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工齡取消 美華裔退休生活窘迫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12 0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工齡取消 美華裔退休生活窘迫(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查看最新華裔動態!
  



  從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自大陸出國留學、工作、探親的群體中,有一批人因逾期未歸,被註銷戶籍或作為「自動離職」處理。他們出國時往往已年齡不小,如今跨入退休年齡。他們一方面因遭「工齡歸零」而無法領取國內退休金,一方面在國外工作時間有限,退休待遇也差,不少人落到老來生活窘迫,乃至貧病交加的局面。

  中年出國退休金無著

  本人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個代表。由於人近中年出國,到美國后,我經過多年奮鬥拿到博士學位。那時再參加工作,工齡短,退休金和社會保險金都有限。我無奈認清一個現實:「此生不得不『活到老,工作到老了』。」查詢中國的各種退休政策,我本已符合退休養老條件。不過,回到中國申請退休福利,卻面臨戶口、國籍、檔案和單位的一道道障礙,至今未獲進展。

  1980年代末到美國自費留學的老李情況也差不多。老李在1960年代初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國家部屬的某研究所工作,於1980年代調動去上海某大學任教。後來他到美國留學,是經校領導同意,並獲得大學人事處開具自費赴美留學證明的。當時,他在中國的國家事業單位已有近26年工齡。

  在中國服務期間,儘管工作條件艱苦,又處於文化大革命特殊年代,老李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了三個國家研究課題,獲得國家部委和上海市政府的書面獎勵。「當時,除了每月幾十元人民幣的固定工資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收入。獲得的科研成果,除了書面獎勵之外,也沒有得到任何物質或金錢的獎勵。」老李表示。

  在美國留學期間,老李曾多次接待中國赴美技術考察團,並於2006年受邀去福建省有關部門講學一周,為中美兩國間的民間科學技術交流盡了一份努力。他希望在認定「本人出國留學前是中國公民,累計工齡15年以上,目前年齡65歲以上」的基礎上,准予補辦在中國的養老退休手續。

  科研需要赴美找經費

  高龍生和李瑞瑄曾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工作30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雲南發生強烈地震時,高龍生前往災區實地考察,建造了研究地震發生內在機理的高溫高壓設備。由於高溫高壓設備本身可將碳粒轉變為重要工業材料金剛石,因此該研究獲得當年科學院一等獎。夫婦倆的工作,還對國家地震局編寫長期科研規畫作出了一定貢獻。他們曾被推選為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也先後赴美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進行學術交流。

  「由於我們的科研工作屬於開創性的探索,從深遠的角度來考慮地震預報,從而造成申請研究經費的困難,特別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這種困難造成我們不得不選擇暫時留在美國工作。」夫婦倆表示。後來他們收到「被解除公職」的通知,雖多次向單位問詢,但回答都是「等待文件」。

  1958年出生於廣東某僑鄉的鄭女士,雖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出國留學工作人員,但經歷也頗有相似處。1976年,鄭女士高中畢業作為知青分配到廣東一個林場鍛煉,之後,回原籍就職於供電局,直至1998年10月辭職。那年她40歲,在中國工作了22年,也曾參加社會保險。鄭女士聲稱,出國時她被迫取消戶籍,以獲得公安局簽發護照。因無戶籍,如今她無法在中國領取退休金。

  祖國棄養子女難理解

  「我還是八十年代計畫生育政策的親歷者,依靠兒女養老,也難指望。」鄭女士無奈地說。

  鄭女士的祖父是上世紀初的旅美華工,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祖父在她父親出生40天就被迫賣身到美國,與祖母再未相見。「我是在那個年代追隨家族的血緣來到美國的。」鄭女士說。在美國16年,即使2004年加入美國籍,她自稱「始終屬於辛辛苦苦的打工一族」。尤其近年來美國經濟衰退、就業市場萎縮,加上她年紀愈來愈大身體又不好,只能打零工處於半失業狀態。而為了在美國領到退休金,她還必須堅持打工到67歲才能退休。由於在美國領取退休金的多寡,是按納稅數字和工作年限而定,鄭女士最終能拿到的微博退休金也是很難維持生計的。

  來美20多年的張女士如今在南佛州兩個中文學校任課。接觸一些同樣境遇的華人後,她發現他們都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培養,很多小孩考上了美國有名的大學,取得比父輩更高的專業背景和事業成就,也都以不同方式報效著祖國。然而,她感嘆:「每當我們與他們談起父輩曾經在祖國不計報酬地辛勤工作,如今卻得不到合理的退休權益時,他們總表示無法理解和難以接受。」

  有生之年盼合理補償

  一名網友在網上看到我們這批特殊移民群體的幾個故事後,這樣表示:「改革開放以後的三十年,中國有不少學生、學者和探親者離鄉背井,出國闖蕩,足跡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三十年光陰荏苒,現在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或者想在美國安度晚年,同時也享有國內一份退休金的保障。」他認為,這雖然是在討論退休金、即「錢」的問題,但實際上不僅僅只是「錢」的事情,還關係到「情」的問題。也就是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問題。

  我們這些爭取退休權益的老人們,正在國內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訴求。我們到處奔波,吃了不少「閉門羹」,經常聽到的答覆是:「你們出國撈夠了,還要回過頭來撈。」可是中國憲法賦予公民選擇國籍和居住地的自由。養老保險是反映一個人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和繳納養老保險的程度,與國籍無關。退休養老權益是沒有國界的。無論我們如今是否加入美國籍,是否曾經與單位發生糾紛而被處以「自動離職」,都應有權利按照在國內的工作貢獻年數,得到相應的退休福利。

  「希望中國領導人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重新審查、修改、制定相關的法令,幫我們解決困境,使我們也能老有所依。希望能在我們有生之年,等到解決的那一天。」這句話表達了這個群體大部分人的心聲。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U6y4qWsY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