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語:拉美吸金模式失靈 導致中美匯率大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houpao 發表於 2010-10-10 1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語:拉美吸金模式失靈 導致中美匯率大戰
收藏時間: 2010-10-09 02:17

按美國官方統計,2009年中美貿易總額近3千7百億美元,中國出口近3千億,進口近7百億。這樣算來,美國每出口到中國1美元,同時進口4美元的中國產品。美國有三億人口,按三口之家來計算,2009年平均美國每個家庭使用3千美元的中國產品。實際上,產品的到岸價和零售價之間有3到5倍的價差,3千美元的到岸價,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大約在一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2009年度,按美國中等家庭可支配收入5萬美元計算,每個家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實際收入用於購買中國製造產品。
中國在經濟上對美國的實際影響,也許沒有美國官方統計數據指出的那麼大,但是,任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美國將嚴重依賴中國,大量財富被吸走,在戰略上將失去對中國的制衡。
如何扭轉這種中美之間不利美國的趨勢,是美國當權者們最急迫的戰略考慮。
拉美模式吸金大法
美國主導的貿易全球化戰略,對付發展中國家,本來是無往而不勝的,拉美化是其中的一個模式。在這個模式下,美國推動自由貿易,特別是資本自由流動。跨國大公司藉此進入拉美市場,或與當地商人合作,或獨資設立貿易機構,將地區貿易轉變成國際貿易。比如,購買大量土地,扶持某一種產業,如種植香蕉,並負責將產品銷往國外,這看來是雙贏的買賣。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拉美當地的民族企業家與跨國公司合作后,開了眼界;一方面看到的是拉美國家的相對貧窮落後,腐敗和社會不安,另一方面看到的是西方發達國家人民的安居樂業和高生活品質。因此,發財之後往往選擇移民,首選之地是美國。這樣到最後,拉美本地資產變成了美國的海外資產,當地的經濟被美國所控制。
當然,拉美式吸金大法必須配以西方意識形態,如自由市場經濟,自由資本流動,自由移民選擇權,和美國對其入籍公民及其海外資產的保護權。
我們不能說西方發達國家有意識地採用吸金大法,導致拉美國家經濟上嚴重依賴於歐美,社會動蕩不安。但是,客觀上講,西方發達國家在拉美的政治經濟策略能夠服務於本國利益,確實非常成功。
然而,拉美模式在中國卻慘遭滑鐵盧。
拉美模式失靈 中國成為世界貿易樞紐
西方國家是帶著同樣的資本和技術優勢,並佔有意識形態的制高點,進入中國的。
但是,中國13億人的大市場,使得中國成為各大跨國公司競爭的死生之地,中國政府因勢利導,加之國有壟斷企業的介入,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換市場,中國的民族工業得以生存。隨著競爭的加劇,跨國公司不得已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繼而建立研發基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西方國家的資本和技術在中國生根,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的樞紐。
另外,中國人薄利多銷的傳統,大批海外華人,尤其是東南亞華人落葉歸根,回饋中國的投資方式,使得跨國公司在中國必須採取就地建立生產基地,低價銷售的策略。
中國成為世界貿易樞紐的另外一個事實是,2009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額僅占其全部出口額的12%左右,由此可見中國這個貿易樞紐在世界上的輻射力。
匯率大戰 美國進退維谷
將心比心,如果中國人中等家庭收入的20%用於購買美國造產品,中國當局也不會坐視不管。事情鬧到這般,中國佔有貿易優勢,不急不忙;美國在戰略上進退維谷,所以祭起了人民幣匯率戰爭的大旗。但是,既然中國產品已滲透入多數美國人家庭生活的各個角落,大戰一起,中美必將兩敗俱傷。
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役。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2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