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除了身體 李克強無法連任有另一個原因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8 0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除了身體 李克強無法連任有另一個原因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北京消息來源對《政經》強調指出,除了身體原因,導致李克強在十九大后或許無法連任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難以勝任。「換句話說,李克強接任總理還不到兩年,但他的個人能力和政治魄力似乎很有限,在掌控經濟方面總是表現出有點力不從心。」消息來源強調稱。

  另一個獨立消息來源在與《政經》記者談起李克強或許無法連任時分析說,李克強上任不久西方媒體曾「熱炒」過一段時間的「李克強指數」和「李克強經濟學」。可一年過後,「這些說法或新術語都已冷澹下來,外媒和西方專家也不再熱炒李克強經濟學。由熱變冷,應該是李克強主掌中國經濟初期的一個真實寫照。」

  「李克強經濟學」被美國巴克萊銀行的幾位學者正式提出,是在2013年6月下旬,當時距李克強上任總理正好三個半月。當時爆發的中國「錢荒」,是對李克強的第一個考驗。有評論指出,過去幾年,中國素以貨幣流通過多著稱,似乎從不缺錢。然而從2013年6月的某一天開始,中國卻突然出現了「錢荒」怪事。當然,客觀上自然有銀行到期的因素,但中國金融體系里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則是「錢荒」的真正元兇。

  面對這一情況,李克強的態度基本是按兵不動,因此中國央行未像人們預料的那樣率先出手。也許正是李克強和中國銀行當時的這一舉措,讓巴克萊銀行的經濟學者們眼前一亮:不出台經濟刺激措施,這不正是李克強經濟思路的主要元素嗎?

  於是,一個後來幾乎家喻戶曉甚至風靡全球的名詞——「李克強經濟學」就這樣誕生了。在中國「經濟政治學」的背景下,經濟大幅下滑的直接後果就是出現社會乃至政治不穩定的情況;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人可以接受社會乃至政治的不穩定。那麼,面對經濟可能下降的趨勢,中國政府能夠容忍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隨後,我們從媒體報導中不斷讀到中國政府領導人談經濟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告誡大家要有「底線思維」——就是要對經濟可能下行到什麽水平有一個基本的預估和預桉;一旦不行,政府還是要果斷出手。

  對於中國決策高層而言,不出台經濟刺激措施並不是沒有風險的。邱震海撰文指出,政府若不出手而任由經濟下滑,那必將產生嚴重的社會後果;但若政府出手過重,又勢必導致2008年以後的那一幕重演。「因此,我們一直採取拖延戰術,居然也就這麽一路『成功』地拖延下來了。但你知道我們為什麽能夠『成功』地拖延?為什麽眾多的矛盾能被緩解或掩蓋?因為當時我們的經濟在上升,而且經濟上升的速度跑過了社會矛盾上升的速度。」

  到了2014年,曾經風靡全球的「李克強經濟學」已不再被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李克強難題」:要麽繼續依靠高投資的策略維持經濟高速增長,但是以經濟自由度持續下降為代價;要麽開始積極的經濟調整,但是以適度的經濟下滑為代價。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WeepUoS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