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開云: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暴露的現實問題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1-27 0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1986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至今,馮鞏就再也沒有缺席過。2015年是第33個央視春晚,馮鞏如能再上,則將實現「連上三十年」的夙願。(1月26日《華西都市報》)

  連上三十年,馮鞏不容易。央視春晚的舞台,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這個記錄前無古人,甚至可能後無來者。這麼多年來,馮鞏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無數的歡聲笑語,而且留給了觀眾「我想死你們啦」的經典語錄,留下了1994年《點子公司》、2004年《馬路情歌》、2011年《還錢》等16部作品均獲春晚一等獎的輝煌業績,說馮鞏是「熟臉」「老臉」「常青臉」一點不為過。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問題應該辯證地看。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暴露出很多現實問題:曲藝藝術後繼乏人;中國文化創新不夠;央視春晚辦法不多。

  相聲小品這門藝術,我國有過無數榮光,馬季、侯寶林等一個個名字如雷貫耳、聞名遐邇。曾幾何時,相聲沒有笑聲了,小品缺乏諷刺性了,相聲小品類人才青黃不及。很長一段時間來,央視春晚上了一些新人,但真正能扛起振興相聲小品大旗的,確實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目前能夠在春晚露臉並且受到觀眾喜愛的,依然還是馮鞏、黃宏、郭冬臨、潘長江、蔡明等寥寥幾張「老臉」。曾被寄予厚望的郭德綱,在央視春晚曇花一現,而且他在生活中的有些表現,距離藝術家德藝雙馨的標準相去甚遠。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恰是相聲小品急需尋找扛旗人的真實寫照。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照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這事來理解總書記這話的含義,馮鞏們感受到的不是自豪而是內疚,春晚劇組人員感受到的不是歡欣鼓舞而是無可奈何,中國文化界感受到的不是喜大普奔而是重任在肩。中國文化需要創新,曲藝藝術需要創新,相聲小品需要創新。倘若相聲小品都是「我想死你們啦」開頭,春晚年年的語言類節目中都充斥著「我想死你們啦」,你不反胃我都要反胃了,哪裡還笑得出來?

  春晚是一道13億人的大餐,眾口難調是事實。儘管這些年央視開門辦春晚,但效果如何大家心中有數。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既說明春晚具有凝聚力,也說明春晚對如何保持持久生命力辦法不多。沒有趙本上,有觀眾看春晚;沒有馮鞏,也有觀眾看春晚;但如果趙本上、馮鞏、蔡明等「老臉」都沒了,很難想象還有多少觀眾會看春晚!

  馮鞏連上三十年春晚,無論對馮鞏個人還是春晚,對觀眾還是整個文化界,都不是一件好事。如何發現、培養和推出一個個、一批批「馮小鞏」「馮小小鞏」,這是馮鞏們、春晚和中國文化界尤其是曲藝界應該思考和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