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易中天: 戰國時代的"士"----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複製鏈接]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 0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am192837 於 2012-1-2 06:17 編輯

易中天: 戰國時代的"士"-----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春秋和戰國要分開看待。戰國時,半獨立主權國家變成了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沒有天子了,小國也被兼并了,剩下的都是大國,即所謂的「戰國七雄」。所以這時的國際關係也變了。因為各國諸侯都想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至少不被其他國家吞併,於是開始大量地使用士,所以戰國就成了一個養士的時代。

戰國的特點,是戰爭不斷,人民生活極其痛苦,戰爭也不再像春秋時那樣彬彬有禮,戰國的戰爭很殘酷。古書記載,秦趙長平之戰,秦一次性坑殺四十萬人。雖然古人喜歡用文學性的語言來統計數字,比如赤壁之戰時,曹操攻打孫權,曹操給孫權下一個戰表,「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其實並沒有八十萬的軍隊,從北方帶過來的軍隊是十五六萬,晉州投降的大概是八萬,加起來全軍二十五六萬,且二十五六萬是水軍加步兵。但是長平之戰就算有五萬人被活埋,那也是非常恐怖和殘酷的。

這個時候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國家向何處去?誰來回答?——士。因此從春秋晚期開始到戰國,出現了很多了不起的士,他們就是先秦諸子。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先秦諸子都是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隱士的代表,法家是謀士的代表。或者說儒家是文士的哲學,墨家是武士的哲學,道家是隱士的哲學,法家是謀士的哲學。

諸子出謀劃策,保駕護航,遊走於世界各國。從孔子周遊列國開始,其他的士也都是在各國之間遊走,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張。

我在前面說過,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士則一無所有。當然早期的士有田。但這個田,士並沒有產權,只是吃這一塊田的賦稅,後來士連田也沒有了。沒有不動產靠什麼謀生?就得學本事,要麼學文藝,要麼學武藝,最好文武雙全,當然也包括道德修養,這叫修身。修好了,就可以幫大夫打理大夫的家,這叫「齊家」;幫諸侯打理他的國,叫「治國」;幫天子打理他的天下,叫「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春秋時的士一般就是這麼做的。

    到了戰國,士的地位開始變得特別高。戰國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士很受尊重。各國諸侯都招賢納士,所以士的日子很好過。

比如孟子到魏國見梁惠王,到齊國見齊宣王,孟子質問兩位王對國家的治理不當,導致餓殍四野,梁惠王、齊宣王雖不接受孟子的政治主張,但還得供養著他,不能對他表現任何不滿。齊宣王有一天想召見孟子,便派一個使節去請孟子。使節說:先生,我們的大王非常想見您,想聽您的教誨,但我們的大王今天生病了,不能吹風,不知道先生能否到王宮去見他。孟子本來是要去見他的,一聽這話就說我也生病了!《孟子》中有一句話就是「說大人則藐之,無視其巍巍然。」可見當時士的地位之高。

    戰國四君子,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趙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每人養士三千。當時有一個士叫馮驩,穿著草鞋,佩著劍就去見孟嘗君。孟嘗君客客氣氣地說: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有什麼要教導田文的嗎?自稱田文,這是身為貴族的一種謙虛說法。可馮驩直說他什麼都不會,就聽說孟嘗君這兒吃飯不要錢。孟嘗君仍表示歡迎,並安排其住在傳舍中;過了幾日,孟嘗君問,馮先生住得還滿意嗎?門人說馮先生不滿意,每天晚上拿著劍唱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又將他安排到幸舍中,說那裡有魚吃。幾日後再問門人,門人說,馮先生還是不滿意,他唱「長鋏歸來乎,出無輿!」於是又給馮驩換了代舍,出入有車。但馮驩又唱:「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雖然很不高興,但卻沒有表現自己的不滿。

    但士是很有風骨,有精神的。孟嘗君養士三千,每天都在其家中吃飯,其中的一個士被安排在角落裡,因為沒有燈,看不見自己吃的東西,他誤以為自己吃的肯定沒有其他的士吃得好,這是有意讓他看不清楚。於是他站起來宣布絕食表示抗議。孟嘗君端著自己的盤子走過去說,這是我吃的。這個士一看孟嘗君吃的跟自己的一模一樣,並沒有歧視自己,於是謝罪自殺了。

先秦的貴族就是這樣的,有風骨,有精神,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刑法不能加在大夫身上,士這些貴族一旦發現自己錯了就自裁,他們不會選擇受審、上刑場,士認為上刑場是受到了侮辱。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士有自由的身份,獨立的人格,因此更能夠自由地思考問題。諸侯以國為己任,大夫以家為己任,士因為不是哪一個國家的,而是天下的,所以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士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所以士可以周遊列國,包括孔子。孔子的愛國主義表現在一個小細節上,當他離開其他國家時並無留戀,可當他離開魯國時,「一步三回頭」。

士是胸懷天下的人,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是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是有風骨的人。唯其如此,在他們中間才能產生出最優秀的思想家,那就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優秀的思想家,誕生先秦諸子的春秋戰國是我們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 13: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隔岸觀火 於 2012-1-2 00:53 編輯

這些士們大抵需要找個東家混飯吃,這就形成了門客制度。混得好的給諸侯小國的國君當門客是為「臣」,其它給宰相以及各級官員當幕僚的門客差不多就是家奴。比如,三國的楊修,明朝的徐渭。
有一點可以肯定,「士」的素質(也可以稱為「人格」)在「忠」不在「獨立」。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3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 14:18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 13:51
這些士們大抵需要找個東家混飯吃,這就形成了門客制度。混得好的給諸侯小國的國君當門客是為「臣」,其它給 ...

三國的,  明朝? 與戰國時代的社會相去甚遠....都是找個東家混飯吃, 但彼此獨立,互不統屬的東家少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 22:37 | 只看該作者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 01:18
三國的,  明朝? 與戰國時代的社會相去甚遠....都是找個東家混飯吃, 但彼此獨立,互不統屬的東家少多了

基本上差不多,都得找工作,找一碗飯吃。比如商鞅、韓非子那些,都不是神仙,他們為主子出謀劃策,就是為了有口飯跟東家簽訂了人身依附關係,至於他們的東家彼此獨立於否,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只是東家的附屬。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5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3 07:15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2 22:37
基本上差不多,都得找工作,找一碗飯吃。比如商鞅、韓非子那些,都不是神仙,他們為主子出謀劃策,就是為 ...

當然"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都是相對的,僱主多,有的挑,總是好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6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3 08:49 | 只看該作者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2 18:15
當然"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都是相對的,僱主多,有的挑,總是好事

那您的意思是說,中國現在應該分成成百上千之小國,這樣國家多了,僱主就多。僱主多了,士大夫們才有獨立人格?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04

帖子

32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1
7
 樓主|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4 00:24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3 08:49
那您的意思是說,中國現在應該分成成百上千之小國,這樣國家多了,僱主就多。僱主多了,士大夫們才有獨立 ...

從中國、印度的歷史看,的確如此。

現在,美國也沒有分裂成1000個國家,老兄的人格就很獨立,這樣是不是更好?

利益主體多元化,尊重思想信仰自由,鼓勵人格獨立,不是我們來美國的重要原因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8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2-1-4 00: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2-1-3 11:45 編輯

的確,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還有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是民國初期。大約都與社會結構發生巨變有關。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9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1-4 03:24 | 只看該作者
iam192837 發表於 2012-1-3 11:24
從中國、印度的歷史看,的確如此。

現在,美國也沒有分裂成1000個國家,老兄的人格就很獨立,這樣 ...

隔某不是吃國家飯的,國家分不分裂,本人的人格都獨立。至於中國的歷史上,士大夫於僱主的關係是人身依附關係,所以他們不具有獨立的人格。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7: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