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祝賀影兒版主,舊文新貼:畫出字來字出畫

[複製鏈接]

185

主題

3407

帖子

606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engl 發表於 2011-11-13 1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眾所周知,漢字是從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或者說圖畫文字演變而來的。雖然漢字後來為了突破圖畫描寫抽象事物的局限性,增加了其它的造字方法(如會意、指事、形聲等等),發展成表意文字。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然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徵性符號而成。所以經過幾千年的風吹雨打刪繁就簡,許多漢字還是可以從其演化過程看出其原始的象形雛形。

以下是「馬車魚塵見」五個字從殷墟甲骨文、到周朝的金文和大篆、到秦朝的小篆、再到漢朝的隸楷行草、最後到簡體字的演變過程:




動物象形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再到現在的繁體字)



自然象形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再到現在的繁體字)



物體象形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再到現在的繁體字)




由於漢字的象形源頭,我們可以很自然地畫出不少漢字(如上所示)。其實,漢字本身也可以構成不少奇妙的圖畫:

美麗的姑娘





壞小孩



長命百歲



孫悟空



唐僧



豬悟能



沙悟凈



美麗的家鄉



黃金屋











狐狸



金錢豹



貓頭鷹



鴛鴦



雄獅



雄鷹翱翔



十二生肖



如魚得水



得寸進尺



緩兵之計



左右為難



滾瓜爛熟











足球



擊劍




資料:

表意文字體系之典例——漢字(ZT)


漢字是世界非常有其民族特色、擁有長久歷史的一種自源型文字,是漢民族獨自創造、發展起來的文字元號系統。它的基本特點是:義從形出,形以示義。這就是說,每個漢字都是根據與它相應的意義來構形的;也可以說,漢字的形體結構總是攜帶著可供分析的意義信息,而且這種意義信息越是早期的漢字也越加鮮明、具體。

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漢字吸收圖形符號和指事符號的過程,就是把它們改造成為文字的過程。當其他一些民族無法使表意文字形成完整體系,最後就另闢蹊徑轉向表音文字時,漢民族則依然頑強地沿著表意方向前行。漢字歷經數千載,從結繩、契刻、圖畫發展而來,又從象形、指事、會意發展到以形聲為主的文字體系。象形字形體近於實物,指事字比象形字前進了一步,用較為抽象的符號表示事物的意義。然而,記錄語言時由於依靠這些簡單的符號表示複雜事物所受到很大局限,然後出現了會意字。會意字在符號的抽象性方面有所加強,但仍未擺脫象形、指事字的局限性。

無任何語音信息的文字元號在使用時總有一些不便之處,於是形聲字便在象形、指事這些源於圖畫文字的基礎上就產生了。漢字從純粹的表意性文字發展成同時兼表音、表意的意音性質的文字過程中,也經歷了一段波折。先是假借字的出現而又衰落,之後,形聲字便成了最佳的選擇。形聲字是在對原有表意字、假借字改造的基礎上逐步進行的,在整個形聲化過程中沒有增加任何新字元,無論是形聲字的聲符還是音符,均由原有表意的字元充當。形聲字的音符能夠反映出一定的語音信息,意符能夠反映一定的語義信息(或具體的或抽象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前兩種性質文字的缺陷。形聲字在漢字發展的後期大量出現,是因為較前兩種字元更符合記錄漢語的需要。

由漢字發展史,漢字的構成有三個層次。象形、指事、會意字為基本類型,屬純表意字範疇,這是第一層次。假借字(同音代替字),屬於純表音字範疇(專表音節),這是第二層次。形聲字綜合使用意符、音符、半記號、記號等方法,這是第三個層次。漢字這三個層次同時存在,使漢字在文字性質上呈現出多元化特點。由於形聲字在漢字字型檔中所佔的比例甚高,代表了漢字的主流,人們通常把漢字理解為「意音文字」或「音節、語素文字」。

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漢字吸收圖形符號和指事符號的過程,就是把它們改造成為文字的過程。當其他一些民族無法使表意文字形成完整體系,最後就另闢蹊徑轉向表音文字時,漢民族則依然頑強地沿著表意方向前行。漢字經曆數千載,從結繩、契刻、圖畫發展而來,又從象形、指事、會意發展到以形聲為主的文字體系。象形字形體近於實物,指事字比象形字前進了一步,用較為抽象的符號表示事物的意義。
哥倫布與鄭和,荷法「圈地運動」的趣聞,東方天體海灘,世界最不可思議的海水 -- 加勒比海行之四:聖馬丁島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11-11-13 20:5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真長見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