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挪動教師節,真是「多此一舉」!

[複製鏈接]

4977

主題

5008

帖子

67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shangxiu 發表於 2013-9-7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務院法制辦發布徵求意見稿,擬將延續了29年的教師節從9月10日挪至9月28日,與孔子誕辰紀念日重合,有學者認為這將增加教師節的「歷史文化內涵」,而很多網友認為這純屬「多此一舉」。

雖然孔子貌似也是「教師」,但他可不僅僅是一名教師,他更是主宰幾千年主流思想的文化「聖人」,他的風頭遠遠蓋過了教師行業,教師節與之「撞日」,很可能會被喧賓奪主。

這樣的教訓不是沒有過——1951年教育部決定把教師節與五一勞動節合併,最後的結果是勞動節還在,教師節沒了!

後來歷經了多年浩劫,教師同其他知識分子一起被貶為「臭老九」,地位低下、嘗盡侮辱。直至文革結束之後,重新確立教師節才被提上日程,幾經周折確定在9月10日,意在開學之初即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這一段特殊背景,已經為這個歷史不長的節日平添了足夠的「意義」,除了那些傳統的道理,更提示我們不要再重蹈過去的錯誤,這並不遜於孔子所能附加的「內涵」。

雖然孔子也做過「教師」,但其與現代教育並無太大關係,我們當今踐行的實際是西式教育,而並非傳統師徒文化的直接繼承。孔子固然是「聖人」,但他已經屬於歷史,已經沒有能力為現代教育代言。

紀念孔子、為孔子樹節的呼聲可以理解,但它屬於整個歷史文化範疇,遠非局限於教育行業,把這個帽子扣給教師節其實也文不對題,而且很可能把教師節給扣沒了。紀念孔子沒問題,但最好孔子歸孔子,教師歸教師。

挪動教師節,另有一個現實的考慮是因為「剛開學太忙,無暇籌辦」,而28日臨近國慶長假,比較放鬆過節。

此種理由很牽強。恰恰相反,教師節是全社會向教師致敬的日子,唯有在開學之初、繁忙之季,才更能凸顯教師的價值,也更容易集中全社會的關注,80年代定下這個日子的初衷是很有道理的。

作為一個職業節日,類似於護士節、記者節等,與側重於放鬆和團聚的傳統節日是不同的,一般也並非公眾假期,很多職業者其實是在崗位上過節的,它最大的意義在於提升社會關注,而不是放鬆休閑。

若挪到9月底,全社會都在想著如何度假,連本職工作都心不在焉了,還哪裡能分出精力去關注這個節日,無疑會消弱它的影響力。中秋與國慶連排已經令人分不清彼此了,教師節再與之撞車實非明智之舉。

還可能把這個相對純真的節日給庸俗化,中秋國慶已經墮落成腐敗行賄節了,人人都在送禮收禮,再把教師節安插進去,似乎在暗示家長們「順手」意思意思,很可能會令這個近年已經沾染上銅臭的節日加速變味。

教育口把這個節日視為「負擔」,可能也跟過度的形式主義有關係,如果每年非得花很大精力籌辦活動或者晚會,那麼教師們可能寧願錯開開學高峰。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糾正形式主義,而不是挪動節日。

我想在學生們簡單真誠的祝福聲中,老師們一定不會把它視為負擔。大張旗鼓的惡性宣傳就免了,有些節日,是越平淡越美的。

另外也要珍視我們當代的歷史,雖然它很短,小時候第一個「教師節」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人們終於習慣它的時候,不要輕易亂改。不要只顧去跟幾千年的「大牌」銜接,我們這29年,也很珍貴。

用老潘的心得講:「多此一舉」,沒事找事兒。

文/紙上建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