,有海底花園的美名。香港漁護署於今年6月展開「珊瑚礁普查2015」,為期4個月,到訪33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進行普查。漁護署昨日(5日)公布結果指,整體珊瑚生長健康穩定,生物品種豐富。調查僅發現個別地點錄得珊瑚受損或白化現象,但情況僅屬輕微及局限於個別地方。



這次普查範圍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包括多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33個普查地點中,其中9個位於海下灣、印洲塘及東平洲的海岸公園內。

橋咀洲北最多 覆蓋範圍八成

各個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珊瑚覆蓋範圍各有不同,由19.5%至79.5%不等。在19個地點錄得相當高的珊瑚覆蓋範圍(超過50%),而橋咀洲北錄得最高的珊瑚覆蓋範圍(79.5%)。

普查亦有進行「珊瑚檢視」,根據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量度珊瑚色素的濃度,以評估其健康狀況。在8個進行了評估的地點,其珊瑚色素的平均指數為4.23,結果與去年的4.34相若,遠超於一般平均值的3,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

珊瑚礁普查的方法及搜集數據的模式均依照現有國際標準,除了記錄珊瑚覆蓋率及健康狀況外,潛水員亦要記錄20種魚類及無脊椎動物。這些數據有助評估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及整體健康情況和轉變。這次普查中,大部分地點所錄得的品種數目都很多。而20個指定指標品種均全數錄得,最常見的包括海豬魚、石斑、蝴蝶魚、海膽、海參及寶貝螺。

香港珊瑚礁普查屬於一項全球計劃,為促進珊瑚礁的可持續管理而推行。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於1997年首次舉辦珊瑚礁普查,漁護署自2000年起與基金攜手合作進行普查。今年的普查活動,有超過70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義務潛水員,組成66隊潛水隊參加。(記者翁麗娜)
(2015-12-06 12:07:01)

438

主題

668

帖子

300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05
沙發
 樓主| 春意正濃 發表於 2016-2-25 21:52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中國最年輕火山島:百年珊瑚石民居舊景難現
中國最年輕火山島:百年珊瑚石民居舊景難現 官方引導開發與保護
中新社北海11月28日電 (記者 楊陳 馮抒敏)時隔八年,當南寧遊客馮寧再次登上位於北部灣畔的中國最年輕火山島——廣西潿洲島時,眼前拔地而起的幢幢現代化小樓,以及道路周邊不時出現的在建樓房,讓她「找不到當年在島上的感覺了」。
「以前島上都是成片的灰色平房,高的也就兩層而已。房子古樸而具有當地特色,住著冬暖夏涼,跟周邊的海景相得益彰,感覺特別好」。馮寧如是說。
馮寧口中「灰色的房子」,是潿洲島上獨特的珊瑚石民居。
這裡的民居已有上百年歷史,島上始建於19世紀的天主教堂,就是珊瑚石建築的典型代表。曾幾何時,挖取珊瑚石砌牆,用珊瑚砂燒制灰漿糊牆打地板,是當地島民建房的主要模式。也正因就地取材,那些外表粗礪、飽經滄桑的石頭給遊客呈現出潿洲島最原始自然生態。
2010年,《北海潿洲島旅遊區發展規劃》獲批實施,潿洲島成為繼海南島之後,中國第二個被明確定位為發展國際高端休閑度假旅遊的海島。
「潿洲島上的建築也是從那時候起換了風格。建房大都是搞農家樂做客棧的。」常年在西角碼頭經營三輪車客運生意的一位吳姓島民說,旅遊讓一直以來以種植業和捕撈業為生的島民看到了「出路」,參與旅遊經營的島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
據統計,2011年,潿洲島全年接待遊客僅34萬人次,今年前三季度躍升至160萬人次。紛至沓來的遊客讓不少島民「棄農漁從商」,推倒了自家世代居住的珊瑚石民居,一時間小洋樓式「農家樂」、「漁家樂」遍地開花。目前,島上53個自然村共5241戶村民就有近500家農漁家樂。
然而,國際化、現代化步伐不斷提速的潿洲島也引發了旅遊業界的擔憂。北海潿洲島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興富認為,珊瑚石民宅被鋼筋水泥代替,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潿洲島特有的人文景觀,降低了遊客的旅遊體驗。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賴富強亦表示,「旅遊的開發改造,應該是想辦法把『古』的東西保留下來,作為旅遊賣點和資源加以保護,而不是一味的拆舊建新,最終只會變得不倫不類」。
為保護珊瑚石民居以及古村落、古風貌,北海市官方正力推在潿洲鎮荔枝山村委圩仔村打造生態鄉村旅遊示範點。根據官方提供的《圩仔村傳統村落保護規劃設計方案》顯示,該村將整合現有的水庫、廟宇、古井、珊瑚石民居及獨特的原始村貌等資源,通過對村莊環境整治、景觀環境營造、基礎設施配套、民房改造、農業觀光園建設、特色產品包裝銷售等,打造成農事體驗、休閑度假型的鄉村旅遊示範點。
「打造鄉村旅遊示範點的目的是通過對傳統珊瑚石民居進行風貌改造,將旅遊與居住結合,讓村民認識到保護傳統珊瑚石民居的重要性,認識到不大拆大建也能分享旅遊發展紅利。」潿洲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崇良說。
王崇良告訴記者,官方期望以圩仔村為試點,進一步發揮傳統村落的旅遊效益,培育鄉村生態旅遊亮點,延伸潿洲島的旅遊產業鏈,以拓寬島民增收致富的途徑。(完)
(2015-11-28 12:47: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