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主義思維與實踐:看圖說話-日本可怕與不可怕

[複製鏈接]

78

主題

83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個冊錄 發表於 2012-8-23 1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主義思維與實踐:看圖說話-日本可怕與不可怕

吉安

2012年8月22日

第一張圖,1937年12月17日,日本佔領南京后第三天,站在國民黨政府南京行政院前的4個日本將軍。




看圖說話:這張圖的主要意義是什麼?對於日本來說,是佔領了中國的首都,是勝利驕傲的象徵;對於中國來說,是失去了首都,是失敗恥辱的象徵。

日本可怕?

吉安答:不可怕!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日本的勝利是暫時的;中國的失敗是暫時的。最終的結果是,八年之後,日本成為戰敗國,不得不向中國和其它同盟國國家投降。

第二張圖,2012年8月15日,當中國兩岸四地保釣人士衝上釣魚島,宣示中國主權時,遭到已經提前上島,並且做好一切準備的,為數眾多的日本警察的非法逮捕。細數畫面中日本警察為28人(含右下角2人),而畫面中登島的五位中國保釣人士,每位均被2個日本警察非法地挾持住。




看圖說話:這張圖的主要意義是什麼?對於日本來說,日本的公務人員可以在中國領土釣魚島上為所欲為,並掌握了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是勝利驕傲的象徵;對於中國來說,是失去了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中國的公務人員於中國領土釣魚島實際缺位,是失敗恥辱的象徵。

日本可怕?

吉安答:不可怕!

為什麼?很簡單。對比第一張日本佔領南京的圖,這張圖就更不可怕了,因為,日本控制釣魚島也將是暫時的,中國最終將完全控制釣魚島。

但是,中國必須認識,「主權在我」,絕非僅是一句空話,必須要有具體的客觀事實的體現。例如,第二張圖中的所有警察,應該是中國的,而被繩之以法的應該是非法登島的日本人,或其它外國人。

第三張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佔領南京之後,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羅瑾、吳璇冒死保存下來的日軍自己拍攝的殘殺中國平民的照片。圖為日軍將我國同胞捆綁著押往刑場。




看圖說話:這張圖的主要意義是什麼?對於日本來說,是掌握著對中國人的生殺控制權,是勝利驕傲的象徵;對於中國來說,是失去了生存權,是失敗恥辱的象徵。

日本可怕?

吉安答:不可怕!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在犧牲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之後,中國終於戰敗了日本,制止了日本在中國的暴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第四張圖,2012年8月15日,在中國的領土釣魚島上被日本警察非法逮捕,並被暴力地銬上手銬的中國保釣人士之一,他與其他所有保釣人士將被日本警察從釣魚島非法地強行押往那霸。




看圖說話:這張圖的主要意義是什麼?對於日本來說,是掌握著對登上釣魚島的中國人的自由的控制權,是勝利驕傲的象徵;對於中國來說,是失去了登上釣魚島的自由行動權,是失敗恥辱的象徵。

日本可怕?

吉安答:不可怕!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就像上圖一樣,中國最終將戰勝日本,制止日本在中國領土釣魚島上的暴行,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是,中國必須認識,「主權在我」,絕非僅是一句空話,必須要有具體的客觀事實的體現。例如,第二張圖中的所有警察,應該是中國的,而被繩之以法的應該是非法登島的日本人,或其它外國人。

中國怎樣才能最快地取得最終的勝利呢?

首先,所有中國人必須認識日本的侵略本性,必須認識與日本抗爭的必要性和絕對性,必須認識對日本任何的示好示和即等於示軟示弱。

否則,中國必將永遠失去釣魚島,而南京大屠殺必將會重演。

最後要講,什麼是真正可怕的:

「和風化細雨,櫻花吐艷迎朋友,冬去春來早。」

「春到瑞雪迎,賓朋齊聚自東瀛,世代傳友情。」

「常憶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歲,明年春更好。」

「融冰化春水,雨過青山分外翠,大地生葳蕤。」

中國人這樣子對日本的心態,恰是真正可怕之所在。正是在這樣的中國人的心態之下,才會使第二和第四張照片這樣的結果發生。

在吉安看,對日鬥爭,從原則上講,從宏觀上看,只有一面性。

在近次保釣活動發生之後,注意到時殷弘又急不可待地跳將出來,大談什麼「一方面……;另一方面……。」顯而易見他對中國主權被日本侵犯是無動於衷的,而對中國人民的抗爭是耿耿於懷的。這符合他由來已久的傾向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政治圖謀的一貫性。

中國人這樣子對日本的心態,恰是真正可怕之所在。正是在這樣的中國人的心態之下,才會使第二和第四張照片這樣的結果發生。

以上兩例可見,日本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某些自以為是,且握有管理權和話語權的徒有虛名的中國人!

陳嘉庚抗日名言:「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

吉安再說一遍,「敵未出釣魚島前,言和即漢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