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多國推行化學閹割打擊性犯罪 或致人女性化傾向
[列印本頁]
作者:
奇聞異事
時間:
2013-4-1 17:14
標題:
多國推行化學閹割打擊性犯罪 或致人女性化傾向
本帖最後由 奇聞異事 於 2013-4-1 17:16 編輯
3月19日,韓國法務部宣布,將從即日起實行《性暴力犯罪者的性衝動藥物治療相關法律》修訂案,這是韓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性暴力犯罪打擊力度的重要表現。
在該修訂案實施前,「化學閹割」只適用於受害者為不到16歲未成年人的案件,現在則將範圍擴大到了涉及任意年齡受害者的案件。
化學閹割首次被亞洲國家採用
韓國是首個引入「化學閹割」作為懲戒手段的亞洲國家。韓國2008年首次提出「化學閹割」法案。2010年6月29日,韓國國會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了 「對於以兒童為對象進行性犯罪者,為了防止重犯或習慣犯罪的預防和治療法案」(又名「化學閹割法案」)。2011年7月24日,「化學閹割」法案正式生效。
法律規定,法院在判決有罪時宣告下達治療命令或治療監護命令,具備假釋條件的罪犯同意接受治療時,法院有權宣判「化學閹割」15年以下。
「化學閹割法案」自2011年7月實施以來至今,受鑒定委託的共有34例,其中決定進行治療的4例中,從去年5月到現在有1例正在進行。
法務部保護法制課長李哲熙表示,擴大「化學閹割」可以預防性犯罪,可以更好地保護國民安全,因此將積極進行精神科鑒定與下達治療命令。
2012年5月25日,韓國一名朴姓強姦慣犯在慶尚北道一所監獄內被執行「化學閹割」。該名男子從1984年到2002年間曾對4名未滿13歲的女孩實施性暴力或性侵犯。屢教不改的他在出獄后每兩三個月就會再次犯案,韓國法務部最終決定對其執行「化學閹割」,「根」治其孌童癖犯罪行為。這是韓國施行相關法規以來的首例「化學閹割」。
今年1月3日,韓國南部地方法院對一名被控性侵5名女童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了「化學閹割」3年的判決。被判處「化學閹割」的罪犯姓朴,被指控從2011年11月起的7個月內,以兇器脅迫,先後與5名未成年女童發生6次性關係,並拍下受害者裸照和視頻散布到互聯網上。
經過精神科醫生的診斷與鑒定,法院宣告治療命令后,在罪犯出獄兩個月前執行該措施。
南部地方法院表示,被告經醫學鑒定有性癖,性意識長期扭曲,有多次性犯罪記錄,屬於惡性強姦慣犯。除被判「化學閹割」3年之外,他還被判15年有期徒刑,出獄后還要戴電子腳環生活20年。
歐美利用化學閹割打擊罪犯
「化學閹割」是通過調節男性荷爾蒙機制來抑制性慾的治療方法,具體實施方式是對罪犯使用控制內分泌的藥物,抑制其性慾,但不會使其喪失性能力。在對性變態者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心理治療,使其在一定時期內減弱性慾。
在「化學閹割」的司法實踐上,北歐國家遠遠走在了其他國家前面。瑞典於1993年立法,批准對強姦犯實施「化學閹割」。2004年,挪威研究機構在一項科研實驗中,對4名強姦犯實施了「化學閹割」。
近年來,波蘭、英國、法國以及美國幾個州,一直在推行這種針對性犯罪者的藥物控制法,但大部分國家均針對孌童罪,並採用自願原則。
2008年10月7日,波蘭政府批准一項法案,對強姦未成年人的孌童癖罪犯施行「化學閹割」治療。2009年9月,波蘭議會一致通過這一法規,在該法律成文前,該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執行。2010年6月8日,「化學閹割」法律規定正式生效。
2007年6月,英國內政大臣里德宣布開展試點,向孌童癖者提供抑制性慾的藥物。在英國,司法機關首先會向罪犯發出信件,告訴他們「這些藥物會抑制性慾,儘管你還能有性行為,但會非常困難,不過可以調整劑量,使你能夠與另一半發生性關係」。2008年8月27日,英國決定對已經被捕的孌童癖者實行「化學閹割」,以幫助解決他們的性行為問題。
法國目前的做法是,性變態者或者一輩子蹲監獄,或者在被釋放前接受「化學閹割」。
2004年11月13日,時任法國司法部長的佩爾本宣布,展開藥物治療效用的研究,以打擊屢教不改的性罪犯,特別是孌童犯。2008年11月,法國開始一項對服刑強姦犯實施藥物治療的試驗項目。
2009年11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嚴厲懲處累犯的法案,該法案尤其對拒絕醫療的有前科的性犯罪人員從重懲處,性累犯如拒絕「化學閹割」將重返監獄。
在南美洲,2010年3月15日,阿根廷西部門多薩省省政府宣布,該省從即日起對強姦犯實施「化學閹割」,成為阿首個採取這一懲罰措施的省份。
對性犯罪實施強制「化學閹割」的做法不斷擴散,原因和此種方法短期內打擊罪案立竿見影的效果有關。據瑞典、冰島、丹麥和挪威四國統計數據顯示,「化學閹割」可以有效減少孌童癖者犯案的次數,當地此類案件發生率已經由40%減少到了5%。1989年至2004年,丹麥已經對25名強姦犯實施了「化學閹割」。此後,他們並未犯案。
正因為效果顯著,俄羅斯、義大利、南非、以色列、印度等國家正在討論對強姦犯實施更嚴厲懲罰的提議,包括對強姦者實施「化學閹割」等。
是懲罰手段還是治療手段爭議
實施「化學閹割」,不會以物理切割的方式除去人體的任何器官,也不會讓男性終生喪失生殖功能,但是這項懲戒措施依然引發了爭議。
調查顯示,韓國很多女性歡迎實施「化學閹割」,並對擴大到全部年齡性犯罪行為表示贊同。不過也有學者質疑「化學閹割」違背人權,是一種不人道的待遇。
儘管存在爭議,但韓國政府,特別是執政黨新國家黨對於推動「化學閹割」一直持積極態度,正因如此,這項把「化學閹割」適用對象擴大到所有實施性暴力犯罪的修訂案在朴槿惠總統宣誓就職不久,便得以實施。
隨著「化學閹割」的普遍推廣,不斷有醫學專家擔心藥物的副作用。「化學閹割」除了可能造成當事人的女性化傾向外,更重要的是,它對肝臟及心臟都有影響,容易引起糖尿病和肝臟病變等。
而且,進行「化學閹割」時,注射或口服的劑量也要嚴格控制,一旦過量,接受者可能一輩子喪失性功能。
在眾多的反對者中,心理學家的觀點,或許更有說服力。「化學閹割」絕不是打擊罪案的殺手鐧,它甚至會使罪犯受到刺激,產生反作用,使其變本加厲。
在心理學家看來,很多性慣犯的犯罪行為往往是由複雜的家庭、社會等因素造成的。倘若只找出生理原因,而不同時檢討其他成因,很難想象強姦犯會因此變老實。只要強姦犯的攻擊傾向仍在,即使無法再以性器官攻擊他人,也會使用其他工具,出現更加殘暴的行為。
而法律界人士則認為,「化學閹割」可能涉及到侵犯人權的行為。有的專家認為,基於人權角度的考慮,這是「不太人道」的行為。
「化學閹割」的做法在美國少數州施行,原因就是它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治療手段,但誰有權利來決定何人需要接受此種治療,需要非常謹慎。
目前各國新出台的「化學閹割」法令,採取較折中的方式,先將性侵害加害者監禁,待假釋或刑期屆滿再接受強制治療。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