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說要開戰?全世界人民都笑了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93

帖子

87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國家戰略決定。國家戰略即用於指導國家各個領域的總方略。其任務是依據國際國內情況,綜合運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國家力量,籌劃指導國家建設與發展,維護國家安全,達成國家目標。中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框架的外交政策,現在又被賦予了「睦鄰、安鄰、富鄰」三鄰政策的新內涵,都是服務於和平發展總體國家戰略的需要而制定的。如果貿然對菲律賓動武,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國家戰略的調整,而不到萬不得已,譬如世界形勢風雲驟變,一個國家的總體戰略不會輕易調整。

  二、如中東敘伊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東北亞穩定因朝鮮發射衛星事件而面臨挑戰,無論從全局角度還是長遠利益來看,其對中國影響與南海菲律賓的挑釁相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中國將主要精力用於南海菲律賓,在目前局勢下可能性不大。

  三、中國海軍尚未成器。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海軍從未承擔過重大軍事任務,幾場對外局部衝突的主角無一例外全是陸軍。而軍事打擊菲律賓,主力則非海軍莫屬。雖然武力打擊菲律賓對我海軍並不困難,但中國海軍正處於成長期,航母相繼造成,新軍事作戰理論必將應運而生,這些理想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現實。而現在,在各種輔助條件均未成型,海軍作戰還處於探索階段的情況下,貿然動用我海軍進行軍事行動,可能並非良策,亦非戰略首選。

  四、外交強硬並不代表衝突。當美國的國防新戰略轉向亞太,並在澳大利亞增兵進入實戰部署后,志松亦認為中國外交會趨於強硬。中美博弈如獅象之爭,南海諸國則如蚊蠅不停藉此機會從中漁利,當美國增加博弈砝碼時,中國不可能退後,只會選擇更加強硬。而一旦獅象之爭激烈到一定程度時,那些唯利是圖的蚊蠅則會選擇躲開,它們不會冒險去激怒大象,給自己惹來麻煩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外交趨於強硬是必然,但大象突然轉移精力去收拾蚊蠅的可能並不大,哪怕再被多咬兩口。

  接下來筆者再從新聞本身為大家解析一下,其中包含的中國對菲開戰的成分並不多。論據如下:

  一、港媒文章作者存在局限。其文章作者為簡斯·卡斯特納,志松百度了一下其名字,這個被冠以「西方學者」稱號的作者並無太大知名度,也就是說其戰略思維局限性還是存在的,一些泰斗級的國際知名學者緣何沒有觀察到中國在南海進行小規模軍事衝突以實現國家利益的可能性?那麼,其本身戰略價值存在疑問。

  二、港媒文章本身有問題。暫且不論其「中國貿然開戰只為能源」這一論點的論據是否足夠充分,僅就其全文構思而言,充滿了美式思維,並不符合中國人的邏輯。 「美國可能會畏懼中國反艦導彈而不介入」,「美國可能反應不及時而沒有介入」,中國做出的戰略決策雖然肯定會考慮美國因素,但是歷史早已證明,我們並不畏懼強權,不會因為美國參與就放棄國家主權,也不會因為美國不參與就崇尚武力。再者,文章「這種動武意願的政治信號被中國政府多次釋放」的論據不成立,屬於主觀臆斷,據筆者了解,中國從沒有哪個政府部門或高層領導曾表態「欲使用軍事手段解決南海爭端「。

  三、羅將軍本意與動武有差距。首先,羅將軍雖然貴為少將,但其早被網友列為鷹派人物,談論軍事打擊菲律賓合情合理。其次,其文章多為分析「菲律賓百般挑釁,戰略企圖不能得逞」,大半篇幅為理性勸告,最後才加之以威脅,動武意義被放大。再次,羅將軍是研究策略的,而非決策層,多半是出於憤慨之情,就當作 「底層鷹派」的代言人吧!最後,即便羅將軍代表政府傳話,多半是威懾,而威懾與戰爭差距還太遠,比如美國威脅伊朗幾十年了,到現在還沒打起來。

  結束語

  菲律賓,大棋局中的一顆卒子而已,對博弈雙方輸贏的影響應該有限,理性來講中國不會選擇動武,不會給美國插手南海留下任何口實,更不會輕易改變既定的和平發展國家戰略。在中國外交政策備受批判之時,志松依然堅信其正確成分居多,依然對中國的五千年智慧結晶寄予厚望,當我們在現代很多問題上面臨困惑時,請相信它能給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指明方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